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中资企业IPO全景图
2016-10-14 15:17:16 作者: 来源: Wind资讯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中华PE:
2016年前三季度,有海外中资企业忙着私有化回归A股,也有中资企业选择海外“曲线上市”。海外市场究竟有多大的吸引力,中资企业如何完成“曲线上市”,我们试图用数据揭开!
中资企业IPO全景
截至9月30日,全球各交易所今年共有171家中资企业完成IPO。总体来看,中资企业等不及A股市场,则首选香港市场,其次为美国市场。其他地区暂无IPO案例。
具体来看,A股市场今年有137家企业上市,首发募集资金841.19亿元;港股市场28家企业首发募集资金923.47亿元,竟然超过了A股;而美股市场6家企业首发募集资金32.85亿元。
截至9月30日,各地市场总市值分别为,A股市场13809.44亿元;港股市场2477.31亿元;美股市场311.18亿元。
A股市场IPO企业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2386.20亿元,同比增长6.90%;港股市场IPO企业2015年营业收入最高,为2495.32亿元,同比增长33.37%;美股市场IPO企业2015年营业收入增长最高同比增长61.40%,实现营业收入30.83亿元。
A股市场IPO企业2015年实现净利润340.87亿元,同比增长11.55%;港股市场IPO企业2015年实现净利润600.58亿元,同比增长44.05%;美股市场IPO企业2015年净利润为-2.38亿元,同比下滑21.16%。
中资企业A股IPO
前三季度A股市场IPO企业主要集中在广东和江苏,分别为30家和24家,不过江苏地区的企业首发募集资金的规模超过广东地区。其他地区中,浙江地区有13家企业IPO,北京地区公司首发募集资金91.85亿元,相对领先。
从IPO企业经营情况看,北京地区企业2015年营业收入最高,9家企业创造营业收入565.64亿元,同比增长14.52%;江苏地区24家企业创造营业收入509.35亿元,同比增长4.91%;广东地区30家企业营业收入仅286..56亿元,同比增长11.35%。
2015年江苏地区企业的净利润相对可观,为138.54亿元,同比增长6.06%;广东地区企业净利润44.29亿元,同比增长12.67%。净利润第三的地区是贵州,仅1家企业创造净利润32.40亿元,同比增长32.38%。
此外,从行业角度看,制造业企业对资金需求更为迫切。前三季度制造业87家企业IPO募集资金416.36亿元,占比近50%。87家企业2015年营业收入887.91亿元,同比增长5.75%;净利润104.86亿元,同比增长11.64%。
其次为金融业,6家企业募集资金165.63亿元。6家企业2015年营业收入471.55亿元,同比增长21.98%;净利润163.99亿元,同比增长20.88%。
值得一提的是,分交易所看,A股市场上交所有60家企业完成IPO;而深交所的77家企业IPO均为中小创,无一家登陆主板是市场。以目前情况看,前三季度上交所首发募集资金544.77亿元,三季度末总市值7853.85亿元,均高于深交所。
前三季度,A股有51家保荐机构辅助企业IPO,其中最积极的是中信建投证券,共辅导了10家企业;安信证券、广发证券和中信证券各辅导9家;之后是招商证券,辅导了6家。其他券商包办剩余企业。
中资企业海外IPO
考虑到A股市场IPO的进程,中资企业除A股市场外,首选香港市场,2016年前三季度在港股市场有28家企业完成IPO。其次为美国市场,而在美股市场6家完成IPO的企业,仅有1家为纽交所,其余5家登陆纳斯达克。
从海外IPO中资企业的注册地分布看,除了金融企业的注册地为国内外,其他行业均选择在海外注册分公司上市。而开曼群岛成海外分公司注册地首选,共有25家公司。此外,新加坡和美国注册的公司各1家。
从海外IPO中资企业的行业分布看,房地产和金融类企业居多。从这些公司的经营情况看,或难以达标A股主板条件,但多数公司符合中小创的门槛。
附:中资企业IPO明细


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