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和支付宝第三轮大战,即将掀起!
2016-12-30 10:01:00 作者: 来源: 阿伍优优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中华PE:
在今年的腾讯年会上,马化腾直接宣布微信线下支付已经超越支付宝了。
这相当于宣誓战果,也相当于对即将到来的2017年大决战敲响了战鼓。
蓦然回首,支付宝和微信已经掀起两轮大对战了,那么新一轮对战双方又有什么样的招式呢?
与此同时,各大企业早就把新年纪念产品的宣传推上日程,阿迪和耐克都相继推出了鸡年纪念版,相信作为支付一线的支付宝和微信线下支付,不会坐以待毙。
我们回顾一下这两年来,双方的过招情况:
第一轮对战
时间:2015年新年
胜利方:微信
胜利绝招:摇出来的仪式感
2015 年开年,微信推出春晚摇红包,微信支付「体验式」营销的思路已经初现端倪。
微信支付在抢红包的基础上,巧妙得使用了「摇一摇」的体验。齐聚一堂看春晚,这是很多家庭除夕夜的真实写照。在这种举家团聚的氛围下,「摇」红包这个体验简单到极致,同时又饱含仪式感,明显的肢体动作下身边人很容易被感染。
10.1 亿次微信红包收发量,110 亿次摇一摇互动……这些亮眼的数据,让春晚摇红包成为了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全民互动。在这个舞台上,馈赠式的玩法被发挥到了极致。借助微信红包 N 次级的传播,品牌主也收获了远高于预期的曝光和影响力。
极致化的体验下,口碑和商业价值都变得水到渠成。
第二轮对战:
时间:2016年新年
胜利方:微信
失败原因:支付宝玩营销玩过了头
春节联欢晚会的直播过程,“咻一咻”成了一个伴奏,很多朋友为了分享支付宝的巨额福利,不惜注册多个号进行拼凑。
虽然春晚主持人不停的播报集全的人数,但是作为支付宝好友过百的人来讲,圈子里尽然没有一个集全的,包括朋友圈几千好友中也没看到一个晒爆照的,看到的都是满眼的粗口回应和无厘头的调侃。
在支付宝活动开始的时候,很多朋友还猜测,“敬业福”会在除夕这一天井喷式爆出,但是这种预言尽然没有兑现,按照大家的逻辑,哪怕支付宝分出一块钱给大家,总比坑了大家的热情要好,毕竟过年,一切以尽兴和开心为主,别的都是浮云。
春节里玩营销,首先要真诚,其次才是技巧,如果过分强调戏码,最后的结果就是得不偿失,差评,差评,还是差评。
所以,总的来说在2016年的战斗中,微信支付取得了胜利。
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竞争是很有必要的,从企业发展角度来讲,你是选择发展空间是1的业务还是选择发展空间是100的业务?
