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返回上一页详细内容

风投“疯投”,但消费者对VR的认识却是一张白纸

2015-12-07 14:36:19 作者: 来源:南方都市报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在商业模式方面,她认为VR不外乎硬件和内容两块,从现金流的角度,这两年主要靠硬件销售,长远方向则是内容平台的运营,可以采用跟内容开发者按比例分成的模式。

中华PE:

  对着屏幕玩游戏、看视频不过瘾,戴上一副特殊“眼镜”让自己身临其境是一种怎样的感受?“只要你体验过,就会被它的沉浸感所吸引。”作为国内第一批VR(虚拟现实)创业者,3Glasses创始人王洁在十多年前就投身这个领域,从B端行业应用到推出基于PC端的VR头显设备。而对于产品节奏,她抱着谨慎的态度:“先打磨开发者版,在好的产品和内容基础上再进军消费级。”不过随着V R市场风起,大多新涌入者选择移动VR,快速打开C端销售。焰火工坊CEO娄池对南都记者分析,移动端让大众更容易接触VR,但受制于手机性能,如果不深入底层技术,只会给用户糟糕的体验。

  移动VR体验参差

  消费者对VR的认识是一张白纸。

  据不完全统计,国内VR硬件创业团队至少有上百家,当中分为基于主机的PC头显和基于手机的移动头显两类,又以后者占绝大多数。

  站在少数派阵营的王洁其实也看好移动VR的大方向,毕竟现代人几乎都离不开手机,由此引入VR的初级体验最方便不过,但目前好的3D内容还是基于电脑运行,相比之下手机的性能有限,给到用户的VR体验也有落差。

  “现在一些购物网站冒出了很多VR手机盒子,从几元到几百元都有,它们既没有品牌,也没有技术底层,不过是拿别人的开源方案稍微设计一下就成了一个产品,品质可想而知。”王洁对这种市场现状颇为担忧,“消费者对VR的认识是一张白纸,初体验不好也许就不会再有兴趣了。”

  在她看来,移动VR产品要有生命力,一定得满足底层核心技术。对此,焰火工坊CEO娄池认同简单的手机VR盒子没有前途,不过他们更倾向于向GearVR靠拢,而PC头显这条路则明确表示不会走。他对南都记者解释,一来跟不断下滑的PC市场捆绑在一起,对本来传播性就比较差的VR价值不大;二来目前国内主流的开发者都在移动互联网生态开发内容,让他们回过头来重新适应PC平台不太现实。

  至于移动VR的体验问题,他坦言,最大的痛点莫过于延迟高所造成晕眩,即便团队已经通过技术优化降低延迟,但手机运行一段时间后会发热,继而降频,导致VR体验大打折扣,这无法仅靠代码解决,得在硬件层面突破。“因此我们决定自己操刀,对标GearVR研发有技术含量的硬件。”娄池对南都记者说。

  “其实不管从PC端还是移动端切入,是否掌握VR核心技术才是关键。”关注并投资VR项目的APUS创始人李涛分析,正如Oculus被Facebook重金收购,并非因为做PC头显,而是所掌握的VR核心算法提升了用户体验。不过话说回来,如果从快速打开市场的角度考虑,他还是更看好移动VR.

  VR游戏升温

  有了VR的“壳”,还得有内容。

  娄池跟一些手游开发者交流过,发现他们对VR游戏都挺感兴趣,换一个角度其实也是形势所趋:从去年到今年上半年手游行业一直很火,不少团队从游戏公司跳出来单干,没想到下半年碰上“资本寒冬”,很多小团队快支持不下去了,现在有转VR游戏的机会,当然希望用新的内容来吸引融资。有意构建VR生态圈的焰火工坊,就是为生态圈提供所需求的软硬件服务。

  对于VR游戏的品质,娄池坦言,开发者都在摸索当中,目前还看到太多亮眼作品,因为它基于的是一种全新的交互方式,需要根据V R特性来进行创意策划,原本手游的经验并没有多少可以借鉴。“制作V R游戏在技术层面没什么难度,更多时候是开发者对VR理解不够,比如让用户进入游戏以后四处旋转,产生不舒适感;当然,也不排除一些游戏团队纯粹抱着炒VR概念融资的态度。”他告诉南都记者,早期VR平台肯定会把关内容,不会随便一个demo都让放上去。

