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返回上一页详细内容

董明珠成了第二个王石,败在创始人身份,还没王石野心大,阳谋、阴谋全悲剧!

2016-11-15 09:54:20 作者: 来源: 微信公众号:虎嗅网  Eastland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2016年11月11日傍晚,董明珠卸任格力集团董事长的消息抢了“双十一”风头。公众方才知道,董明珠已于10月18日被免。
“正能量”、“非阴谋论”的消息瞬间铺满互联网,看来准备相当充分。

中华PE:

2016年11月11日傍晚,董明珠卸任格力集团董事长的消息抢了“双十一”风头。公众方才知道,董明珠已于10月18日被免。

“正能量”、“非阴谋论”的消息瞬间铺满互联网,看来准备相当充分。

正常的人事调整?没那么简单

关于董明珠被免职的原因,主流说辞有二:“国资委要求”和“参与员工持股计划”。

在中国,规定是规定、执行是执行。通常在执行中会把握两个原则:尊重历史、避免“一刀切”。

尊重历史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对历史原因造成的对新规的违反,网开一面,通常采取“新老划断”、“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原则处理。比如说董明珠在集团任期结束后不再担任这个职务,将来也不再安排同一人兼任。

二是分析问题的历史原因。由于功高震主,格力电器与大股东格力集团斗到了“杀红了眼”的地步(详见虎嗅2015年12月发表的《董明珠前门拒狼22年》),直到2006年格力电器董事长朱江洪兼任格力集团董事长,才止歇了内斗。

2012年朱江洪退休,由董明珠兼任格力集团、格力电器董事长。珠海国资委安插到格力集团任副董事长的周少强只坚持了半年就狼狈下野。从历史来看,只有格力集团、格力电器的董事长高度默契甚或由同一人担任,双方才能相安无事

避免“一刀切”也是国人的主流思维方式。比如对格力这家世界500强企业,应当尽量“维稳”而不是人为制造波动。

关于董明珠卸任,珠海国资委对媒体表示:“未来还将同步推进华发集团和海控集团的相关人事调整”。果然,有些企业的人事调整是可以放到未来的!

尽管“主动辞职”,但在“被辞职”10天后召开的临时股东大会上,董明珠怒斥道:“格力从1%利润都没有甚至亏损的做到今天,是靠你们吗?”话似乎是对珠海国资委说的!

业绩增长乏力

2012年朱江洪退休之后,董明珠开始了“一个人的战斗”。2001年就出任公司总裁的董明珠毫无悬念地带领格力电器的空调业务高歌猛进。2013年,格力电器营收突破1000亿;2015年,格力电器在世界500强中居第385位。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净利润率从2012年的7%提高到2015年的13%。对营收达千亿规模的巨型家电企业,净利润提高6个百分点是个奇迹,是产品升级能力和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在经济不甚景气、行业竞争激烈的家电领域,董明珠的成绩单颇为亮眼。

2015年,格力营收净利润双双下滑。年中,董明珠表示,放弃“全年增长200亿”的目标,转而声称“年底或许会有惊喜”。所谓的惊喜是净利润率提高了3个百分点。

按计划后退可以解释为“转移阵地”,意外的退却意味着败北。空调业务增长空间收窄,高调宣传的格力手机成为“笑柄”,旁观者有理由怀疑她的创新能力。

威信受损、光环褪色,给董明珠2016年的“失位”埋下了伏笔。

分享到: 更多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