风来了!内地香港基金互认引爆港股盛宴
2015-05-25 11:26:32 作者: 来源:东方财富网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中华PE:
内地香港基金互认引爆港股盛宴中国证监会、香港证监会5月22日发布联合公告,宣布将允许符合一定条件的内地与香港基金按照简易程序获得认可或许可在对方市场向公众投资者进行销售,即中港基金互认。基金互认的初始投资额度为资金进出各3000亿元人民币,正式实施时间为2015年7月1日。
中国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表示,中国证监会与香港证监会已就两地基金的互认标准达成共识,即按照循序渐进、平等互利、可测可控、便利业界的原则,主要引入对方市场主流成熟品种。以香港基金进入内地为例,香港基金须符合成立1年以上,资产规模不低于2亿元人民币(或者等值外币),不以内地市场为主要投资方向,在内地的销售规模占基金总资产的比例不高于50%等条件,同样的,内地基金进入香港,也需符合对等条件。根据初步测算,符合上述互认标准的香港基金有100只左右(数据统计截止日期为2014年底),内地基金有850只左右(数据统计截止日期为2015年一季度末).
邓舸还提到,两地监管机构已对互认基金的监管原则达成共识,具体包括:互认基金的投资运作需要遵守原注册地法规要求,在对方市场的销售行为需遵守客地法规,销售文件及信息披露文件以原注册地法规为主,但在对方市场销售过程中需根据客地法规要求进行适当补充。
邓舸强调,在全球资本市场迅速发展的背景下,跨境投资管理和跨境基金销售活动日趋活跃,内地与香港在金融产品及服务方面的合作不断深化,有必要建立内地与香港基金产品互认的平台,促进两地基金市场的共同发展。在当前的市场形势下,推出内地与香港基金互认的条件已经具备。内地与香港两地基金互认的实现,一方面通过引入境外证券投资基金,为境内投资者提供更加丰富的投资产品,更加多层次的投资渠道,更加多样化的投资管理服务,同时也有助于境内基金管理机构学习国际先进投资管理经验,促进基金行业竞争;另一方面通过境内基金的境外发售,有利于吸引境外资金投资境内资本市场,为各类海外投资者提供更加方便的投资渠道,同时也有助于推动境内基金管理机构的规范化与国际化,培育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资产管理机构。
当天,中国证监会与香港证监会就开展内地与香港基金互认工作正式签署《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与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关于内地与香港基金互认安排的监管合作备忘录》(以下简称《备忘录》),同时发布《香港互认基金管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自2015年7月1日起施行。
根据中国基金业协会官网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底,国内公募基金资产规模首次突破6万亿元大关,达到6.2万亿元,比3月底暴增9583亿元。业内则普遍认为,相对于估值较低的香港市场而言,两地基金互认将给港股带来巨大的投资机会。香港金管局总裁陈德霖称认为,这是“继沪港股市互联互通之后,内地资本账开放的另外一个里程碑”,同时也将促进香港发展成为亚洲全方位的资产管理中心,本地注册基金的客户基础将会扩大至内地,内地基金则将开放给国际投资者,更多基金行政、资产管理、销售推广和其他相关活动将集中在香港进行。香港行政长官梁振英当天也表示,基金互认一方面促进内地和国际资本市场相连接,同时推动香港与内地资本市场互联互通迈上新台阶,有利两地共同增强在国际资产管理领域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广发证券对此表示,在政策层积极推动下,A股资金将泻洪南下,新一波港股盛宴一触即发。而且,新一波港股行情在深度、广度与持久度上都将远超第一波,原因在于:从价值面来看,港股市场估值洼地现象越发显著,上行空间巨大;从政策面看,中港基金互认、深港通一系列政策是力度极强的催化剂,将带来大量实际的南下资金。对于具体的投资机会,广发证券建议重点关注深港估值差较大的品种以及弹性较大的香港中小盘股票与新兴产业TMT相关标的。(来源经济参考报)
