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返回上一页详细内容

阿里团队逆天了!大半个互联网圈的“CXO”都出自“中供铁军”

2016-10-12 14:56:07 作者: 来源:电商在线  路遥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互联网圈对“中供铁军”并不陌生。十五年前,阿里巴巴就是靠着“中国供应商”项目的直销团队快速成长。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如今,出身于“中供铁军”的CEO、COO们已经遍布互联网圈。只要是销售、地推相关的项目,“中供”出身的人才几乎成了最优配置。

中华PE:

互联网圈对“中供铁军”并不陌生。十五年前,阿里巴巴就是靠着“中国供应商”项目的直销团队快速成长。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如今,出身于“中供铁军”的CEO、COO们已经遍布互联网圈。只要是销售、地推相关的项目,“中供”出身的人才几乎成了最优配置。

10月10日,阿里巴巴中供铁军十五周年盛典在杭州主会场拉开帷幕,并联动北京、上海、广州和郑州分会场,通过优酷网络同步直播。此次盛会不仅有阿里重量级高管吴敏芝、余涌、孙利军、方永新等坐镇主场,还邀请了现役铁军和“前橙老兵”代表以及十二位“十五年陈”的老客户一起忆往昔、话当下、承未来。

“中供铁军不是一种商业模式,而是一种文化。所以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铁军的精神是永远不会变的。” 阿里巴巴B2B事业群总裁吴敏芝坦言,铁军和其他团队最大的不同是铁军坚定持久的精神。可以说,这只团队从零开始奶大了整个阿里巴巴,现在还源源不断地向阿里的村淘、零售通等项目以及整个互联网O2O行业输送人才。 铁军凭借着彪悍的作风和超强的执行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销售奇迹,然而在高强度的工作节奏下,在铁的硬汉难免踟蹰。“大家都说,为了一份工作那么拼,值得吗?我也曾经这么想过,但是现在不这么看了。人活着还是要有使命的,而我在阿里找到了这个使命,因为阿里这个平台能够帮助更多中小企业。” 会上,吴敏芝也谈到中供铁军正在转型。新的产品、新的业务在不断迭代,而铁军要做的是沉淀下来,用不变的军魂支撑阿里巴巴走向马云展望的第102个年头。

以下为演讲全文:

所有兄弟姐妹们,还有我们奋斗十年以上的兄弟姐妹们,还有我们最尊敬的客户们大家下午好。

今天是属于我们自己的日子。今天是我们的十五周岁生日。刚刚听了很多客户站在台上分享的时候特别感动,我也忍不住给马老师发了一个消息,说听了客户分享很感动,马老师也很感动,让我代表他向大家问好。

今天也看到很多的老朋友,特别高兴,今天有那么多十五年陈员工,有这么多人在团队呆了十年。如果像马总说彭蕾给支付宝是定海神针的感觉,我们这个团队给阿里也是定海神针的感觉。这个团队的精气神,代表的文化一定是这家企业走102年最重要的支撑和基石。

这一点我非常的坚信,所以我也觉得,包括我在很多次跟马总交流当中我越来越体会到他们对这个团队的喜欢,对这个团队所带给这个公司的支撑,和让他们感觉到踏实的地方。

或许我们今天的业务没有站在集团的聚光灯下,或许我们的业务还在转型过程当中,但我对我们的业务未来非常看好。我们这个团队的人沉淀得下来,我们没有浮躁,没有纠结,我们停下来做我们该做的事情,尽我们最大的努力从一点一点客户价值角度出发,改变,完善,然后用我们的能力服务客户。这真的是非常不容易。

我一直认为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组织,没有一个公司,会一帆风顺高速发展,一定会有一个波谷。但是真正能够走到102年,真正能够做得好的是在波谷期还能沉下来,对自己不放弃,用钉子精神能够再爬到高峰。我觉得这样的团队才是牛的团队,这样的团队才能做让公司基业常青的团队。

铁军代表的不是商业模式,而是精气神,绝不会被时代抛弃

我们铁军就是这样的团队。很多人,包括我们自己也在问,铁军是什么?我们推出的阿里铁军十五年这本书的作者在采访时会故意问大家一个问题,这个团队瓶颈是什么,他会不会今天被这个时代淘汰?

我其实有点不想回答这个问题。因为我内心非常地坚信,商业模式会更迭,很多东西是会更换,但我们代表不是商业模式,我们代表是精气神,我们代表精神,代表人的能量。我们代表的是一种文化,这怎么会改变?

