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聪创业:感觉自己像上帝,没有任何事情是不能做的
2016-07-20 10:53:59 作者: 来源:品途网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中华PE:
2016年7月的第一周,王思聪在娱乐圈里很忙。白天在长沙做直播节目《Hello!女神》的评委,晚上又和叫兽易小星、作家马伯庸等人直播《吐槽大会》。
他今年28岁,中国首富王健林之子。令人称奇的是,从来没有一个富二代像他一样“与群众打成一片”。在微博上,粉丝称他为“娱乐圈纪委书记”“国民老公”。
他的生活与爱好似乎并不符合人们对富二代的想象,却更像是一个普通青年:爱游戏、爱美女,买京东200块钱的电脑桌,甚至还做过字幕组。“我真的再也找不出比你更屌丝的富二代了。”在他做字幕组的微博下,这条留言点赞最多。
他熟悉“屌丝”生活,更有一种发现其中商业机会的能力。回国四年,他已投资超过22家公司,涉及游戏、直播、韩国明星、体育、影视等诸多领域。
自然,作为万达少爷,他的投资事业少不了首富父亲的财力支持。但他的投资业绩并不差,22个项目中,8个已经上市。
“我没有梦想,只有目标。就感觉自己像上帝,没有任何事情是不能做的。”在熊猫TV的一则宣传片中,这位年轻的CEO说。
1、万达少爷
人们熟悉王思聪,是从他“富二代”的身份开始的。
2010年10月刚开微博时,他还是经常炫富的:30万的电脑、中国首架G550飞机、长春市交管一把手开道、在中国最奢华的游艇上开派对、用300万拍到张学友的一百张票做慈善……
1988年1月3日出生的王思聪,毕业于伦敦大学学院哲学系。他不喜欢别人质疑他的学习,“说我学习不好我最生气啦!老子学习那么努力,成绩特别好,居然说我的文凭是买的!”一次采访中,他说到这里差点爆粗口。
有人问他为什么选哲学,他说:“如果要浪费三年时间,我要浪费在喜欢的方面。”2011年他晒过床头书:《明朝那些事儿》《中国在梁庄》,第二次看的是福柯的《规训与惩罚》、南怀瑾的《庄子諵譁》和《盗墓笔记》。
他的微博火起来主要是因为两件事:2011年对张兰、汪小菲母子的攻击;2014年6月吐槽京东200块钱的电脑桌送货慢。他的粉丝三年前还仅有80万,现在已经高达2021万了。
一位跟他相交多年的好友对南方周末记者说,“他在微博上的形象跟本人差不多,就是一个很真实的人”。他们偶尔也会讨论他的微博,但他坚持自己就该这么说,说的都是事实。
“真希望像他一样心情不好就发脾气,心情好就关心人,能力大就做慈善,能力小就搞投资。可是我们绝大多数人都不能这样活着,只会在一个人的时候才敢哭、才敢恨、才会去相信梦想。”一位网友的留言说出了同龄人关注他的原因。
2013年8月20日,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以身家142亿美元成为新晋中国首富。王思聪在这则新闻上发了一个字——“哦”。他从此成为首富之子。
作为万达少爷,不是只有名头和零花钱而已,王健林实实在在给了儿子股份:
大连万达集团的大股东是大连合兴投资有限公司,占股99.76%,而王思聪又拥有大连合兴2%的股份。南方周末记者还查阅了万达旗下两家上市公司的报表,发现王思聪在上市公司的公开账本上,就有20亿资产。
第一块是大连万达集团持股的香港上市公司大连万达商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3699.HK)。目前万达商业市值2155亿港币,折算后王思聪在万达商业的股份价值18.84亿港币,即16.16亿元人民币。
第二块是A股上市的万达电影院线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2739)。2010年,王健林将500万股原始股以1元的价格送给了王思聪,锁定期至2018年1月。目前万达院线的每股股价在80元附近震荡,也就是说目前王思聪的股份价值已飙升至4亿元。
2012年感恩节,王思聪在微博说:“感谢上帝在我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帮我选了‘简单’模式。”