港股国企夜期大涨逾3%
受两地基金互认将正式实施影响,港股国企夜期大涨460点,涨幅3.26%。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22日表示,中国证监会与香港证监会开展内地与香港基金互认工作自7月1日起实行,初始投资额各3000亿元。
对此,广发证券表示,今日官方宣布内地与香港两地基金互认将正式实施,这是继公募放行和险资放开香港创业板之后,政策层再次推动两地市场互联互通,资金南下的预期将再次发酵。
除了以上催化剂外,广发证券还表示,深港通在正式开通前也会有公布具体范围与宣布时间、通过系统测试等一系列催化剂。在政策层积极推动下,A股资金将泻洪南下,新一波港股盛宴一触即发。而且,新一波港股行情在深度、广度与持久度上都将远超第一波。(来源证券时报网)
?5月22日,中国证监会与香港证监会就开展内地与香港基金互认工作正式签署《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与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关于内地与香港基金互认安排的监管合作备忘录》,同时发布《香港互认基金管理暂行规定》,自2015年7月1日起施行,初始投资额度为资金进出各3000亿元人民币。
?中港基金互认的作用
?内地与香港两地基金互认的实现,一方面通过引入境外证券投资基金,为境内投资者提供更加丰富的投资产品,更加多层次的投资渠道,更加多样化的投资管理服务,同时也有助于境内基金管理机构学习国际先进投资管理经验,促进基金行业竞争;
?另一方面通过境内基金的境外发售,有利于吸引境外资金投资境内资本市场,为各类海外投资者提供更加方便的投资渠道,同时也有助于推动境内基金管理机构的规范化与国际化,培育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资产管理机构。
?涉及面有多大?6万亿公募望出海
?根据证监会发言人邓舸的表述,内地基金与香港基金互认的标准是一致的,根据测算,截至2014年末符合条件的香港基金有100只左右,截至2015年一季度末内地基金有850只左右。
?也有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香港的基金管理业务合计资产达破纪录的16万亿港元,其中超过70%来自海外投资者;而持牌资产管理公司及基金顾问公司的占比约74%,注册机构处理的资产管理业务及其他私人银行业务的占比为23%。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末,中国公募基金资产规模合计达6.2万亿元人民币,单月大增近万亿元。
?市场估计,互认闸门一开,中国逾6万亿元人民币公募基金有望来港分销,带动香港股市。有机构认为,预计下周会利好中港股市,恒指有望再试28300点的高位,最受惠股份肯定是香港交易所,券商股以及证券新股。
?机构观点
?广发证券:重点关注深港估值差较大的品种
?广发证券对此表示,在政策层积极推动下,A股资金将泻洪南下,新一波港股盛宴一触即发。而且,新一波港股行情在深度、广度与持久度上都将远超第一波,原因在于:
?从价值面来看,港股市场估值洼地现象越发显著,上行空间巨大;
?从政策面来看,中港基金互认、深港通一系列政策是力度极强的催化剂,将带来大量实际的南下资金。
?对于具体的投资机会,广发证券建议重点关注深港估值差较大的品种以及弹性较大的香港中小盘股票与新兴产业TMT相关标的。
?国金证券:引导两地证券市场增量资金入市
