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返回上一页详细内容

你还在拼命攒钱抢房 富人们却在“逃离”房地产

2016-11-16 10:51:41 作者: 来源:DT财经说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摘要: 相比6年前,中国高净值人群所持房地产和股票类资产的比例明显减少,而使用更复杂的金融工具来理财的情况却显著增加。

中华PE:

  摘要: 相比6年前,中国高净值人群所持房地产和股票类资产的比例明显减少,而使用更复杂的金融工具来理财的情况却显著增加。

全球“新贵”中日造

这是一个富者愈富、同时也是不断造富的时代。在你的身边,可能就隐藏着越来越多的千万富翁。

法国咨询公司Capgemini最近发布的《2016年亚太财富报告》显示,中国内地以及日本合计占据了全亚太地区高净值人群的2/3财富。

这里的高净值人群,指的是可投资资产超过100万美元的人。也就是说,如果你光在一线城市有套房,手头却没有超过600多万人民币的可动用资金,就还算不上高净值人群。

从报告可以看到,过去2年,亚太区高净值人群财富增加最明显的就是中国内地以及日本。2015年,亚太区高净值人群的财富增量中有超过9成是来自于这两地。

即便是放在全球环境中,全球高净值人群财富增量的逾6成也是由这两个地区的富人贡献。




另外,过去5年中国内地高净值人群的人均财富规模约是日本的2倍,已经和富人更为集中的香港地区平均水平“有一拼”了。




中国土豪,正在“逃离”股市楼市

中国内地高净值人群的财富规模稳定攀升的同时,资产结构也在快速变化。

比较中国内地、日本、香港地区三地富人的金融资产结构、以及财产地域分布后可以发现,内地富人的资产结构和香港富人越来越像,而日本则有着自己的独特特点。

目前,中国内地高净值人群的金融资产结构与香港富人群体非常相似——五类资产(替代投资、固定收益类产品、房地产、现金、股票类资产)大体均衡持有,而日本富人更倾向于大量持有现金。




回到6年前,当时情况可不是这样的。

2010年内地高净值人群的资产配置中占比最高的是股票类资产(42%),其次是房地产(27%),对这两类资产的偏好程度,当时的内地富人明显比香港富人还高。

这几年中国内地股市几番动荡、楼市也调控频出,通过资产结构多元化来规避风险,成为了内地以及广泛投资于内地的香港富人们越来越倾向的选择。

亚太富人们扎堆玩起了金融产品

如下图所示,2016年和2010年相比,中国内地、香港地区和日本三地的高净值群体持有房地产资产的比例都在下降,但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替代投资和现金资产的比例都出现了显著增加。

“替代投资”是指对冲基金、衍生品交易、外汇、私募股权、大宗商品等复杂金融产品。这表明,三地投资者的资产结构都在快速多元化,并且开始接受以更为复杂的金融工具和产品进行资产配置了。




观察三地富人群体的资产配置点阵图还可发现,三地之中,香港富人的资产配置情况六年间变动最小(即同一类目上下两点之间间距最小),而中国内地和日本的富人投资种类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即同一类目上下两点之间间距相对较大)。

这或许也说明,三地相比香港富人的投资行为是相对最稳定、成熟、不易变化的。

你身边的土豪,早已加速把资产投向欧美

富人们的资产配置地理分布同样值得注意,中国内地的高净值人群2010年时平均还有超过80%的资产位于亚太地区,但到了2014年,却降到了50%多,与此同时他们把约20%的资产放到北美,其次为欧洲(约15%)。

这也就意味着,中国的富人相比以往,正试图让自己的资产布局全球化。其中,北美以及欧洲是这些人群最热衷的投资地。

Capgemini的报告没有揭示在这之后的变化情况,但从各种新闻中也不难看出,这个趋势仍在延续。




和中国富人把资产移向海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日本的富人倒是在把资产从海外迅速移回亚太地区。

2014年,日本富人群体将超过七成的资产配置在亚太地区,一成左右的资产配置在北美——同2010年相比,资金从海外收回的趋势明显。

说了这么多亚太富人资产配置的变迁,DT君其实想到了香港首富李嘉诚。
分享到: 更多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