支付市场未成定局、只要还有一线机会,支付宝都不可能放弃。
另外微信支付在社交、频次上占了绝大优势,但是支付宝通过构建其他支付场景也未必没有翻身机会,比如娱乐支付、线下支付、外卖支付等等。
所以这真的不是放弃不放弃、用户体验的问题,这是关乎支付宝未来到底是什么的问题。
而微信支付与支付宝支付流程上的区别,用户是体会不到的。
在普通用户的眼里,作为最主流的社交软件之一微信的使用频率远高于支付时候才用到的支付宝,微信在iPhone上一般都是常驻后台的,点开微信就能立马刷。试了一下肾6上大概3-4秒就能完成。要是6s以上的机型直接force touch微信的图标就能进二维码,1秒左右就够了。
支付宝点开之后起码有四五秒的启动时间,然后还要等指纹验证进首页,然后才能刷。这个流程在我的肾6上要10秒以上。
反正刷谁都是一样,当然选更快更方便的那个。
在大一点的一线城市,几乎有支付宝二维码的地方就有微信二维码,而反观三四线城市,支付宝的普及率远不及微信,甚至就连路边卖烤地瓜的大妈,都提供微信线下支付。
放一个两个平台使用比例图。
在现在移动端盛行的时代,很少有企业可以“只做一件事”。
在最初的定位开始,微信是用于社交的一个app,而支付宝则是用于线上、线下付款,可以说是淘宝盛行的伴生产物。
不同的是,微信坐拥庞大的高频使用率和使用用户,所以当微信开始做支付的时候,就已经意味着微信支付的普及将比一般的新兴支付软件容易的多。
于是,支付宝忽然玩了一次偷袭
时间:2016年11月
结果:支付宝自动投降
失败原因:玩营销触碰了底线
支付宝突然意识到,最大的问题在于,他们已经了解一个支付工具对于用户来说是没有价值的。
于是,支付宝开始做了类朋友圈的分支,希望把只用于支付的app转变成支付为主可以用来聊天互动的多方面软件。
蚂蚁森林、白领日记、校园日记等等……
但是,校园日记和白领日记一出,立刻遭到巨大的争议,后来支付宝的彭蕾主动承认犯错了,
彭蕾表示:“感恩所有刺耳戳心的声音。爱之深责之切。不经历这样的刺痛,不经历苦心经营的品牌也许不慎毁于一旦的痛苦,我们还浑然不知,自以为是地在错误的道路越跑越远。”
及时的承认错误让这段差点走歪的负面影响变得可控制,同时也很及时的取消了这一功能。
擦边球似的营销手段引起太多的不满,使本来可靠的软件变的让大家觉得不那么可靠,负面影响远远大于支持的声音,但好在及时承认并且关闭了项目,可谓是悬崖勒马。
结果显而易见,微信线下支付发展的很好,慢慢的成为了能够和支付宝并驾齐驱的支付软件。
而支付宝,变得更不像支付宝。
原因很简单,发红包在中国是一种祝福,在聊天的时候可以发红包表达心情或者祝愿,这是一件会让顾客觉得暖心的事情,大家不会排斥。
而支付宝更像一个线上ATM机,没有人愿意接受用ATM聊天。
微信支付的推广更好,是因为很多人正在用它,所以用它支付。
对阿里来说,线下市场只要保持一定的体量维持较高存在感和一定的用户粘性就好,不一定非要战第一。
线下市场固然很重要,但是还没重要到决定生死的地步,支付宝发展十几年积累的口碑和信任感还有玩金融的经验比腾讯要好得多,蚂蚁金服已经玩活了,玩出花了,玩成一个八九百亿估值的庞大的金融服务平台了,腾讯尽管有微众银行,整体金融业务还是不咋有存在感。
对于大多数客户来说,大多数人会觉得虽然我在用微信支付,但是其实是无意识行为,如果真的要选择靠谱不靠谱,还是支付宝更有口碑。
我认为无论什么产品,产品发展如何,所有的产业都要做到勿忘初心。
对于微信来说,作为社交软件能做到这样已经很便利了,如果想要做的更好更大,与其和支付宝做竞争到最后,不如把心思放回用户互动上,微信支付可以说是因为“新年红包”推了一把助力火起来了,归其原因是恰好比支付宝更贴心,把这份情绪放回微信这个整体上,会走的更远。
而对于支付宝来说,也许只做一件事想做好很难,但是在可靠的靠山淘宝背后,支付宝仍然是线上支付最高的app,移动端软件的本质是让生活更便利,与其拓展社交等其他方面的互动,不如把眼光重新放回支付本身,如联合线下日常支付推出更多的便利线上支付功能。让用户用的更省心,让用户觉得支付宝更可靠,也是支付宝作为支付端APP龙头老大的基础。
其实无论是微信支付还是支付宝,移动端的软件大多数是为了让生活更便利,在新年快到了的时候,两个企业都不会默不作声,而无论将会推出什么活动,两者都已经是多数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了,如果想在未来占据更多的市场,无疑在“人情味”这方面具有优势就更有利。


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