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称顺风车涨价是为实现成本分摊 冠冕堂皇的背后早已布下了盈利计划
2016-09-07 13:25:28 作者: 来源:投资潮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中华PE:
在多地曝出滴滴快车价格悄然上涨后,9月5日,滴滴顺风车被曝涨价20%。滴滴方面随后向媒体确认了价格调整的信息,并回应表示,此举是为了实现成本的合理分摊。
此次调整后,北京市内一人搭车起步价(包含三公里里程)由10元调整为12元,此后每公里收费由1.3元上调至1.5元,涨幅约20%。假若市民从望京使用顺风车拼车前往金融街,现在相比以前要多花近6元钱。
提价行为引争议
“滴滴顺风车”是2015年6月滴滴推出的一项拼车业务。有网民表示,本质上而言,奉行这种分享经济理念的同时,乘客对于价格的变动自然也就格外敏感,滴滴提价涉嫌垄断市场。
据接近滴滴的人士透露,对专车新政颁布、滴滴优步合并后立即涨价的做法,智囊团队中已经出现了不认同的声音。“关键点在定价权上。”该人士不愿透露更多。另有其他知情人士称,原本围绕在滴滴身边、对共享出行持有积极态度的部分专家学者,认为现在的局面和当初期待的分享精神相距较远。
滴滴方面也表示,在顺风车接单过程中,车主确实存在更多的绕路成本和时间成本,为了实现成本的合理分摊,滴滴顺风车在部分城市的价格进行了上调,这将有助于共享出行行业健康发展。
网民“悠然言笑”对滴滴的发展路径作出分析说:“先发钱,再垄断,后收割。”网民“哪儿__”则说:“原来(打车)首选滴滴,现在打不到的(士)了再找滴滴……毕竟也便宜不了什么,而且好多(滴滴司机)路不熟。”
商务部两次约谈滴滴
之前,在商务部召开例行发布会,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再度回应了滴滴出行收购优步中国这一热点话题。
沈丹阳称,2016年8月1日,滴滴出行宣布与优步全球达成战略协议,将收购优步中国的全部资产。8月2日,交易双方履行股权变更登记手续,完成交割。此案此前未向商务部申报;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后,亦有举报人向商务部举报该交易当事方未依法申报。
沈丹阳表示,商务部正在根据《反垄断法》、《国务院关于经营者集中申报标准的规定》、《经营者集中申报办法》和《未依法申报经营者集中调查处理暂行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对本案依法进行调查。截至目前,商务部反垄断局已经两次约谈滴滴出行,要求其说明交易情况、未申报的原因,并按商务部提出的问题清单提交有关文件、资料;与有关部门和企业座谈,了解网约车运营模式和相关市场竞争状况等。
下一步,商务部将继续依法推进本案调查工作,保护相关市场公平竞争,维护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滴滴开启盈利计划
回顾过去两年的专车市场,其烧钱的速度和规模堪比一场战争。而滴滴如今能够坐到行业老大的位置,也是靠着一轮又一轮的融资支持。据统计,滴滴出行在两年内的融资已多次刷新行业融资纪录。截止至2016年6月,滴滴公司拥有的可调用资金约105亿美元。
如今,终于坐稳行业第一的滴滴开始了盈利计划,虽然在收购优步之后,滴滴出行总裁柳青曾表示,不会减少补贴,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补贴减少已经是必然趋势,已经没有竞争对手的滴滴如果此时还不打算盈利的话,估计也无法向投资人交代。
而与此同时,在过去的四年里,滴滴已经完成了从打车软件向出行平台的转型,服务涵盖出租车、专车、快车、顺风车、代驾、巴士、试驾及企业级等多个垂直领域。如今又增加一个租车业务,大量的新业务都需要资金支持。
根据新浪科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84.2%的人认为可以明显感受到顺风车贵了,86.4%的人感觉滴滴涨价的原因是一家独大,行业垄断,最后75.1%的人觉得如果滴滴和顺风车价格一样就不会再用滴滴。


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