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焱:做风投 一不小心从皮包公司变成了改革发动机
2015-12-30 09:49:08 作者: 来源:善缘街0号微信号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中华PE:
谈到企业并购,阎焱称,中国有一句俗语“宁做鸡头,不做凤尾”。比起当二把手,大家更愿意在小公司做一把手当爷。此前,赛富投资基金首席合伙人阎焱在公开场合谈了中国的早期投资、资本市场,以及他对企业、互联网的一系列看法。
回首15年,中国早期投资从人们眼中的“皮包公司”,到如今推动改革发展的VC投资,创新创业是一大推动力。 从投资的角度来讲,赚钱一是把蛋糕做大,第二是套利,在中国资本市场和国外资本市场有一个非常大的利差,阎焱表示今后几年充分利用中国资本市场做套利行为,是相当赚钱的事情。
谈到企业并购,阎焱称,中国有一句俗语“宁做鸡头,不做凤尾”。比起当二把手,大家更愿意在小公司做一把手当爷。最近中国市场有很多曾经打得你死我活的对手,他认为大规模的收购兼并,会压抑创新,压抑新的公司出现,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关键还是创新。
以下为阎焱现场实录演讲:
一不小心成了国之栋梁,诚惶诚恐
大家好!今天清科15周年,我总想起15年以前,我们做的第一次会议,是清科和中国股权投资协会一起办的,在深圳,我们只有一桌人,还没有坐满,那个时候整个中国投资界人也还很少。我刚刚还在跟倪总讲,今年的会议资助商爆满,那个时候不一样,那个时候没有人愿意给钱,每个人出一点钱,把活动办起来。
那时我们有一个信念,中国的风险投资要发展,一定需要一个产业链,需要一个独立的第三方对这个行业做一些客观的评判。但是说实话,谁都没想到15年之后,清科的会议要开四天,要上千人,流水席,光组织会议的人都上百。
我们最早在中国做投资,大家都说我们是皮包公司,15年以后我们在中国已经成为了立国之本,前不久总理见了我们做投资的人,说创新创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最重要的推动力,我们一不小心从当年做皮包公司,成为了推动中国改革的发动机,连我自己也不知道变得这么荣光了,当时我们就只有一个想法,就是赚钱,做VC,做投资,今天一不小心都成为了国家栋梁之材,自己都诚惶诚恐。
15年的发展,你还是需要赶上时代的大潮,那个时候在我们周围有很多非常聪明的人,我是学航空的,在我前面有一大批特别聪明的知识分子,清华的,北大的,北航的,南航这一批人。但是20、30年过去了,没有一个人做出任何成就来。其实有很多人比我们聪明得多,我是77级的,我们赶上了一个好时代,在这个时代中间随着历史潮流前进。
未来几年充分利用中国资本市场“套利” 将相当赚钱
我们03年投了盛大,现在看起来赚的钱并不多,22个月赚了共6亿多美金,现在不上100亿都不意思说赚了钱,但是你可以看到这个时代在改变。我想今后的五年,一定是中国股权投资最好的时代。大家可以看到现在的热潮,可以明显的看到中国的资本市场的估值水平,和国外的估值水平要差很多,我们刚开始的时候不是这样,那个时候是在美国,我们钱从美国来,然后到美国去上市,我们在中国上不了市,比美国的估值低。
现在反过来,资本更多来自于中国,退出在中国,我们的资本估值远远高于国际资本市场,现在有一波很大的浪潮,就是拆VIE回A股,从投资的角度来讲,我们赚钱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把蛋糕做大,第二是套利,在中国资本市场和国外资本市场有一个非常大的利差,今后几年充分利用中国资本市场做一个套利行为,是相当赚钱的事情。
投互联网+,也不要忘记工业4.0
在中国需要一大批的人,赛富是一个晚期的基金,我们非常感谢这些天使投资人,做天使投资人最大的风险是颗粒无收。我的老朋友杨向阳和我们合作了很多的项目,合作得非常好,不仅支持创业,更支持创新。
只有创新才能把中国的经济带上一个新的台阶。中国未来经济驱动,两个车轮,现在谈的是互联网+,但是不要忘了中国对于传统经济来讲,非常大的一点就是工业4.0,我们在中国经济的今天,实际上在经历了一个二流经济,什么叫二流经济?大家欢聚一堂,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我们所有人都在投互联网,都在投医疗,但是我们看中国的传统经济一片哀鸣,所以出现一冷一热中国经济现象,我们现在强调很多是在互联网+,但是不要忘了对老百姓(603883,股吧)、民众影响最大的是传统经济升级换代,所以需要有互联网和互联网+,也需要工业4.0,尤其是在中国大潮下,在赚钱的同时,一定不要忘记对于中国最有利益的,最重要的就是创新,如果我们在赚钱的同时,做一些创新的东西,今后15年一定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灿烂的15年。
宁做鸡头,不做凤尾
全世界收购兼并,包括我们投资,所谓叫投资企业历史来看都是过渡的阶段。收购兼并最后变成一方为主这是很正常的。一个婚姻家里太太和先生谁说了算?应该大部分家庭都是先生大事说了算,在家里全是太太说了算。这个企业如果是收购兼并,其实我觉得是蛮正常的。是甲还是乙出走,取决于他们谁对企业的管理更好?我觉得可能包括媒体对企业的收购兼并可能要有平常心,不要说收购兼并以后有一方出走了,如果说今天谁愿意兼并我,给我很多钱,同时给我自由做我的事,我一定明天就干。
但是问题也比较多,可能有一点与中国文化中间有一个叫宁做鸡头,不做凤尾。大家都愿意做很小的公司一把手当爷,当二把手都不舒服。中国的政治也是这样,中国政治天下只有第一,没有第二。这个跟中国的文化是有关系的。
一个企业做大做强,尤其最近我们看到在中国的市场上有很多曾经打得你死我活的对手,带来的不好影响,一个是社会性,如果长期这样下去,每个行业里都形成一家独大,包括现在像BAT,大规模的来收购兼并,对BAT来讲可能是无所不在,但是会对社会带来一个问题,会压抑创新,压抑新的公司的出现。
所以在美国,在西方比较发达的国家,是通过反垄断法来对市场保持公平竞争,保持创新。中国包括领导和政府现在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很多都是外资进来之后,把国家的民族品牌买了。对国内我觉得整个国家在政策上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我想可能不会太远,大家一定会意识到,长此下去,产业的巨头合并之后对整个行业一定会带来一个负面的影响,就是压抑创业创新的东西出现。
我们希望这种收购兼并不要对行业带来负面的影响,比较欣慰的是在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时代,我们创新的速率大幅度加快,希望未来在中国的市场上,这种大的收购兼并对行业的创新不是问题。
今天这个论坛在座都是一些企业、金融界、投资界,经历过产业收购的镇痛和他的好处。我想大家可以在一起做一个分享,把一个企业在收购兼并的过程当中它的好处和不好的地方都跟大家分享一下。


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