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返回上一页详细内容

王石:前岳父是省委副书记 曾得朱镕基赏识 拒绝薄熙来邀请

2016-06-29 16:58:11 作者: 来源:政事儿 金融家 和讯网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虽然王石早就在自传中讲述了自己的创业史,可各界对此仍有不少猜测,有传闻称“红二代”出身的他,凭借担任省部级高官的岳父才有了后来的成就。真相究竟如何?王石有怎样的政商观,又有怎样的政商关系?

中华PE:

 
虽然王石早就在自传中讲述了自己的创业史,可各界对此仍有不少猜测,有传闻称“红二代”出身的他,凭借担任省部级高官的岳父才有了后来的成就。真相究竟如何?

这两天,万科股权之争硝烟弥漫,王石的命运走向稳居各大财经板块的头条新闻。作为全球最大房地产商的创始人,被称为地产“教父”的王石从来不缺乏关注,他自己更是屡屡“制造”话题,辞任万科总经理、海外游学、过了天命之年登珠峰、婚变等。
虽然王石早就在自传中讲述了自己的创业史,可各界对此仍有不少猜测,有传闻称“红二代”出身的他,凭借担任省部级高官的岳父才有了后来的成就。真相究竟如何?王石有怎样的政商观,又有怎样的政商关系?


父亲是红军,岳父曾任省委副书记

有媒体如此报道王石的出身:其父王辉是王震三五九旅的下属,后任柳州铁路局局长;其前妻的父亲王宁,曾经是王辉的战友,建国后历任广东省公安厅厅长、广东省委副书记兼省纪委书记、省顾委主任。
王石接受采访或在《道路与梦想》等自传中,部分证实了上述信息。
在《道路与梦想》书中,王石自述:“我出生在一个军人家庭,父亲从军队转业后在郑州铁路局工作”。
2014年,王石接受采访时自述:“要说家庭背景,我父亲是红军,我也是红二代啊,我(当时)岳父是省委副书记。但我要是真靠这个背景做,我有今天么?”“到今天很多人不认同我的真本事,认为我只不过是在当年创业的黄金年代因为胆大才成功了。两年前才发现我有一个当高官的岳父,认为我是凭借这个关系才成功了。但为什么你们两年前才知道呢,是因为我没有把这个拿出来说事。” 王宁已于2013年8月26日在广州逝世,享年91岁。据当地媒体报道,在王宁追悼会上,王石站在家属队伍中,以女婿的身份送去了花圈,挽带上写着:“亲爱的爸爸,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在《道路与梦想》一书中,王石还自述了成长经历。
虽然身为“红二代”,可初中还没毕业文革爆发了,1968年,王石应征入伍,成为空军汽车三团的驾驶兵,从军经历使他意识到,个人的特立独行同部队强调的组织性纪律性并不相容。1973年复员回郑州,他放弃开车的职业到铁路一家工厂做锅炉大修工,因为后者有机会选送上大学,一年后进入兰州铁路学院给排水专业学习,毕业后被分配到广州铁路局工程五段做技术员。
王石通过参加招聘,于1980年进入广东省外经委,做招商引资工作,一次接待厂商时他主动活跃气氛,抢了主任、处长、科长的风头,挨了批。他适应不了论资排辈的机关作风,在机关工作三年后辞职,1983年来到深圳。这之后就是很多人熟知的“玉米贩子”生涯,王石在饲料生意中赚到了“第一桶金”。


“不行贿是我做事的一个基本原则和底线”

《道路与梦想》一书中,王石讲了自己的第一次行贿经历:饲料生意遭遇交通瓶颈,急需计划外车皮,王石决定跟一个火车站货运主任套近乎,买了两条三五牌香烟。可这两条烟没送出去,王石在货场里跟民工一起卸玉米时,这个货运主任早就注意到了他,觉得这个年轻人想干一番事业,所以自愿帮帮他。
“通过这件事,我悟出一个道理”,王石写到:在商业社会里,金钱不是万能的,金钱是买不来尊重和荣誉的。而货运主任对我所诉求的正是后者。货运主任的精神需求很简单:欣赏这位城市年轻人的做事态度和吃苦精神,愿意无偿伸出援助之手,从支持行为中获得精神的满足感。既然是在做令人敬佩的事业,为什么还要通过物质的诉求,直白地讲,用行贿手法来获取计划外车皮呢?
此后,行贿成为王石的一个禁忌词。他多次在公开场合表态:“不行贿是我做事的一个基本原则和底线,我这么做,我的企业也这么做”。令他无奈的是,他的这个“不行贿”表态,屡被质疑。王石曾讲述过两则被质疑的小故事。
第一,在云南的一个企业家论坛上,王石发言中讲到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不行贿时,“有一位嘉宾,也是国内比较出名的企业家,他发表了一番言论,大意是,王石先生不行贿,我很佩服,但这只是个案,因为在中国倘若不行贿,将一事无成,比如我就曾行贿过。当时台下300多位企业家掌声雷鸣,而我在台上多少有点尴尬。这给我的刺激非常大,似乎不行贿反而成了不光彩的事情,而行贿的倒成了英雄”。
第二,大约2000年开始,王石每年会到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讲一次企业伦理道德课,“第一次去讲课,当我讲到万科不行贿的时候,讲师说:'王石先生你停一下'。继而问学生:'相信王石先生不行贿的请举手'。结果举手的不超过1/3,我相信这1/3中有的人还是给我面子才举的手。这种情况持续了8年,2008年我经历了万科的'捐款门',我的信用、社会形象遭到了挑战,再一次到光华管理学院讲课的时候,那位讲师--当时已经是教授了--他把我多年前第一次讲课的录像放了出来,又问:'下面请相信王石先生不行贿的举手。'这一次举手的人数超过一半,但还不是全部”。


