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辞去国企工作到估值百亿美元,这位年轻的互联网大佬最近被“996”刷屏了
2016-09-07 15:57:07 作者: 来源:微信公众号:阿伍优优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中华PE:
这几天有一位互联网大佬的微博可谓是刷爆了,遭到集体围攻,内容是这样的:
这位大佬就是58同城的创始人——姚劲波。有网友爆料称,58同城实行全员“996工作制”,即工作日早9点上班,晚9点下班、每周工作6天。消息传出后,58同城CEO姚劲波的微博就此“沦陷”。 对此,58同城方面回应称,为应对业务量高峰期,公司每年9、10月份都会有动员,属常规性活动,而本次“常规性动员”,并非强制。
大学毕业一年,他就创办公司并且卖了几十万元;他在万网从基层做起一直到担任高管;他创办了学大教育并且成功在纽交所上市;他是国内最大的生活分类信息网站创始人……这是一个让人骄傲的创业历程,但姚劲波却始终没有感觉到成就,反而常常处在一种壮志未酬的思绪中。
以域名起家的创业故事
1999年正当互联网热潮悄然兴起时,刚大学毕业学习计算机专业的姚劲波,理所当然地在工作之余做起了个人网站——一个以域名注册交易为主业的“易域网”。网站做了半年,既没挣到钱,也没办法再发展壮大,姚劲波想到了把他卖掉。幸运的是,姚劲波发出的几封邮件都有了回音,于是他连人带网站一起投入了当时在企业信息服务领域坐头把交椅的——万网。
大学刚毕业,姚劲波就已经有了几十万元的家底和万网的股份,但他在万网还是从底层做起,产品经理、产品总监、华南区总经理,直到企业的副总,姚劲波有意在各个位置都锻炼一番。在万网,姚劲波做出的几次域名交易案例,让他名声鹊起,在IT界有了一定的江湖地位,比如从韩国人手中收购了“端午节.com”又无偿捐献的举动。
直到现在,姚劲波依然对域名有着特别的情结,他甚至依然不断注册他喜欢的域名作为收藏。他拥有上千个有价值的域名。
亿万富翁的惊喜
2004年在万网做得顺风顺水,姚劲波却觉得还是需要做一点自己的事情,于是他和几个同事一起创办了后来创造教育界奇迹的上市公司——学大教育。
现在姚劲波很少提学大,因为他已经完全专注到58同城了。学大并不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样很顺利就成功了。刚开始姚劲波他们共创办了三个网站,但只有做家教的学大看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被保留了下来。后来为了能够实现盈利,学大还是从原打算进行的线上教育,改为线下的中小学课外教育,并且最终成功上市。但实际上,当学大转型线下教育时,姚劲波就已经淡出学大了,在他的心里还是希望做互联网。
“学大上市时,我去了纽交所敲钟,那一刻真的让我百感交集,至今记忆犹新。”忆及当初,他这样说。
一个神奇的网站
2005年姚劲波刚刚创办58的时候,是在研究了美国排名前100网站之后,被Craigslist所吸引,这个只做分类信息服务的简单的平台,流量竟然和ebay一样大,这让姚劲波不禁眼前一亮。“直觉上感觉这个方向可以,我本身就是北漂,也曾经因为租房被骗过钱,深知异乡人生活的不易,所以就很想做一个为老百姓生活服务的平台。”
公司刚开始做,姚劲波还没有想到融资,风投却自己找上门来。当软银赛富的羊东坐到58的会议室时,姚劲波的PPT还没有做出来,但只聊了一次,软银赛富的500万美金就进账了。之后姚劲波问羊东,为什么那么快就决定投资?羊东说,直觉上他觉得姚劲波能把这件事做成。
和所有初创的互联网公司一样,58同城也经历过烧钱——不知所措——弹尽粮绝的曲折经历。随着第二轮、第三轮和第四轮投资的进入,2010年和2011年58同城进入快速扩张的阶段,除了继续夯实分类信息业务之外,还开创了电子商务业务,其中的团购业务做的有声有色。这期间,公司的工作人员也从几十人发展到几百人,进而达到现在的数千人,在几十个城市拥有分公司。
这是一个值得自豪的事,但同时也是备受争议的地方。因为当美国同类网站Craigslist收入已达一亿美金的时候,员工不过是几十名,他们不做销售,只做客服,平台设计极其简单,却可以很好的进入盈利阶段。
所以58同城又开始站在风口浪尖上了——中国流量前30的网站、第一大的分类信息网站还没有持续盈利。一度有消息传来,说58就要准备上市IPO了。过了一会,又有传言说58同城遇到了危机,再不IPO就“难以撑下去了”。
吞并赶集,估值百亿
2013年10月,创业八年的姚劲波终于将公司带到了纽交所,发行价17美元,这也是他的第二家上市公司。截至2016年9月1日,其股价已经升至45美元,公司总市值接近67亿美元。
2015年4月,58同城与赶集网宣布合并。两家合并后,估值约在100亿美元。
完成合并后,58赶集集团调整为三大事业群三大事业部,过去两家公司的人事体系、KPI考核进行了统一,虽然保持58、赶集两个品牌产品,但分割到事业群的业务已不做区分。
如多数人所料,赶集网创始人杨浩涌退出,卸任58赶集集团CEO一职,保留集团联席董事长职位。
在58赶集合并发布会上,姚劲波曾表示,资本市场对58同城和赶集网双方的合并非常看好,而且两边的投资人比两家公司还积极。姚劲波称,双方合并后将会大大节约成本。
然而,据58同城公布的2016财年Q2财报数据显示,58同城面临着很大的业绩增长压力。2016年第二季度,58同城实现营收2.978亿美元,同比增长86.7%,在连续5个季度亏损后再次实现盈利。58同城预计,第三季度营收将在3.04亿美元至3.11亿美元之间,但据汤森路透社的数据,这远低于华尔街预期的3.43亿美元。
996不是个例,为何被骂的只有姚劲波?
随着58同城“全员996,姚劲波微博遭员工围攻”的话题越来越热。不禁有人问:小米实行996,京东实行996,阿里巴巴也是996,为什么他们都没人说话,58同城尚未开始实施就遭骂声一片?
沟通不畅,58同城未提前告知,激励措施不到位,引发员工不满
互联网公司实行996工作制并非稀奇事,“58同城996”风波传闻中有一点很关键:“没有邮件,没有通知,只是口头的传达,而且加班没有补贴和加班费。”
作为一家规模颇大的上市公司,在作出工作制度更改时,事先不通知,甚至连简单的书面文件都没有,在上传下达的过程中,自然会激发员工的情绪,并进一步发酵,酝酿出一场大风波。
老员工自不必说,即便是新招进来的新员工,面试时未提前告知,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就突然降下一记重拳,谁不晕?且不说,“996工作制”合不合理,至少在沟通上,姚劲波以及管理层做的很不地道。
更容易让员工爆发情绪的是,加班没有补贴和加班费,这一点恐怕才是关键。员工不是机器人,不能只提狼性不给肉吃,付出劳动就应该有所回报,长期吃“加班文化”的哑巴亏的群体像被引爆的炸弹,能量瞬间释放。
还有一点就是上面讲到的58同城现在日子不好过,业绩一直在下滑的状态。
无论怎么样,都希望姚劲波能像接受采访时说的:“我希望可以改变每个人的生活,使普通老


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