  3Glasses也是VR平台的模式,并且搭建得更早一些。王洁说,开发者的层次越来越丰富,除了中小游戏团队以外,游戏大厂、演艺行业的开发商或运营商也陆续进来,开发者迭代得相当快。据她介绍,目前平台上大概有100款应用,当中V R游戏类下载量比较高,其次是视频。她分析:“VR会在游戏领域先热起来,不过不是所有人都玩游戏,论受众的广度,我更看好视频。”

  VR应用于视频有多种形式,比如市场上陆续出现的多款VR影院播放器,焰火工坊的“焰火影院”就是其中之一。娄池把它界定为升级用户对传统电影的视听享受,基于手机上既有的视频内容,戴上VR头显以后犹如置身于电影院中观影。王洁认为:“这是为应对当前VR内容有限的一种方式,真正的VR视频应该是有空间感的360度环拍视频,尽管所需要的配套条件更多。”

  松禾资本合伙人伍经纬认为,在VR早期,各种内容方向的尝试都有价值,很难说哪一种更有机会,通过以内容带动用户,将来会有更丰富的应用端出现。

  看好内容分成

  VR行业还没到卖产品赚钱的时候。

  无论是硬件还是内容,最终要消费者买单,才有市场。

  王洁告诉南都记者,3Glasses还没有针对C端销售,相当一部分硬件产品通过官网渠道卖给用于创作内容的开发者,平台的8万多用户也基本上是“圈子里人”,她的想法是,先从首批用户当中获取市场信息和优化路径,没必要太急于推进消费级市场。还有一部分提供给线下体验店,这些店并非自建,而是改造传统的街机游戏厅、3D/5D动感电影院,由3Glasses提供VR整套解决方案,对方负责运营,共同教育市场的同时,在使用频率高、外部损害多的环境下验证产品,为日后C端的使用和售后做准备。

  在商业模式方面,她认为VR不外乎硬件和内容两块,从现金流的角度,这两年主要靠硬件销售,长远方向则是内容平台的运营,可以采用跟内容开发者按比例分成的模式。

  而娄池则明确不打算以硬件赚钱,接下来推出的开发者版和消费者版定价都比较低。他对南都记者说:“像谷歌的Nexus系列手机是为树立标杆一样,我们把自有硬件作为一个样板,更重要的是做出一套VR硬件标准并开发出来,只要按这标准做出来的产品,我们都支持。”至于内容方面,他认为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还有待提高,现阶段向C端用户收费不现实,先耐心培养市场。

  对此,李涛觉得VR行业还没到卖产品赚钱的时候,毕竟大部分VR硬件都还比较粗糙,即便卖出去也价值不大,不如把产品用于检验自身的技术,等成熟以后再推向市场。就整个VR生态系统的构建而言,他认为创业者之间应该抱以开放的心态,而不要一开始就修筑篱笆。

  “其实看VR的商业模式,很大程度上可以类比互联网行业的打法和路径。”伍经纬分析道。他也正在观察VR创业团队,是否能摸索出更多有价值的创新。

  【创业秀

  她的VR十年情结:稳守产品体验

  [创业ID ]

  企业名称:深圳虚拟现实科技有限公司

  创业时间:2014年1月

  创业地点:深圳

  创始人:王洁

  商业模式:硬件销售+内容分成

  融资情况:A轮3000万元人民币融资,投资方未透露。

  3Glasses是王洁在VR领域的第二次创业,超过10年的行业积累让她自信对VR有更深入的认识,能够轻易绕过初入者容易掉进的“坑”里。

  从B端到C端

  王洁和团队早在2002年开始接触VR行业,对于普通大众来说,“虚拟现实”的概念太新,生活中没有出现过这样的交互方式,又缺乏民用化的VR产品供体验,因此怎么向人们解释VR成了她最头疼的问题。在这种条件下,团队只能先从toB做起,提供VR软件和行业应用,一干就是10年。