?国金证券李立峰认为,两地基金互认扩宽资金入市渠道,开源引水,形成中长期利好。
?(1)监管层力推“两地基金互认”的大背景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以及资本账户开放,推动A股市场与全球市场接轨,通过互认基金,内地投资者不但可以配置香港市场,还可以配置欧美及其他海外市场的产品。
?(2)“两地基金互认”最早于2012年开始讨论,次年达成初步协议,之后由于监管层致力于“沪港通”等其他项目,时间上有所推迟,这次基金互认启动,表明证监会今年改革的重点方向之一仍是“进一步开放中国资本市场,开源引水”,预计“深港通”规则也将近期有所公布,下半年开通。
?(3)“两地基金互认”本质上是进一步扩宽和开辟了销售渠道,将积极引导两地证券市场增量资金的入市,对A股、H股证券市场均形成中长期利好。
?(4)基金互认业务的推出,若从对业绩的提升角度来看,必将中长期利好金融服务类的板块,如券商、保险、银行等;若从增量资金入市的情况来看,我们倾向于蓝筹成长均将受益。
? ?上周五(5月22日)中国证监会、香港证监会发布联合公告,决定开展内地与香港基金互认工作。即经过一些简易程序后,香港投资者可以购买部分中国内地基金;内地投资者亦可购买部分香港的基金,投资港股。
?基金互认正式实施时间为2015年7月1日,基金互认的初始投资额度为资金进出各3000亿元人民币。根据初步测算,符合上述互认标准的香港基金有100只左右,内地基金有850只左右。
?内地香港基金互认是继公募放行和险资放开香港创业板之后,政策层再次推动两地市场互联互通。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当前港股相对A股更便宜,资金存在南下的动力,互认机制实施后,预计南下资金潮将会比北上资金潮更加凶猛,所以港股将会从该项目中受益更多。
?值得一提的是,5月22日,香港恒生指数有所提振,收盘涨1.70%至27992.83点。
?广发证券宏观分析师陈果对《证券日报》基金新闻部表示这一政策利好港股:“随着A股与港股涨幅差不断扩大、港股市场估值洼地现象越来越显著的情况下,港股市场投资机会突出。”
?QDII基金的基金经理也看好港股机会。在第七届富国论坛上,富国基金海外投资总监、富国中国中小盘基金的基金经理张峰表示:“当前香港的中资股票中大股票有30%左右的折让,小盘股有70%左右的折让,在未来三五年,随着两地资本市场互联互通的大力度的推进,这里蕴含着巨大的投资机会。当前AH价差在不断拉大,香港中小盘股票估值与创业板相比尤其便宜,相同行业港股估值大幅低于A股,港股市场存在享用免费午餐的机会。”
?不可忽视的是,今年以来,港股短期内大幅跑输A股。在张峰看来,原因有4个方面:一是内地资金对国家政策从收紧到宽松的转向比较敏感;二是港股市场由海外资金主导,海外投资人从经济数据上看不到中国经济好转的信号;三是大反转市场下,海外资金相对滞后,最后是美国今年有加息预期,欧洲和日本量化宽松,全球宏观配置上,发达国家对资金的吸引力比较大。
?不过,张峰仍然认为港股酝酿着一个巨大的机会,他表示:“内地资金明显4月初有一波已经进入港股市场了,从一些迹象或者是沪港通的额度有2天都占满了就可以看出。历史数据显示,牛市中经常出现A股跑得快,港股逐渐跟上,最终可能涨的也不比A股少的现象,这样就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吃两道菜的机会。我认为港股补涨是大概率事件。”
?张峰也透露富国基金即将推出1只关注深港通投资机会的基金。《证券日报》记者查阅证监会资料发现,富国沪港深价值精选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已于5月11日获得注册核准。(来源证券日报)
?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22日表示,中国证监会与香港证监会开展内地与香港基金互认工作,同时发布香港互认基金管理暂行规定,自7月1日起实行。