朱镕基曾想聘王石为不开工资的房地产顾问

国务院前总理朱镕基曾想聘请王石当房地产顾问。王石在《道路与梦想》一书中讲述了这段经历。
1997年11月的一天,王石接到通知: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来到了深圳,要听取企业汇报,深圳市委安排了3家出口型企业,3家房地产企业,万科是其中之一。“应该选择朱总理感兴趣的话题”;“有一个话题会引起朱总理的兴趣:分税制,这是朱镕基任副总理自1993年起力推的一项改革”,王石记述,汇报前,他做了精心准备,特意做了四张数据详尽的表格,为准备这些表格,他甚至迟到了,走入会议室时,朱镕基和时任广东省委书记谢飞、广东省长卢瑞华、深圳市委书记厉有为都已就坐,3天前剃了光头的他显得格外扎眼。
“总理只是三言两语就'PK'了两家深圳有影响力的企业”,王石写到,前面两个发言的企业负责人都被朱镕基问得卡了壳。他发言时,精心准备的分税制内容果然引起了朱镕基的兴趣。发言时限10分钟,可王石讲完10分钟,并没有被叫停,他就“放胆”谈起对房地产前景的看法,还向朱镕基提问:“不知道朱总理怎么看住宅市场?”朱镕基反问:“如果取消福利房分配制,房地产行业能成为支柱产业吗?”;“如果金融市场开放,房地产行业还不能成为支柱产业吗?”王石接连回答了两个“不能”。
朱镕基再问:“消费信贷放开,还不行?”王石回答:“两年内不行。”
“我两年内一定要把住宅行业促成支柱产业。”朱镕基说。这一回,王石回答:“既然总理说行,就一定能行。”全场笑声。
“你是房地产专家呀。我聘请你为我的房地产顾问。不过,是没有工资的顾问哦。”朱镕基说。
王石自述:我当场脸涨得通红,一点没有思想准备,说话有点结巴:“您不……给我发……工资,我也感到非常荣幸!”
过了两个月,建设部、国务院住房办、国家体改委、土地总局等国务院有关部门来人,约王石去北京参加有关内部小范围研讨会。

曾拒绝薄熙来邀请

表态从不行贿的王石和万科,是如何经营政商关系的呢?

在论坛等场合,王石曾这样讲述“政商经”:万科不擅长“关系”,关系分为朋友关系、权钱关系、酒肉关系。万科把权钱关系和酒肉关系都拒绝了,只要你找到市场,不喝酒不行贿是很难,但不是想象中那么难。廉洁的官员,只要你抓住他需要的荣誉感,树立品牌,成为当地政府的骄傲,也一样可以立足于市场。
可是如果遭遇不公平待遇怎么办?
王石称:房地产有一个金科玉律:位置、位置,还是位置。但如果万科拿不到好地,地不但不好还很贵,那怎么办?那就研究市场,把偏远的、不方便的地做好,让消费者可以忽略交通上的不方便,可以忽略周边不配套,但就是看中了你营造的环境。有人说,到了万科一看小区外面的环境就不太想掏钱,但进了小区就改变主意,所以让人掏了钱还不后悔,这就是功夫。
王石还曾多次谈及薄熙来案。2013年7月,他曾经发布微博称“检讨重庆事件”:在唱红打黑期间,一大批重庆工商业者被强制关进牢房、没收财产,生命尊严也失去了法律保护,甚至为被告辩护的律师亦被冤屈判刑入狱。我采取了不吭气的态度。反思:是懦弱错误的行为。对违反法律,侵犯财产、侵犯生命的权力部门应该明确态度:不!
据媒体报道:2013年8月,在一次主题为企业家生存环境的研讨会上,王石发言时说,薄熙来任重庆市委书记时曾邀请他前去见面,他因不愿为“唱红打黑”背书,便选择了拒绝。后来反思这一过程,觉得并不明智。他认为,自己应该和他见面,告诉他存在不同的声音。企业家不能避免引火烧身,沉默、躲是躲不过去。在这样一种环境下,该说的话一定要说,只要让自己的声音成为时代洪流的一部分,才能安全。
此后,从哈佛大学“转学”到剑桥大学后,王石接受采访时再度谈及薄案,“企业家也是公民,也会关注公共的话题。比如,当我了解到薄熙来在重庆'打黑'期间很多违反法治原则的做法,对于企业家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我也出了一身冷汗。如果不是薄谷开来杀人、王立军出逃,如果薄不出事,企业家能躲得过他吗?对于违反法治的、我们认为是不对的事情,都不说话行吗?应该表明一个态度”。 

俗话说患难见真情,在树倒猢狲散之际,平日与王石称兄道弟的大佬们,各是何反应?