  不过在王洁的内心,把V R推向消费市场的想法从未停歇。近年V R的概念不断升温,像O culus这样的创业公司在VR头显取得了突破,她判断机会终于来了,于是把原来服务B端的公司交给同伴,在去年另外创立3Glasses,定位基于C端的VR相关硬件制造生产,同时做底层的SDK工具开发。

  “到目前为止,我们出了两代PC头显,都是开发者版,对消费者版还没有定义。”在她看来,现在VR的业态就类似当年电脑刚出来的时候,硬、软件标准都没有明确。“我们不会跟风去拔苗助长,尽管资本市场对VR很热。”她对南都记者说。

  摸索产销链条

  据王洁介绍,3Glasses是国内外为数不多的能量产PC头显的企业之一,他们的供应商是富士康,不过,由于缺乏经验,他们还是遇到了不少“坑”。

  “VR头显本身的制造生产并不复杂,因为相比手机,元器件少了很多,但生产流程需求摸索,很多细节之处也得注意。”王洁告诉南都记者,比如对于温度敏感的元器件,温度稍高、稍低都会严重影响其稳定性;又比如头带,第一代产品按常规来配,结果到用户手上发现弹力不够影响体验。但她愿意付出这些试错成本,相信碰壁之后,团队会发展得更快。

  在销售方面,3Glasses的渠道在官网。与此同时,3Glasses还在线下合作体验店。王洁分析,VR是个新生事物,很难一下子向大众普及,而在体验店,普通用户可以现场体验3-5分钟,从而对VR产生直观的认识,这跟以前很多孩子家里没有电脑就去泡网吧、没有游戏机就去游戏厅玩,是一样的思路。

  体验店的合作对象主要是传统街机游戏厅、3D/5D动感影院等,它们本身有各种外设,可以辅助VR体验;3Glasses免费给提供技术支持,帮助它们改良原有的商业模式,共同教育新兴的VR市场。“大半年时间,基于3Glasses的体验店已经近800家,在全国VR体验店当中占了大概一半的比重,市场接受度也比预想中快。”他对南都记者说。

  前媒体人如何做VR?攻克“延迟”难关

  [创业ID ]

  企业名称:北京焰火工坊科技有限公司

  创业时间:2014年11月

  创业地点:北京

  创始人:娄池

  商业模式:未来主推内容分成

  融资情况:A轮获1000万人民币融资,由APUS领投,丰厚资本跟投。

  焰火工坊最初只不过想做一款不错的VR游戏,没想到顺着优化用户体验的路径走,最终成为了一个软硬件皆提供的平台角色。焰火工坊CEO娄池对南都记者说,团队的基因偏“软”,核心还是放在算法和开发工具上。

  “延迟”是块硬骨头

  娄池是媒体人出身,投身VR之前在腾讯科技任副主编和主笔。而技术方面则是另一位合伙人王明杨擅长,成立焰火工坊前,他是VR眼镜盒子暴风魔镜项目的软件负责人。

  VR的行业生态包括硬件、软件开发、内容制作、交互设备等几部分,焰火工坊一直摸索自己合适的定位。最初先做VR游戏,发现绕不过因画面延迟导致晕眩的通病后,又从开发工具入手,通过技术优化降低延迟;不过即便如此,手机性能的局限依然是一大制约,于是团队最终决定涉足硬件移动头显,以“软硬结合”提升用户体验。“看上去我们好像越做越庞杂,但不全部干一遍,你没法知道‘延迟’这个成因复杂的问题,应该从哪里优化。”娄池说。

  如今,焰火工坊已经明晰了业务的重点和方向:游戏内容还会继续做一些,但主要目的在于测试其开发工具,因为只有自己使用过,才知道不足之处,同时,也相当于做个样板给其他游戏开发者作参考;硬件即将推出,但比起卖产品本身,团队真正的用意在于构建一套硬件标准,并向行业开放;而团队的核心,还是抓住最有竞争力的降低延迟算法和软件开发工具。

  涉足硬件开发

  南都记者了解到,焰火工坊的SDK开发工具、焰火影院播放器等产品,在今年5、6月就没有再更新版本了,娄池解释:“我们的软件已经到一定水平,不妨先放一放,全力放在比较弱的硬件部分,软硬兼备之后再整体推出市场。”