?对此,广发证券表示,官方宣布中国内地与香港两地基金互认将于7月1日正式实施。这是继公募放行和险资放开香港创业板之后,政策层再次推动两地市场互联互通,资金南下的预期将再次发酵。
?除了以上催化剂外,广发证券还表示,深港通在正式开通前也会有公布具体范围与宣布时间、通过系统测试等一系列催化剂。
?广发证券表示,在政策层积极推动下,A股资金将泻洪南下,新一波港股盛宴一触即发。而且,新一波港股行情在深度、广度与持久度上都将远超第一波,原因在于:从价值面来看,港股市场估值洼地现象越发显著,上行空间巨大;从政策面看,中港基金互认、深港通一系列政策是力度极强的催化剂,将带来大量实际的南下资金。对于具体的投资机会,广发证券建议重点关注深港估值差较大的品种以及弹性较大的香港中小盘股票与新兴产业TMT相关标的。
?广发证券:深港通渐行渐近新一轮港股行情一触即发
?广发证券发布研报称,第二波港股行情一触即发,而且深度、广度与持久度将超越第一波。
?随着A股与港股涨幅差不断扩大、港股市场估值洼地现象越来越显著的情况下,港股市场上行的空间巨大,投资机会更加突出。而深港通的超预期有望成为港股行情的触发器。
?以下为研报原文:
?通过会议上和投资者以及上市公司的交流,结合目前政策形势判断,我们认为第二波港股行情一触即发,而且我们认为其深度、广度与持久度将超越第一波。
?港股价值洼地效应依然显著
?自2014年11月以来,港股涨幅与A股涨幅持续扩大,在上证综指大涨82.97%与A股创业板指暴涨122.65%的对比下,恒生指数15.34%的涨幅显得微乎其微。
?即使是在4月1日的一波暴涨之后,目前A股与港股涨幅差距仍然非常明显,并且随着上证综指与创业板的涨势,这一差距仍在不断扩大。
?目前上证综指与恒生指数的涨幅差已经达到了67.63%,创业板指数与恒生指数的涨幅差也扩大到了107.31%(以2014年11月为基期)。恒生AH溢价指数也维持在120-135区间范围内,震荡中枢在125附近,没有明显的下降。
?从估值角度出发,A股与港股的差距也在不断扩大,而且随着创业板的上涨,小型股PE差扩大的速度最快。
?对比4月初,A股相对港股PE差扩大的趋势仍然在延续。
?从目前的时点来看,A股的整体估值要明显高于港股,其中小型股的整体估值差达到了是港股的4倍多。
?随着A股与港股涨幅差不断扩大、港股市场估值洼地现象越来越显著的情况下,港股市场上行的空间巨大,投资机会更加突出。
?更强的催化剂:深港通渐行渐近
?深港通的超预期有望成为港股行情的触发器,新一轮港股行情一触即发。
?5月18日,国务院印发《关于201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进一步完善‘沪港通’试点,适时启动‘深港通’试点”。
?5月20日,香港交易所行政总裁李小加在伦敦金属交易所(LME)2015亚洲年会上表示,“深港通工作一直在推进,需监管层最后审批及宣布,今年肯定会推出,不久的将来就会宣布”。
?与此同时,扩容后的深证成指也在昨日正式使用,我们在《港股盛宴未散场,茶歇之后新高潮》报告中已经指出,深成指的扩容有意为深港通的推出铺路,新深证成指成分股与深港A+H股共503只标的有望成为深港通标的,而新深成指的正式使用为深港通标的铺平了道路。
?目前,根据最新的媒体报道:深港通的推出最快本月内宣布,今年四季度初启动。
?我们认为,深港通政策相比于4月初的一系列事件,无疑是更加强的催化因素,很有可能会引发新一轮更强,更持久的港股行情。
?更多的南下资金:港股资金流入加速
?在之前的港股报告中,我们就提出,港股4月份的第一轮行情的主要推动资金是港股市场内部的存量资金,因此这样的行情是难以持续的。
?但是目前在多重因素的推动下,A股资金已经有了明显的南下迹象。目前,港股通累计使用额度达到了42.95%,而且在4月份之后呈现出明显的加速态势。
?而很多个人投资者也选择通过开立港股账户的方式进入香港市场,火爆的港股开户行情也预示着未来资金的流向。
?未来在深港通开通之后,由于覆盖标的的不同,深港通资金使用额度并不会与沪港通使用额度相冲突,大陆资金南下速度有望进一步加速。