在万科股东大会后,金蝶集团董事长徐少春随即发了一条朋友圈,这位与王石一起赛艇、年过半百却仍被王石称为小兄弟的企业家,直言不讳地力挺王石,似乎是首位明确声援王石的企业家。


随后,Soho中国的张欣也向王石表达了敬意,“王石是我们尊敬的前辈,他有文革一代人的浪漫理想主义情怀,也有苦行憎般的意志。他成就了万科,万科也成就了他。王石注定是一个传奇人物,连他的谢幕也如此戏剧化如此悲情。”当当网李国庆则为王石不忿“对股东有好恶不等于对资本不尊重!”

而任志强则仍寄希望于华润,认为“我不了解宝能,但我了解华润……当年宁总在处理华润集团与华远集团的股权之争时,能用高于当时市场股票的价格,合理安排了华远集团股权的退出和小股东要约收购的问题。也一定能找到合理处理万科之中的股权冲突问题的办法。”

被误读的王石,国际化的万科

“宝万之争”中,最受争议的莫过于“宝能系”提出在 2011 年至2014 年间,王石长期脱离工作岗位外出游学,却依然在未经股东大会事前批准的情况下从万科获得现金报酬 5000 多万元。

真实情况是,万科的销售规模从98年至今增加了116倍,2014年、2015年王石的薪酬分别为1045.6万元、998.8万元,2010年万科的年销售收入首次突破1千亿,2015年接近2千亿,利润是181亿,但王石的薪酬反而逐年下调,仅占公司利润比重的0.05%。

“这个问题具有相当的误导性。”对此,王石表示,“无论我在登山还是国外读书期间,均参与了万科在纽约、西雅图等地诸多投资的谈判,监督公司的战略决策。”

国际化是万科的长期发展方向,向工业发达国家学习,这是万科的策略——王石曾经明确指出,企业国际化首先要有战略,万科国际化的第一目的就是学习。除了在新加坡和香港投资之外,万科重点投资的地方是纽约、旧金山、西雅图、伦敦,下一步投资的地方将是巴黎、柏林。

公司拓展海外业务需要增进对海外市场和商业模式的理解,就必须学习和借鉴国外优秀同行的经验。监事会主席解栋认为,王石从来没有脱离工作岗位,他一直负责和公司发展有关的战略思考,指导推进国际化的业务。“2010年以后,不管是房地产行业,还是万科,都开始进入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王石的游学背景拓宽了万科的国际化视野,帮助万科获得了很多国际化资源和合作伙伴,这对于过去几年公司的国际化战略实施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2015年,万科国际化成绩卓然,在伦敦销售12个项目,美国万科的项目已由2个拓展至8个,其中7个为住宅项目,一个为商业地产项目。目前,4个项目已动工,旧金山的第一个项目已接近交付。目前,万科已经在4个国家和地区获取了30个项目,海外销售额达到28.8亿元。

徐少春等人为何力挺王石

在企业家眼中,王石特立独行,身处体制中,行事又能洒脱于体制之外。他喜欢写文章、做演讲、参加各种活动,从参加米兰世博到保护古建,从签约“万花筒”到参与气候大会,王石从未缺席——尽管不在办公室,但王石从未离开,他是在用自己的方法,帮助万科塑造一个绿色、健康、动感的国际化形象,从而赢得国际伙伴的认可和帮助。

正如股东大会上一位小股东所言:“我觉得如果万科按照现在的既定的道路走下去的话,应该说万科的未来是比较清晰确定的。” 

然而“宝万之争”突发,世风变化,“王石出局”的声音反而响成一片。王石耿耿本性,直言快语,难免得罪当道。可喜的是此次股东大会现场,众多中小股东力挺王石,吴晓波、秦朔等媒体名人亦发声支援,足见众人感念,殊为难得。人心犹在,是非昭然,权势炫乎一时,惟人格能感动人心。

1988年,王石放弃股权成为职业经理人,他的信心来自对国家、对市场、对民族、对中国的未来保持乐观主义,他相信资本和企业家应该是一种相互尊重,共生共荣的关系,而不是你死我活的对立关系。如果在中国改革进退的关键时刻,中国企业界痛失典型,万科再无王石,怎不令人扼腕叹息?与此同时,如果万科失去领军人物甚至是整个管理团队,无疑是一个多输结果,恐怕不是任何人希望看到的。

王石是中国最具企业家精神的商业领袖之一,不仅万科的发展证明了这一点,王石的管理思想也给中国企业界提供了非常大的多元化价值。资本应该尊重企业家,尤其是尊重弥足珍贵的企业家精神,对于转型期的中国,需要创造一个能让企业家精神真正得到发挥的环境。



分享到: 更多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