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通连续近百日净流入
2016-03-21 10:03:46 作者: 来源:信息时报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中华PE:
沪港通原本“南冷北热”的格局已悄然切换至“南热北冷”。据数据统计,从2015年10月28日至今,港股通已连续97个交易日保持净流入态势,而且近几个月的月度净流入规模呈现不断上升的态势,累计净流入669.95亿元;而同期沪股通仅53个交易日净流入,累计净流入91.63亿元。
分析人士表示,沪港通启动初期,北上资金非常踊跃,但A股市场进入异常波动之后,资金有所减退。反观南下资金,一直处于稳定上升的通道中。这也可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两地投资者迅速适应了不同市场的投资风格。
开通首年沪港通“北热南冷”
2014年11月17日,沪港通在全球关注的目光中正式开闸。基于“本地原则”的机制设计,沪港通让两地投资者得以最大限度地沿用自身市场的法律法规、交易习惯投资于对方市场,因而被视为“以最小制度成本换取最大市场成效”的重大创新。
据了解,沪股通及港股通的每日额度余额均采用净额计算,即每日额度余额等于每日额度减去买盘订单再加上卖盘成交金额,因此当卖盘成交金额大于买盘成交金额时,沪港通的额度会被腾出,每日余额数据会超出每日限额,每日余额占每日限额的百分比也会因此超过100%。
在开通之初很长一段时间内,沪港通都呈现出“北热南冷”的局面。以开通首日为例,当天交易结束后,北上购买上海A股的沪股通在下午14时前已用尽了130亿元(人民币,下同)的额度;而南下购买港股通的投资者反应相对冷淡,额度仅用了近17亿元,相当于全日额度16%,额度尚余88亿元。
一直到去年四季度,沪港通开通近一年时间里,在沪股通共230个交易日,交易金额1.54万亿元,累计使用额度1207.06亿元,占总额度的40.24%。沪股通最高单日成交额为234亿元,发生于去年7月6日。港股通共225个交易日,交易金额5898.60亿元,累计使用额度921.48亿元,占总额度的36.86%。港股通最高单日成交额为261亿元,发生于去年4月9日。
也就是说,无论是沪股通还是港股通,在开通首年使用的额度均未超过一半,甚至均在四成上下,而且沪股通使用额度明显超过港股通。
开通首年沪港通“北热南冷”的局面也引发了市场各方的思考。信达证券首席分析师陈嘉禾当时表示,港股通“不如”沪股通是由于有些内地投资者较少考虑价值投资,对新市场研究亦不算上心,且很多内地投资者喜欢跟风,当内地仅有一小部分投资者在讨论甚至不提港股通时,一些股民可能会认为比较孤单,所以投资港股通的热情也就较少了。而境外投资者独立研究能力相对更强,A股市场又一直是热门,所以沪股通各方面表现一般较强,沪股通也成为了A股比较重要的投资参考。
去年11月悄然切换至“南热北冷”
然而,自去年10月底起,沪港通原本“南冷北热”的格局悄然切换至“南热北冷”。据数据统计,从2015年10月28日至今,港股通已连续97个交易日保持净流入态势,累计净流入669.95亿元,显示出内地资金持续南下。
而且近几个月,港股通的月度净流入规模呈现不断上升的态势。去年11月份的21个交易日中,港股通累计净流入94.8亿元,平均每日净流入4.51亿元;到了12月份,港股通共计22个交易日,累计净流入195.17亿元,平均每日净流入8.49亿元;今年1月份,港股通共计20个交易日,累计净流入200.27亿元,平均每日净流入10.01亿元;今年2月份,由于春节因素影响,南下资金交易情绪有所回落,港股通共计14个交易日净流入100.4亿元,平均每日净流入7.17亿元。
而在同期,沪股通共计95个交易日中,仅53个交易日净流入,累计净流入91.63亿元,使用额度仅为港股通的13.68%。
与此同时,截至3月18日收盘,沪股通3000亿元的总额度还剩下1760.50亿元,使用额度1239.50亿元,占比41.32亿元;港股通方面,2500亿元的总额度还剩下1196亿元,使用额度1304亿元,占比52.16%。
连续11个交易日双向净流入
不仅如此,自3月4日以来沪港通连续实现双向净流入,至18日收盘,已连续11个交易日净流入。其中,沪股通累计净流入94.02亿元,港股通累计净流入62.11亿元。
此外,港股通标的自3月19日启动扩容。按照公告,恒生综合大中型股指数的成分股变动最大,调入个股多达24只,调出个股为5只。调整完成后,该指数成份股数目将由280只调整为299只。按照港股通标的的选取标准,一旦入选恒生综合大中型股指数,便自动进入港股通标的。
业内人士称,从两地累计投资额度可以发现,沪港通启动初期,北上资金非常踊跃,但A股市场进入异常波动之后,资金有所减退。反观南下资金,一直处于稳定上升的通道中。这也可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两地投资者迅速适应了不同市场的投资风格。
招商证券投顾谢国铭接受信息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自3月4日以来沪港通连续实现双向净流入,说明港股作为估值洼地不断吸引内地资金借道港股通持续南下的同时,沪股通的交投氛围也逐步改善,显示近来外资对A股的信心有所增强。


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