?此外, QDII2的试点也值得期待,根据媒体报道,中国上海自贸区合格个人境外投资(QDII2)试点最快有望上半年启动,央行并考虑对符合条件的个人投资者取消5万美元的年度购汇额度限制,不再设上限。
?这将极大的放开个人投资者通过港股账户投资香港市场的渠道。
?投资组合
?从会场情况,以及和投资者交流反馈总结下来,投资者对港股投资依然倾向从与A股比较角度出发,重点考虑价差或者估值差较大的品种。
?大多数投资者对香港中小盘股票更感兴趣,认为其中存在大机会,但也不乏一些投资者认为虽然大股票和指数弹性不大,但风险更小,可以采取杠杆包括涡轮等衍生品投资。
?大多数投资者表示对TMT领域的公司更感兴趣,也有部分投资者对消费股、国企股、金融股表示了一定兴趣。(来源广发证券)
? ?继沪港通开通之后,深港通有望在今年内推出,香港市场作为人民币国际化“储水池”的雏形正在变得清晰。后续如提高QDII、RQFII投资额度、QDII2等多项核心配套改革措施将接踵而至,政策与资金面持续向好。
?此外,之前一大波嗅觉灵敏的资金已提前潜入香港,据悉,4月以来香港金管局已屡次出手干预汇率,累计注资超过715亿港币,以保持港币稳定。其节奏和力度已远超2008年以来的4次注资大潮。多方资金强势汇聚,指数焉能原地踏步?香港创业板已再也无法按捺住那颗“上涨的心”先于恒指大涨。据统计,自4月以来香港创业板指数已累计上涨44.62%。万事具备只欠东风,此刻多方只等一个爆点或即开启“港股大时代”。
?私募大佬剖析战略做多港股
?弘尚资产合伙人倪飞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目前是掘金港股的战略性投资时代。不仅是因为港股低估值。在人民币走出去的同时,还要面临着资产定价权争夺的问题,这将是一种战略性投资性机会。并且,港股市场部分细分行业的质地更具投资价值。
?另一方面,港股市场还有流动性改善的预期。5月22号,内地证监会与香港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两地基金互认”的监管合作备忘录,将从今年7月1号起,开展内地与香港基金互认工作,允许合格的内地与香港基金、通过简化程序在对方市场销售。内地与香港基金互认的初始投资额度,设定为资金进出各3000亿元人民币。
?风来了如何选猪
?种种迹象都表明香江的风已渐渐临近,如何在风起时“自由飞翔”,鱼与熊掌如何兼得,即要在行情启动时获取较高的绝对收益,又要避免牛市中个股滞涨的问题,选取好的投资标的至关重要。而在实际操作中如股票、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券商资管等可供投资的标的更是参差不齐不胜枚举。
?首先,在即将起风之际,大部分普通投资人将面临如换汇、换汇手续费损失、外汇额度限制、境外开户手续繁琐、沪港通门槛较高等诸多操作性问题,另外,大部分投资者,或没有强大的专业背景,以及足够时间研究个股组建优质投资组合,即便拥有上述条件在对风险管理上也会有所欠缺,如遭遇黑天鹅那岂不痛哉。相比直接购买股票而言,投资QDII基金、资管产品则具有如省去换汇流程、稀释换汇损失、打破外汇额度限制、无需重开账户、二级市场直接买卖等优势。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海扫现有市场产品,梳理出持有香港市场股票可达8成仓位以上的基金、资管、私募产品,分别有华安大中华升级、华安香港精选、建信新兴市场、广发全球精选、富国中国中小盘、海富通中国海外股票、海富通大中华股票、华宝兴业海外中国股票、南方香港优选、嘉实海外中国股票、易方达亚洲精选股票、银华H分级、汇添富恒生分级、华夏恒生ETF、南方恒生ETF、易方达H股ETF、博时港股优质成长灵活配置资管计划、博时沪港深混合(待发)、景顺长城沪港深精选、倍霖山如意一号、金钥匙东方港湾港股通1号、光大全球灵活配置资管等23只投资港股的产品。
