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首善”还是“首骗”?陈光标再陷质疑起诉媒体索赔百万
2016-09-22 09:52:24 作者: 来源:腾讯财经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中华PE:
“全国首善”陈光标又一次深陷舆论漩涡。9月20日,两家媒体先后刊发长篇报道,披露业务重心转移到饮料和减肥产品之后的陈光标,并未能如愿顺利转型。因产品滞销,拖欠经销商百万欠款至今未归还;减肥食品项目尚在推进之际,他又与合作多年的生意伙伴陷入“到底谁在私刻公章”的纠纷之中,惊动警方介入调查。
“任性”陈光标的22个头衔
9月20日,媒体两篇报道《陈光标:“首善”还是“首骗”》、《切胃减肥背后的陈光标:业务瘫痪债务缠身》,令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光标再度陷入质疑旋涡。
“政事儿”注意到,媒体上述“大起底”报道发出24小时后,陈光标于9月21日15点58分,通过微博作出回应,称“两篇稿件道听途说、恶意诽谤、颠倒黑白”,要在9月23日召开发布会“展示有关批驳证据”。
在中国商界,生于1968年7月现年48岁的陈光标,素来高调任性,常有惊人之举,他曾用人民币砌墙;戴雷锋帽、穿军大衣旁听全国两会;请美国穷人吃饭并给每人发300美金;宣扬收购纽约时报;卖空气……几乎每一次任性亮相,都引来了舆论关注,也常令他陷入质疑风波。
在最新一轮质疑风波中,媒体“揭底”陈光标的政商圈,曝称陈与几位落马高官以及丁书苗等人有牵连,且陈自称捐款总额达20亿元,可实际上是两三千万元。那么真相到底如何?陈光标身上有些什么头衔呢?
“江苏黄埔”网站上的22个头衔
“政事儿”注意到,在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网站上,陈光标有22个头衔,除了人大、政协系统,他在十几个群团机构和社会组织任职,包括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副会长、中国红十字会常务理事长、中华慈善总会副会长、中国国际商会副会长、海峡两岸基金会副会长等,还是十届全国工商联常委。
上述头衔中,可以查实的是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副会长。
“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自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官网中查询到,该官网2012年转载的一篇报道里,称陈光标系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副会长。不过,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去年换届,官网显示,其现任会领导中没有陈光标。
中国红十字会常务理事长、中华慈善总会副会长、中国国际商会副会长、海峡两岸基金会副会长、十届全国工商联常委这五个头衔,根据官网信息尚无法查实。
中国红十字会、中国国际商会、中华慈善总会的官网中,都没有陈光标担任该机构理事长、副会长的信息。光明日报发自2010年3月的一篇报道显示,陈光标是中国红十字会常务理事,而非理事长。
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网站仅称,陈光标是海峡两岸基金会副会长。
“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发现,与海峡两岸交流有关的基金会,既有创办于2012年的海峡两岸中国传统文化交流基金会,也有创办于2007年的海峡两岸和谐发展基金会。那么陈光标是哪一个基金会的副会长呢?这两个基金会网站都没有相关信息。
据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官网显示,陈光标是第十届执行委员会委员,但不是常委。
16年全国两会“旁听哥”
“政事儿”注意到,2009年2月,陈光标被增选为江苏省政协常委,2013年卸任,不过仍然是江苏省政协委员。
来自当地媒体的报道显示,2014年之前,江苏省政协委员陈光标的履职热情很高,曾提出多个有关注度的提案和建议。
他曾建议人民币改版,在人民币上印上《道德经》、《弟子规》、《论语》等名篇名言,以弘扬传统文化;公开中国富人财产及国籍信息,以此规避“隐形富豪”;希望江苏制定“好人保护法”,并成立“好人基金会”,让“好人”在帮助别人时没有后顾之忧。
不过,2014年的江苏省两会,陈光标突然从“高调”转向“低调”。
“对提案只字不提。而以往,他会把自己的提案复印多份,给媒体分发传阅”,当地媒体报道称,陈光标当时表示:以后不再参加任何中国慈善评奖活动。“让给其他人,今年要‘降温’,少上‘头条’。”
图为参加2014年江苏两会的陈光标
与担任江苏省政协委员的履职表现相比,陈光标参与全国两会的热情更高。
虽然既不是全国人大代表也不是全国政协委员,可陈光标从2000年开始一直旁听全国两会,连续旁听16年,被媒体称为最执著的“旁听者”。
2012年全国两会,陈光标头戴雷锋帽、身穿军大衣亮相。第二年的全国两会,他换上了一身绿色西装和一顶绿色帽子。自此,一身绿色成为他的两会“标配”。
2013年3月,陈光标身着绿衣,骑自行车去旁听两会。
陈光标接受采访时表示,2000年他还是“草根农民”,但有很多想法。听说人大政协可以听取来自民间的建议,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建言献策,他上下申请,终于拿到了全国两会“旁听证”,“参加两会,是我自己凑上去的,从没人主动邀请过我。”
