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走过的路,真的寸草不生吗?
2016-12-14 09:29:04 作者: 来源:微信公众号:商业人物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中华PE:
收购珠海银隆失败,卸任格力集团董事长,“野蛮人”逼近举牌线......一直处在舆论浪潮中的董明珠最近又火了一把。
商业圈一直有个段子,有一种神秘的死亡缘起于“成龙代言”。成龙代言了小霸王,小霸王倒闭了;代言爱多VCD,爱多老总坐牢了;代言汾湟可乐,汾湟可乐没了;代言开迪汽车,全国才卖九百多辆;代言霸王洗发水,被查出霸王致癌了;代言思念水饺,被检出含病菌而下架;代言日本三菱汽车,结果发生召回事件;他担任禁毒大使,结果儿子吸毒了。
有人要追究成龙,说他代言把企业都代言死了,成龙表示不服,我还代言了格力呢,格力不还活着吗!据公开数据显示,在成龙代言格力的四年里,格力净利润呈现了惊人的增长,成龙代言当年(2010年),格力净利润实现了高达47%的同比增长,2011年该项数据为22%,2012年为40.92%,2013年为47%。
有网友认为,格力之所以能硬生生破除成龙代言的黑魔咒,面临险资入侵却能逢凶化吉,是因为格力的掌门人董明珠命太硬,江湖人称“灭绝师太”,她走过的路“寸草不生”。
初入江湖
1990年,36岁的董明珠来到珠海,在一个名叫海利的国营空调厂找了一份销售的工作,厂子规模不大,20多个业务员,年销售额只有2000到3000万,做的也只是空调的组装业务,谈不上有什么核心技术。
董明珠那时到底有多拼?她说,她第一次干销售时由于中暑摔了一跤,医生说骨裂了,让她好好休息。那时候,董明珠深谙“轻伤不下火线,重伤不躺医院”,她强忍着骨裂带来的痛苦,满世界跑来跑去,内心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把空调卖出去。
半年后,董明珠卖了300多万元的空调,这个执拗的女人有着可怕的狠劲!
可以想象在那个年代,作为一个新入行的中年妇女,董明珠在半年间做出了300多万的销售业绩是多么不可思议,毫不夸张地说,崭露头角的董明珠在那时就隐隐显露出日后营销女皇的影子。
海利看到了董明珠的能力,一纸命令让她接手整个安徽市场。接到任命书的董明珠其实喜忧参半,喜的是“现在终于有了一片自己能够发挥的天地”,忧的是,“我当时对整个安徽市场的状况是茫然的”。
董明珠到合肥干的第一件事,是向一家拖欠了42万货款的经销商追债。
上世纪90年代初的中国社会,企业间普遍存在着三角债问题,很多企业深陷其中,苦不堪言,对于这笔前任业务员留下的烂帐,董明珠完全可以置之不理,但她还是选择了追帐。
在这件事上,有报道说董明珠天天缠着欠款的经销商斗智斗勇,在40天后终于成功要回了42万元的货款,也有报道说是要回了属于格力的货物。
事实上,董明珠是在40多天里饱尝了与赖债者交手所受到的冷落、戏弄和欺骗,她最后崩溃了,在对方面前失控的大叫吓坏了那个经销商,对方答应了退货。次日一大早,董明珠雇了一辆5吨的东风车,到对方库房搬货,由于她太气愤,把很多不是“海利”的空调也往车上搬,直到她认为搬上车的退货能抵得上那42万货款才罢休。
这件事情给董明珠留下的心里阴影太大,她害怕自己再掉进追债的泥潭,所以主动打破当时那条僵硬的市场规矩“代销”,采取“先款后货”的策略。那时候格力(海利后来更名为格力)在空调界寂寂无名,经销商们一听到要自己先打款,二话不说,摆手送客。
无数次毫不留情的拒绝后,董明珠走进了安徽淮南一家电器商店。经理是个胖胖的中年女人,她听完了董明珠对空调质量斩钉截铁的保证,听完了董明珠要在合同上给对方予以法律的保证,爽快地答应了,“董小姐,我信任你,希望你也能信守诺言”。董明珠终于拿到了20万的支票。
92年的格力是一个年产只有2万台的小厂,没钱打广告,董明珠只能发动员工把产品推荐给他们的亲戚朋友使用,通过口碑来打开市场。也就在那个夏天,这家电器商店20万元的格力空调销售一空。事实是最好的证明,其他商店知道格力在淮南热卖的消息后,一张张订单接踵而来。
与此同时,在芜湖、铜陵、合肥、安庆,董明珠都打开了局面。仅仅1992年,董明珠在安徽的销售额就突破1600万元,一年后,她的个人销售额上蹿至3650万元。
公司轰动了,董明珠受到了所有人的关注,有人说董明珠太神了,“跟人家一吹,人家大笔一挥,就打来50万的货款”。董明珠听后,觉得很心酸,她说“这世界上哪有这么容易的事呢?他们谁能理解各种辛苦呢?”


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