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平台有银行托管,你的资金就一定安全?
2016-07-20 15:03:24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为什么会争论?因为现在绝大多数平台还是把投资人的钱托管在第三方支付那里。但国家去年底一纸命令,要求以后P2P平台得有银行托
中华PE:
银行存管有没有用,一直是P2P投资者争论的一个话题,也是业内很多P2P平台争论的话题。
为什么会争论?因为现在绝大多数平台还是把投资人的钱托管在第三方支付那里。但国家去年底一纸命令,要求以后P2P平台得有银行托管才行。
国家有规定,虽然现在还只是征求意见稿,最终的规定没有明确下来,但监管层既然有这样的意思,现在很多P2P平台也开始跟银行对接,寻求资金托管合作。
那么问题来了,国家要求P2P平台自己必须在银行托管,是不是意味着放在银行就绝对安全呢?
投资人在判断自己的投资行为是否准确的时候,总是喜欢带着很多标签去把握风险,然而,我们投资的世界里面,会有绝对准确和正确的事情吗?
所以,无论是第三方支付,还是银行托管,我们都得辩证去看这个问题,其实这里面只是一个概率的问题:到底哪种方式更能加大P2P平台的违法成本!
我们先来看看银行托管的作用。
判断银行存管有没有用,最直接的依据是看银行与P2P签订的存管协议,看银行需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和义务。
刚好菜导前段时间也调研了一个有银行存管的平台,在调研时跟平台拿了他们的银行存管合同,接下来菜友们可以一起看看合同中对银行的约束是什么。
先说明一下,该合同的甲方是投资人,乙方是平台,丙方是银行。
合同的第一部分是甲、乙、丙三方声明,大意是明确各方的身份、业务的合法性,还有大致的责任和义务。
因为我们关注的是银行,那就看看银行的声明吧!
根据声明,丙方(银行)只按合同规定,承担资金划转和存管职责,存管职责是指替甲(投资者)、乙(平台)提供一套存管系统,并且给双方都开个户。
资金划转就是根据乙方的指令,保证资金能够根据交易信息来正常流转。
至于甲方的身份,资金的来源,乙方项目的真实性、合法性都是不管的,同时也不管乙方的项目能不能还钱。
这也充分说明,银行要做的就是提供一套系统,并执行好平台的划拨指令,其他一律不管。
合同接下来是一些名词释义跟业务介绍,没什么干货,我们直接跳到三方责任条款,看银行的责任是什么。
(PS:未截图的部分描述的是火灾等不可抗力因素引起的责任划分,没什么干货)
从三方的责任条款来看,基本是对前面声明的具体化,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即丙方(银行)在划拨资金、履行存管出了问题时,会承担相应的损失责任。
但对除此之外的任何损失不承担责任,比如因为乙方(平台)没有管理好资产项目、没有及时收回钱产生的损失,因为乙方(平台)发布虚假交易指令产生的损失。
另外菜导还发现,从整个合同来看,丙方(银行)宣称“不承担任何责任”的条款至少有12处,基本把投资者可能面临的投资风险都给规避掉了。
所以,从上面那份银行存管合同来看,银行只要不犯那种低级的、操作层面的错误,基本就不用承担任何责任,更别谈保障投资者的利益了。
从上面这些资料来看,貌似从对投资者保障的角度来看,银行存管不会比第三方机构存管更有安全保障。
但我上面讲的这一点,仅仅是居于从“保障投资人资金安全”的角度去看的,实际上银行当然是不会给平台做这样的保证的。
因为首先银行仅仅是一个托管渠道,如果要银行去保证投资人的资金安全的话,那意味着平台要去一一审核那些借贷合同的真实性,包括平台的风控是如何做的,等于银行要充当第三方的角色,对平台的整体风控措施和运营效果进行评估。
显然,银行是不可能这样干的,成本太大,而且等于自己做信用背书,银行当然不会这么傻。
所以,我们在理解银行托管这个事情时,千万不要自作多情地认为银行就是充当我们资金安全的保护伞,不!可!能!
那这样说来,银行存管还有什么屌用吗,国家还要求银行存管干嘛?
其实监管层的想法也不复杂:银行虽然不对投资人的资金安全问题做信用背书,但银行毕竟是自己人,受到的监管更严格,而且银行相比第三方支付的话,乱来的概率更小。
另外,P2P平台跟银行合作的话,还是需要一些条件的,比如一些借贷合同、一些还款计划之类的,这些东西还是要给到银行。从而让P2P平台在发布资金调拨指令给银行时,想作假成本也大了一些。
如果真正做到银行托管资金(现在很多还没有,只是签订了合作意向协议而已),投资人的钱是不可能在平台手里的,虽然也同样可以作假,但是这种方式因为加大了违法成本,可以最大限度减少平台跑路的可能性。
但如果P2P平台跟第三方支付合作的话,条件就松多了,第三方支付基本就是支付通道,P2P平台也不用给一些借贷项目资料给这些支付通道,如果要划拨资金调拨指令的话,基本就跟我们网银转账一样的“难度”,你手机接收到一个验证码然后输入进去,就顺利转账了。
再者,第三方支付这个行业也确实是乱象重生,行业行为亟待规范。
这就是为什么国家监管层更青睐于银行来托管资金而不是用第三方支付来托管的主要原因。
对于监管层的这种要求,我们作为投资人,不能理解为银行是在给P2P平台做信用背书,更靠谱一些的解读是,通过银行托管资金,监管层在加大P2P平台的违法成本。
所以,我们在看待P2P平台关于投资人的资金到底是谁来托管这个问题时,不用太绝对地去看谁就一定安全,因为事实上谁也不可能给你绝对安全,谁都不想做信用背书,谁都知道那等于自己把风险全都揽到自己身上。
当然,第三方支付合作的模式现在很多,是因为最早的时候监管层也没有说要银行托管,而选择跟第三方合作难度也要比跟银行合作小得多,P2P平台自然会舍难取易。
所以记住了,资金安全的问题,不是银行托管了就绝对没问题,关键还是得看平台有没有真正做P2P,纯粹做一个信息撮合中介。但银行托管的话,从概率上讲,确实会让P2P平台跑路的可能性最大程度减少,也并非全然没用。
说来说去,其实就一句话:只要P2P平台真的是在做实事,第三方支付也好,银行也罢,你都不用担心你的资金出问题。


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