他觉得自己去做投资和创业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人长得好看就应该去拍戏,有才华就应该去写书,有钱就应该让钱发挥作用,非要用劣势去和别人竞争有劲吗?”。
2、七人投资团队
除了送股份,王健林还送给了儿子事业起步的“试错钱”——5亿元。
2009年12月,刚刚大学毕业半年的王思聪注册了自己的投资公司,北京普思投资有限公司(简称“普思资本”),2012年5月正式成立团队运作。这5亿是它的首期投资资金。
王健林曾在采访时说,“他比较聪明,我原来想说行,反正允许你失败两次,但不能失败第三次。失败第三次你就老老实实回来万达上班。”
近日,王思聪在一次采访中否认从父亲处获取5亿元,“一次性也就500万、1000万的支持”。但他也曾在2013年12月的微博上公开说过:“5亿已经被骗光,请各位客官下次早点来。”
王思聪和他团队的投资成绩还不错:根据国内投资市场信息咨询机构投中集团的榜单,2013-2015年间,普思资本都位列“中国最佳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前50名和“中国最佳中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前30名。在普思官网公布的22个投资项目中,有8个已经上市。
南方周末记者梳理了普思资本成立以来的投资历程,可以明显看到王思聪个人的决策权在不断扩大。
早期的投资中,其资金分散在新材料、节能环保、清洁能源、高端制造、医疗器械等多个行业。进入2015年后,“弹药”都汇聚于游戏和娱乐产业。他个人的投资风格日益明显。
成立至今,普思资本的团队仅有7人,他们都有多年投资经验。办公地点在北京的万达广场。“普思”取自希腊语“先见之明”的意思。它着眼于除地产、路矿以外的所有行业。
在2011-2012年,普思资本投资方向分散,但收益不错。先后投资了做办公服务的九好集团、生产丁基橡胶的浙江信汇合成新材料,以及智能装备供应商无锡先导。其中无锡先导和九好集团先后上市,据报道,在九好集团借壳上市的预案中,普思资本的账面收益率可以达到506%。
2012年10月A股IPO关闸,在Pre-IPO阶段攻城拔寨的普思资本遇到了困难,很快他们把注意力转向了海外市场:拿到了即将在港股上市的福寿园、天鸽控股和云游控股的基石投资者身份。
在普思资本早年的投资历程中,可以看到万达集团扶持的影子。
例如普思资本投资的汉拿山,它的快速扩张正是依赖于和万达的战略合作关系,随着万达的全国扩展得以处处扎营。又比如乐视体育,在万达集团领投A轮之后,云锋基金与普思资本跟投。据财经网计算,B轮融资后前面的老股东们账面产生了3.82倍的高收益。
有评论说,在普思资本的未上市项目中,有许多是很高门槛的明星项目,背后资本都是BAT级别,不是普通投资者可以得手的。
有王思聪印迹的投资决策是在2013年投资云游控股时开始的,这是一家网页游戏开发运营商。普思团队曾说,王思聪与云游团队做过一次深入交流,这个7天完成Pre-IPO的项目“来自王董对这个行业精准的把握”。
此役之后,普思在游戏领域的投资开始增多,并进而延伸至泛娱乐领域。
2014年,普思介入乐逗游戏前,乐逗游戏已接近完成上市筹备工作,前期投资者们都不愿意让王思聪插队、摊薄股权。后来居然是CEO陈湘宇拿出了自己手上1.3%的股权给了王思聪。
普思的投资经理曾透露,投资前一天,王思聪从国外出差回到香港,工作人员订好酒店准备第二天送他去深圳,但他下机时说:“我十分想见Michael(陈湘宇)”,就连夜过关到了深圳。两个80后谈了一整天,在上市前的最后时刻敲定了投资。
2014年8月7日乐逗游戏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后,按发行价估算,王思聪这笔投资实现了近5倍的投资回报。
普思团队很低调,仅在2014年有过一轮采访后就没有了公开曝光。南方周末记者联系时,他们表示拒绝一切对外采访。
关于投资,王思聪曾经说:“我想认识真正有想法、有创造力的人,能够生产出伟大的产品。我又不想上市,也不想套现,有钱可以慢慢选择自己想投的项目,不急着要投资回报,我又不靠公司赚钱吃饭。”


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