他还称,因为没有提案资格,他就想了个招,把自己写的建议印上“陈光标建议”五个大字,塞到一个环保袋里,再把袋子搁在全国两会的大会资料取阅台上,希望拿材料的代表、委员也能顺手取一份。每场会议结束后,如果取阅台上还有剩下的袋子,他就拿到会场里,“塞给”代表委员,或者送给记者们。
“政事儿”发现,旁听全国两会期间,陈光标也常有其他高调行动。
2014年3月3日,他就来到北京金融街的一个小区,发放环保袋,宣传环保,还献唱自己根据《万里长城永不倒》改编的歌曲《立法治雾霾》。
延伸报道: 陈光标公司里的刻章机 刻出多枚国家机关假印章
8月8日,《中国经营报》曾独家披露,陈光标公司曝光的170余枚假公章涉及到商务部、中华慈善总会、江苏省红十字会、南京一区法院以及陈光标老家的泗洪县一中学等单位。知情人称,其主要用途是为了参加各种工程投标与制作各种荣誉证书。
当天晚上,陈光标通过其新浪微博做了回应。其在回应中称,涉嫌伪造公章事件系公司原高管所为,经济纠纷涉及金额达3亿多元。事后,该公司原副总经理蒋某被警方刑事拘留,目前蒋某已被被取保候审。
之前陈光标之前在接受《法制晚报》采访时表示,是他发现发现了其副总办公室内有多枚涉嫌伪造的公章,遂向公安机关报案。对此说法,陈光标公司两位前高管还原了当时报案过程。
假公章时间发生在3月21日。一位高管张某接受《中国经营报》采访说:3月21日出事当天,陈光标怀疑时任黄浦公司法人、总经理的张某私刻公章,于是报警。随后,南京市江宁区开发区派出所民警来到黄浦公司。陈光标要求搜查总经理张某的办公室,遭到张某的拒绝,陈光标便叫来了专业开锁人撬开了张某的办公室进行了强行搜查。
在经过搜查后,警方并未在张某办公室内发现有伪造的公章。另一位高管则透露说,在总经理张某的办公室对面,是另一名副总(即陈光标回应中提到的蒋某)的办公室,而这位副总自2009年就已来到了黄浦公司,2014年离开。
“2015年8月,陈光标将法人变更总经理张某后,张某又把这位已离开的副总招了回来。因此陈光标一直视其是总经理张某的人。”上述高管张某说,这位副总曾在2013年前后,经陈光标的授意私刻一些假公章,因此,陈光标怀疑这位副总有可能也为总经理张某刻了假公章,于是告诉警察,这位副总办公室里也有假章。
上述高管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就在警方搜查这位副总办公室时,该副总主动将存放在其办公室里的170余枚假公章全拿了出来,交给了警方。“陈光标估计就没想到,这批假公章基本都是在陈的授意下私刻的,包括多枚国家机关的假印章。”
上述高管透露说:据他了解,被带走的副总在公安机关询问时如数交代了相关内容。
“假公章”爆光的8月8日当天,记者就“公司是否在3月21日被搜出假公章”采访陈光标时,他矢口否认并以“很忙”挂断了电话。在南京市公安局江宁分局确认“假公章”后不久,陈光标却主动给该记者打来电话,改口说假公章时他发现并自己报的警。
更让陈光标没想到的是,上述被带走的副总不仅如数交代了为陈光标刻了那些公章,还向警方交代了两年前为刻假公章而购买的一台制章机。
就在3月21日假公章事件发生的五天后,警方根据上述副总的交代,从陈光标公司的地下室内带走了这台购置价4千元的制章机。
“买进这台制章机是一位副总提议的。因为每次需要假章都很急,经常出去做即麻烦也有风险。在陈光标的同意后,黄浦公司购进了这台制章机。”一位高管告诉记者,当时好像是以办公用品的名义报销的。
“这台制章机究竟做了多少假章,我也不知道,但是这制章机是有记忆功能的,警方已经将这台机器带走了,警方想知道其实并不难。”上述高管表示。
据《法制晚报》报道,前来搜查的是南京市江宁区公安局开发区派出所的民警,后来,该案被南京市公安局刑侦局牵头办理,并成立专案组。据黄埔公司内部人员透露,目前警方已成立“3.21私刻国家机关印章专案组”,由南京市公安局刑侦局一位副局长牵头,江宁区公安局一位副局长及其辖区开发区派出所等人员组成。
《中国经营报》曾多次致电并前往南京市公安局采访,南京警方始终拒绝回应。根据业内人士介绍,篆刻公章和具有法律效力的个人名章,均需要到公安机关备案,并获得公安机关颁发的特种经营许可证。
“陈宣称有4000多份荣誉证书,相当一部分是用私刻的公章自己制作的。3月21号出事后,黄浦公司网站上悬挂的荣誉证书基本都被摘掉了。”上述高管表示,被取保候审的副总其实挺冤枉,也只是参与了一部分,且基本都是在陈的授意下私刻的。
陈光标因为晒荣誉证书曾经还闹出大笑话。2014年7月6日晚,陈光标宣称,自己因为在美国免费宴请流浪汉被联合国授予“世界首善”的称号,之后网友从陈光标晒出的证书上发现了“联合国”的英文书写错误,联合国官方微博也出面澄清:“‘联合国’的英文名称应该是‘United Nations’,而不是‘United Nation’。”陈光标对此事的回应是“我可能被骗了”。
最新报道:陈光标状告财新传媒索赔100万元 法院已立案
新华网南京9月21日电9月20日,财新传媒旗下财新网刊发了《特稿|陈光标:“首善”还是“首骗”?》。(9月21日)下午,陈光标以侵害名誉权、荣誉权为由将财新传媒有限公司告上法庭,目前南京市秦淮区人民法院已经立案。
据悉,在起诉书中,陈光标要求判令被告财新传媒有限公司立即停止刊发对原告名誉权、荣誉权构成侵害的相关报道或言论;判令被告在相应的报刊、媒体上公开向原告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判令被告赔偿原告侵权损失人民币100万元;判令被告承担本案全部诉讼费用。


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