  对于市场上已有的移动头显,他坦言质量大多不尽如人意:“很多卖三四百块的产品,其实就是一个盒子+镜片的东西,里面没有一点电子元件,说白了就是为了赚钱,根本不管用户体验。”他表示,焰火工坊会基于技术层面开发硬件,同时,因为用于手机端,所需要电子元件基本上就是传感器,不像PC头显还有更复杂的部分需要采购,因此一下子降低了供应链难度,找一般的制造厂商就能完成生产。

  至于产品出来的体验效果,娄池认为,手机性能是无法避免的限制因素。“事实上,VR对性能的要求很高,并非所有的手机都适用,所以我们的硬件不会打‘通用牌’,而是按性能参数划定范围,供市场参考。”

  

  【七嘴八舌

  风投为何“疯投”VR?

  随着VR概念升温,越来越多创业团队投身于这个领域,并获得资本的青睐。但与此同时,互联网巨头也开始密集布局V R市场,两相竞争,创业团队的突破机会在哪里呢?

  产品差毁一切

  南都:目前VR创业呈现怎样的趋势,资本市场看好怎样的VR创业团队?

  王洁:VR市场刚兴起,大家都想把这种新鲜事物带给消费者,但我觉得推进得太快了,像很多团队在做的手机VR盒子,其实质量参差不齐。

  娄池:那种简单的盒子类产品,我觉得只能算是玩具,深入技术底层三星Gear才称得上产品。从去年10月到今年4月的半年时间里,我们把精力都放在底层算法上,如果能在技术上突破,公司就继续干下去,否则也是出一个体验很差的VR盒子,那还不如不做。

  李涛:在我看来,现在拿到融资的VR硬件项目里,真正拥有技术的非常少,大部分只是拿别人粗浅的技术来粗制滥造产品。但中国的资本市场总是怕错过机会,尤其是巨大的产业机会,所以很多投资人只要听到是跟VR项目就蜂拥去投。但体验不好的产品,用户会用脚投票,即便拿到融资也支撑不了多久。

  伍经纬:以当下的眼光来看,对任何VR产品可能都会提出很多问题,这是行业发展初期的必然现象。作为投资人不会盯着现在的某一个点,而是基于未来的方向。我们对VR的投资覆盖整个生态链,从硬件、软件、内容、交互等一系列,方向非常多。

  只做硬件有瓶颈

  南都:不少VR团队的思路是从硬件到软件一体,构建行业生态链,而这往往也是互联网巨头布局VR的策略。

  娄池:单论技术,大公司肯定比创业团队强,但小团队也有灵活合作的优势,因为VR涉及的学科领域很多,需要多种人才合作,而大公司恰恰是很难跨部门合作,存在制度上的牵制。并且VR不像互联网应用,可以直接把流量导过去,这是个全新的市场,小团队依然有机会。

  王洁:巨头不缺人才、不缺资金,但他们缺时间呀,如果一个创业团队用10年时间打磨一个产品,跟他们用1年打磨一个产品,产生的“化学反应”会大不一样。

  伍经纬:只做硬件容易有天花板,从软硬件结合入手的平台想法没错,但要明白自己的优势在哪,能做什么样的平台。如果要构建生态链,得有非常优秀的团队和资源整理能力,这一般属于大玩家的游戏,对于创业团队来说难度比较大,但也不排除有创业团队可以做到,互联网行业不乏这样的案例。

  怕的就是被潮流所颠覆。但他们永远要在既得利益和未来新机会之间做选择,很多时候,大公司没法专注在新兴技术上投入,相比之下,为V R而生的创业公司则是全力以赴,越是没有包袱,越有机会单点突破。(专题统筹:南都记者 周上祺 专题采写:南都记者 梁卓慧)

  知乎

  什么是VR?

  VR是一项综合集成技术,涉及计算机图形学、人机交互技术、传感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它用计算机生成逼真的三维视、听、嗅觉等感觉,使人作为参与者通过适当装置,自然地对虚拟世界进行体验和交互作用。使用者进行位置移动时,电脑可以立即进行复杂的运算,将精确的3D世界影像传回产生临场感。

关键词:白纸消费者
分享到: 更多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