从大一点讲,原来讲中供铁军,我们觉得不应该叫中供铁军,我们就是铁军。因为我们今天的铁军不是中供铁军,我们有村淘的铁军,我们有零售通的铁军,甚至还有生态的铁军。

不管今天是中供团队还是村淘的团队,还是零售通团队,甚至今天整个生态的体系,大家对阿里文化的这种坚持,时时散发出来的味道,我觉得都没有改变,而且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味道,我们的村淘才能在短短一年时间才能创造奇迹。

我想这里面支撑我们真的是一种精气神的东西。所以我也觉得,大家不要置疑这些东西,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我们今天的东西有没有做得更好。我们是变弱了还是变强了。

我们不是看不上这些东西了,而是我们应该加强这些东西。所以当我们在外面看了很多商业模式,看了很多的创新东西的时候,总是跟余涌说我们要回来,回到组织,回到组织身上,这是我们最核心的东西,是我们最宝贵的东西。只有这个东西越来越深厚了,越来越扎实了,我们才能在外面接触新的东西。这个是我们过去也没有改变的。发挥个人最大潜能,不靠资源做事现在我也在想一件事情,我们这个铁军到底跟其他团队有什么不一样?我自己在销售团队呆过,现在也带了好几块的业务。我不断琢磨这个事情,我现在发现是语言不一样。

我接触很多后台团队,他们的思维模式,他们是用资源和IQ做事情,是用脑力和资源做事情。但一个企业,一个组织要做业务所具备的资源都是不够的。当这个资源不够的时候,能不能像我们前线一样?我们很多的人注意力是在分到更多的资源,怎样取得老板的支持,怎么样把业务得到更多资源支持上。

我觉得这很有意思的,这是一种思维模式。当时我带了销售团队,第一次带后台团队的时候,有一个产品经理出身的副总裁,他说敏芝你不要这样,你怎么不盘一下资源,我说资源是什么东西。我当时脑子里没有资源这个概念。

我们第一天开始的时候没有资源,在没有资源的时候,甚至没有公平的游戏规则。我们那个时候分到什么区域就是什么区域。他的区域比我大,我们脑子里没有这个,我们唯一想的就是今天给到你这个市场怎么做得更好。

当我们一年三个季度拿不到提成的时候,就拿4千块钱的底薪的时候,不是愁眉不展。当然我们也伤心,然后大家会说命苦不能怨政府,大家一笑而过,然后再想我还能多努力,我还能改变多少,我还能帮客户做多少。

最初我们靠每个人自己跑客户,这是我们自己的能力体现。后来呢?我们开始有商圈,有了商会,我们很感谢大家,同时你发现了没有,客户变成我们资源,客户在帮你做事情,客户帮你培训客户。这是我们从第一代与商会友开始,网商论坛开始,后来成规模,这些人全部为我们付出。今天这些人从某种意义上难道不是我们的资源吗?他们就是我们的资源,但是他们要我们回报了吗?没有要我们回报,这就是什么?这就是不一样,我不是说前线跟后台哪个好,哪个不好。就是两种现象,两种模式,得到不一样的结果。

很显然,一个对资源依赖越来越强,一个是自己的成长越来越强。所以我们今天坐在前面有这么多CEO,还有很多的CXO,VP,都是全部中供铁军出去的。你觉得他们是赚了还是亏了。

不要觉得吃亏了,不吃亏,因为我们在那样的环境下得到了自己的成长。所以今天为什么我们整个中供体系出去的人在外面那么受欢迎,为什么人家面试都不面试你,给你3倍待遇,这不是给你的,是给这个团队的,给这个金字招牌的,当然我们今天人出去以后,当然我们觉得这些人出去人也没有丢脸,他们在O2O领域风声水起,所以我就觉得,今天看到的,这些人,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之下,成长是自己。

在阿里不止是一份工作,这里能发现生命的意义

所以又回到一句话,我们一直说的“借假修真”,什么是假,什么是真。有很多事情可以说真假,最真的就是修炼了自己,就是自己的成长。你个人成长了,到哪都不怕。说什么业务会改变,团队会改变,只要能力在那,你觉得阿里不会用你吗?你觉得阿里不需要你,你觉得外面不需要你吗?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太多时候去看外面的情况,这个是会有问题的。我们最终回归到自己,我们要自己能力的成长,每一个人能力的成长会促使我们组织的成长,所以在阿里巴巴,不仅仅是能力的成长,很多时候,我觉得很多时候是激发我们的潜能,每个人的潜能不断的激发出来,这也是阿里非常有意思,非常好的地方。

这个团队还有一个非常强烈的特点,大家发现了没有,就是铁汉柔情,其实形容我们这个团队也是很合适,我们很铁血,但是又很讲情谊,正是这种情谊让我们铁血,如果没有这种情谊就太钢了。今天就是这样的情谊,这样铁血在我们团队上得到了结合。我们又有能够很强的执行力从客户价值出发,做我们应该做的事情。今天阿里巴巴,一定缺不了这个团队。所以也希望大家对我们,我觉得每个人,特别是十五年陈以上的员工应该更懂自己,如果你更懂自己,你就有足够的自信,你就能够发自内心的传播我们的文化,所以我们每一年的这个时间我们会提一个要求,希望十年以上的员工要承担起合伙人的职责,去传播我们的文化,去帮助我们身边的新人。在我们这个组织里面,甚至在我们这个生态圈里面,我们能够发挥我们更多的能量,能够创造更多更多的价值。





分享到: 更多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