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风投行业6000多支基金的50年数据 揭示VC运作的10条秘密法则
2016-09-07 10:22:09 作者: 来源:微信公众号:金融女王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中华PE:
引子:本文由Hatim Tyabji和Vijay Sathe联合著作。Hatim Tyabji是Verifone(惠尔丰)的董事长兼CEO,现任Bytemobile的执行董事长和硅谷著名VC公司Benchmark Capital的巡回大使。Vijay Sathe则在克莱蒙研究大学德鲁克和伊藤雅俊管理学院任职管理学教授。
美国的VC公司不仅具有魅力光环,也盖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他们究竟是如何运营的?又是如何募资的?为什么有的VC公司能成功而有的却不能?本文作者在有幸接触到一些杰出VC公司的高管人员后,不仅将回答这些问题,也将带领读者深入了解VC这个美国商业中神秘却也至关重要的部分。
美国是全球VC行业的缔造者和领导者:20%的全美公开上市公司是由VC支持起步的,如今这些公司占据了所有上市公司市场价值的至少30%。硅谷的成功是全世界羡慕和效仿的对象。然而人们对于VC公司这一处在美国VC业中心的机构还不甚了解。想要进入并深入了解VC公司内部的运作是一件很难的事。人们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印象,是因为在商业世界里时间总是匮乏且常常被溢价定价。在这个世界里,仅仅在几个小时甚至是几分钟的时间内一场交易就可能决定输赢,企业也可能招到了人才或者有人才被挖走。
我们有幸进入美国VC公司的隐秘世界里,这得多亏了其中一名作者(Hatim Tyabi)就是VC界的人,他为安排采访硅谷重量级VC投资人和连续创业者提供了便利。这篇文章将描述我们对VC公司的研究、观察和从中得出的结论,并让读者一窥VC公司不失神秘但非常重要的运作模式。
美国VC公司中的等级划分
从业人员将VC公司划分为“第一梯队”、“第二梯队”等等,寓意着处在“顶级”的公司一般会比处在低层的公司运作得更好。事实上,许多VC公司喜欢自诩为“顶级”(有时候也自称为“大投行”),因为这样的声誉可以让他们获得最优秀的人才和最好的交易,同时募到这两项所需要的资金。
类似印度种姓等级制度,美国VC公司也存在等级划分
许多VC投资人会声称他们处于“顶级”,因为在PE世界里有效可视的业绩数据并非轻易就能获得,并且公司从当前基金中获得的回报需要好几年时间才能显现(因此无从考证他们所言的真实性)。即便是对于已有的历史业绩数据,VC公司也可能会用对他们有利的方式来解释不佳的结果,同时描绘出一幅未来业绩的蓝图。
VC公司之间的这种假设的梯队分化,即我们所谓的等级制度,还未被研究者系统性地调查过。这个等级制度是美国VC公司的秘密之一。同时也还存在着其他的秘密,接下来我们会在这篇文章中进行揭示。
研究方法
考虑到先前关于VC公司的兴衰及内部运转的研究并不充足,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个现象我们进行了探索性研究。
我们对12名VC界的佼佼者进行了17场采访(共计22小时)。采访对象有VC公司合伙人(包括一些顶级公司的合伙人)、连续创业者还有两个母基金的管理者。受访者在被访过程中都很公开和公正,因为他们本身就认识或者听说过本文的其中一名作者,我们也向他们保证汇报研究结果时他们的名字不会被提及。
公司到底是什么?
VC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是一种用独特方式来促进新公司进行私募融资的合伙模式:有限合伙人(LP)在投资由VC公司普通合伙人(GP)创建的VC基金时必须耐心等待最高10-12年的时间才能收回他们的资金,并希望获得丰厚的利润。
在一两年的时间里,GP提取LP保证的款项并投资到有前景的新公司里,然后尝试指导这些公司走向成功。基金的规模从数千万美元到几亿美元甚至更多,这取决于基金是专注于投资种子期和早期公司还是需要大量资本的后期公司和并购投资。
一家VC公司通常有5到8名GP。GP除了能获得投资成功净利润的分成(称作Carry,一般是20%)之外,每年一般还会收取VC基金的2%作为管理费。例如对于一个1亿美元的基金来说,GP每年将收取200万美元作为管理费。如果GP投资的一些公司最终通过IPO或是企业并购的方式退出,比如说这时候该基金的价值增长到5亿美元,那么基金收益就是4亿美元(5亿美元减去1亿美元的投资成本)。GP将会得到这笔收益的20%作为Carry(4亿美元*0.2=8000万美元),剩余的3.2亿美元将作为LP的利润,这其中已经除去并返还他们之前投资给基金的1亿美元。
GP收取这笔报酬所需提供的服务有:
1、吸引并寻找有前景的公司和创业者;
2、以合理的价格对他们进行投资;
3、为这些投资组合公司招募合适的人才;
4、通过参与到被投资企业的董事会的方式对被投企业管理层进行监督和辅导,帮助他们成长;
5、通过IPO或者企业并购方式退出实现收益 。
如果投资组合公司中的其中几个表现良好,使得创业者和LP获得了回报,GP就可以在VC界收获知名度和认可度,这样他们便可以为下一支基金进行募资以重复投资循环。


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