?上述23只产品大致可分为,可在交易所交易和不可在交易所交易两类产品,如南方香港优选、银华H分级、汇添富恒生分级、华夏恒生ETF、南方恒生ETF、易方达H股ETF等6只基金是可供投资者在证券交易所直接买卖与申赎的场内基金,相比其余不可在交易所交易的产品而言具有,参与便捷、交易成本低、变现速度快等诸多优势。
?例如,大部分场外跨境产品仅能通过申购与赎回的方式参与或退出,且部分产品还存有开放日限制,即投资者只能在特定时间进行申赎。而相比场内基金仅需支付少量交易费便可进行买卖交易而言,大部分中小投资者除了在申购场外基金时按照产品的不同需要支付1%左右申购费外,其申购份额所产生的换汇及交易费用还会稀释原有产品的整体净值。除此之外,大部分产品在赎回时需按持有期限不同支付不等的赎回费后,还至少需要T+7个交易日完成整个退出流程,最后还需承担一笔“不菲”换汇损失。如此来看,较高的综合费用无疑会大大摊薄投资人的收益,在选择港股基金时应该优先选择交易便捷、综合费用较低的场内基金。
?而根据以往数据来看,一轮行情下来,指数基金(被动型)都会有比较好的表现,在牛市中主动型基金买卖股票由基金经理抉择,过早卖出大牛股是长有的事。而当大部分股票都处于疯狂的普涨行情时,指数型基金因完全复刻标的指数涨幅,在牛市中“坐怀不乱”充分坚守至一整波行的情结束,而无需担心人为干扰,净值涨幅往往能跑赢大部分主动型基金。而分级指数基金B份额,作为创新型被动基金,兼具被动基金原有的诸多好处,再配合其天生的杠杆特性在牛市中可以轻松创造收益神话。
?所以,目前在交易所交易的银华H股分级(下简称H股分级)与汇添富恒生分级(添富恒生分级)这两只港股分级基金是战略做多港股的最佳选择。
?“庖丁解猪” 对各种港股分级的优劣进行比较
?H股分级(161831)和添富恒生分级(164705)两者皆为被动型基金,因其跟踪标的指数有所不同,两者的优劣会因时局而变,不可一概而论。
?1。两者标的指数比较
?H股分级跟踪指数为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即所有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中国H股公司股票为成份股计算得出加权平均股价指数,目前由40家上市公司构成。添富恒生分级则是以恒生指数为标的,是以香港股票市场中的50家上市股票为成份股样本,前五大权重分别为汇丰控股15.32%、中国移动8.39%、建设银行7.69%、工商银行6.71%、中国银行5.72%,其中有11只内地国企红筹股。二者重叠的数量虽不多,但整体重叠权重部分却超过了30%,也这使得两者大体走势保持一直,但在行情启动时会仍会有强弱之分。
?H股分级与A股的关联性更高受A股行情也更大,这也就是说,在出现A+H折价、降息、降准等的主题行情时可以重点考虑H股分级,而当A股市场疲弱时应当规避H股分级。
?添富恒生分级,受境外市场与香港本地股的影响较大,在如深港通、欧洲货币宽松、香港本地政策等利好时表现会更强势。
?2。两者结构比较
?添富恒生母基金、A、B份额总和约为56亿份,H股分级、A、B份额总和约为43亿,前者规模更大抗资金稀释效应更强,两者同属于中型体量。A类份额利率比较,H股A为+3.5%、恒生A为+3.0%,A份额收益率较低对B份额更加有利,这点恒生B要优于H股B.
?交易策略
?激进型投资者可根据自身情况,在近期利好消息暗流涌动之时,以较快速的节奏买入H股B(150176)与恒生B(150170),注意环境变化,在两者之间时自由切换。另外还需注意所持有基金的整体溢价率,当整体溢价连续2日以上超过3%时应当高位变现,以规避套利资金的短暂干扰。(港股起风时《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会不定期提示相关风险)
?稳健型投资者则可根据实际情况,分批逐步买入H股分级基金(161831)和添富恒生分级基金(164705),投资者一方面可以作为中线持有,另一方面在A、B份额整体溢价过大时(3%以上)可考虑分拆这两只母基金份额在二级市场卖出,进行滚动套利。(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