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返回上一页详细内容

诡异的“1分钱成交”折射新三板制度缺陷

2016-09-21 09:17:23 作者: 来源:三板富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中秋节前后,新三板挂牌公司非凡传媒(835431)在两个转让日内,先是1分钱成交致股价暴跌99.96%,下一个转让日便暴涨239900%至24元,大股东岳父更有4个月净赚45万元的神迹。

中华PE:

1分钱成交和暴涨暴跌继续频现新三板,非凡传媒、特思达等再步齐鲁银行等数百家公司后尘,诡异的成交背后,隐藏着哪些“你懂”和“你不懂”的逻辑?

在此,富姐给你一一道来。

非凡传媒:2.4万元撬动10亿市值

9月19日,非凡传媒(835431)估价暴涨239900%领跑全市,但该股当天成交量仅有10手,成交金额仅2.4万元。

暴涨的前提往往是曾经暴跌,且往往伴随着1分钱成交的“异象”。

非凡传媒19日的超级暴涨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即中秋节假期前的9月14日,该股暴跌99.96%,成交价为1分钱,成交量为2550手,成交额仅为2550元。

按照非凡传媒4500万股的总股本算,仅9月14日一个转让日,公司市值就暴跌11.2455亿元,而仅19日一个转让日,公司市值又飙升10.7955亿元,也就是说,当天非凡传媒的股东,在买卖之间仅用2.4万元就撬动了超过10亿元的市值!

数据显示:非凡传媒自今年1月13日挂牌新三板以来,分别是7月29日、8月25日、8月31日、9月14日和9月19日,其中9月19日公司估价从1分钱暴涨239900%至8元,9月14日公司估价则从25元暴跌99.96%至1分钱!

而值得注意的是,非凡传媒7月29日发布公告称,公司股东李永生以132.22 元/股的价格,卖出所持股份 37,000 股股票。

李永生何许人也?据查,李永生系公司监事李京坤之父,而李京坤乃公司实际控制人、控股股东吴剑锋之妻,即李永生是吴剑锋的老丈人!

李永生是在今年4月公司定增中新进股东,该轮定增价格为120元/股。当时其认购公司新股共93200股,与其同期新进股东还包括康向泉(8.5万股)、邵军华(5.5万股)、杨广利(5万股)和孙宁(1.68万股)。

也就是说,7月29日招商证券北京三环东路营业部所卖出股票,均为李永生此前所持有,其在不到4个月时间,通过卖出部分股票就净赚45万元!

而在非凡传媒的所有成交中,卖出席位均为招商证券北京三环东路营业部,高位接盘的是国都证券三元西桥营业部,而在9月14日以0.1元大笔买入255手股票的,则是安信证券上海南丹路营业部。

除了不同营业部之间的高买低卖,招商证券北京三环东路营业部还曾4次出现“左右手买卖”,价格介于24-25之间。

但更值得关注的是,当时通过国都证券三元西桥营业部接盘这些股票的股东,恰恰是高位接盘后不到一个月,即已浮亏399万元!到底是谁如此任性接盘,目前也许只有天知道!

非凡传媒作为协议转让的挂牌公司,2016年中报披露的股东数为12户,剔除这5名定增新进股东,公司原由7名股东均为发起人,所持有的股份均为有条件限售股。

但自8月1日起,公司前7大股东均有部分股票解禁,合计149.4872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7.54%。因此,8月份以来的5笔交易内情,包括1分钱成交和股价暴涨暴跌的内幕,答案也只能交给时间了。

揭秘1分钱成交和暴涨暴跌背后的逻辑

同期出现1分钱成交和股价暴涨暴跌的还有特思达。

9月20日,特思达(831510)暴涨79900%,成交量也是仅有10手,成交仅有8万元。而就在暴涨的前一天,即19日,该股暴跌99.94%,成交价为1分钱,成交量为3290手,成交额仅为3290元。

除了上述协议转让的非凡传媒和特思达,新三板上股价暴涨暴跌和1分钱成交绝非个别案例,但真正引起“高度关注”的,则是做市转让的齐鲁银行。

齐鲁银行自2015年6月29日登陆新三板后,股价一直在3元上下波动,但这种正常状态很快被打破:当年7月8日,齐鲁银行共出现5笔价格为“1分钱”的交易,合计转让150万股;7月20日,齐鲁银行连续出现多笔规模更大的“1分钱”交易,先是以2分钱成交1000股,接着又以1分钱连续成交13笔,每笔100万股,随后又出现3分钱成交6000股、1分钱成交199000股、4分钱成交7000股,截止收盘,当日齐鲁银行17笔交易成交量高达1321.3万股,但涉及资金仅为13.2万元;再到今年8月16日10:29,齐鲁银行再次出现1分钱成交10130股、成交额仅为101.3元的诡异交易。

不同于A股的竞价交易方式,新三板市场的成交方式主要有做事转让和协议转让,特殊的交易方式也衍生了特别的交易价格和成交量价,挂牌公司股票1分钱成交、爆跌成渣渣或暴涨一飞冲天屡见不鲜。有统计数据现实,今年仅截至8月17日,就有237家公司曾出现最低价为1分钱成交,股价大幅波动甚至暴跌99%以上或暴涨成百上千倍的案例几乎天天上演。

对此,有专家分析指出,首先1分钱交易并不违反新三板制度,其次,1分钱交易这种极端转让方式,有5种可能:公司发生严重经营或财务困难股东壮士断腕甩卖、避税、股权激励或代持股还原、利益输送或行贿、活跃市场交易等。

上述原因中,“避税说”是较为流传的一种说法。

我国,目前的股权交易是按交易额向卖方抽取千分之一的印花税,股权交易手续费加印花税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再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对股权转让增值征收20%的资本利得税,交易方的总体税负将达5%左右。而通过将股权低价转让给关联方,再在二级市场上高价出售,产生的资本利得目前是免征个人所得税的,这一征一免、一高一低正是滋生“1分钱交易”市场的土壤。

因此,决策层、监管层和税务机关应密切合作,加强监管的同事,完善相关的交易制度和税收制度,并督促挂牌公司做好信息披露工作,切实维护投资者的权益,推动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关键词:三板缺陷制度
分享到: 更多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