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有关新三板的10个预测
2016-12-31 11:06:29 作者: 来源:新三板府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中华PE:
在岁末年初的当口,依照惯例,府爷也想做个年终总结和工作展望,本文就是“展望篇”了。2016年新三板分层了、推出优先股了、有企业被强制退市了、一批做市企业转协议转让了……
那么,2017年的新三板市场会是什么景象?不妨来做10个预测吧!
1、做市股逆袭
自2015年4月以来,做市股跌跌不休,做市指数跌幅超过三板成指(三板做市指数从最高的2673迭到1100点,而成指从最高2134点跌至1222点)。今年以来,随着做市股价屡创新低,很多企业从做市转让转为协议转让,新挂牌企业绝大多数选择协议转让。
但是,世间事物的消长是动态的。截至12月29日,做市指数出现七连阳,做市指数创下近半年新高,不少做市股股价半年内已翻一番。选择做市还是协议转让,是一种企业与制度和市场的博弈。企业选择协议转让是为避免股价的大幅波动和股价的不可控,但从投资者(特别是个人投资者)角度来说,做市提供了稳定的退出机制,当新三板未来绝对流动性提升,而做市股稀缺时,做市股票便会成交活跃,股价上涨。
我们预测,2017年,做市股票估值、融资应该更有优势,做市股票将再次变成市场的香饽饽,从做市转为协议的企业可能会有一部分后悔。
2、分红遍地开花
两个原因。一,部分新三板企业经过这一两年飞速发展,具备了分红的条件。二,2016年新三板实行了严格的资金监管,包括大股东占款的监管处罚和募集资金使用的监管。造成大股东与公司的资金界限越来越清晰,或者直白点说,大股东个人能动用的钱少了,大股东变成拿工资的一名员工。为维持大股东的消费和投资需求,相信会有大量企业在2016年年报和半年报中披露分红方案。
3、转板和摘牌成为常态
目前新三板挂牌企业数量已经突破10000家,大家都预测企业转板和摘牌制度将逐步落实,在此也就不多做赘述。
4、挂牌企业数量增速大幅下缓
跟第3条同理。2016年新三板新增挂牌企业数量5000家左右,成功破万家,按照“有进有出”的规则,以及新三板准入门槛的逐步提高,未来挂牌企业数量不会有如此高的增速。在此也不多赘述。
5、绝对流动性改善
在没有政策或外界宏观环境刺激下的新三板流动性水平可称为绝对流动性。即使市场降至冰点,绝对流动性也不会消失,绝对流动性是新三板转让活跃度的底线支撑。
2016年9月以来,新三板二级市场逐渐转暖与这种绝对流动性的增加不无关系。2017年,伴随合格投资人投资能力的增强,合格投资人数量会增加,投资规模会扩大,同时,能经受长时间退出压力的机构投资和产业资本加入,新三板绝对流动性进一步增强,类似于2016年8、9月份一片肃杀的情况将不会再出现。
6、股票经纪人将在新三板复活
2017年,新三板将有万亿规模的股权解禁,其中一部分会寻求转让。传统上,股票经纪人是信息闭塞时代在股票市场代买代卖的服务方。但是在新三板,企业有万家,股东约10万位,这样和信息不对称环境下,股票经纪人,特别是卖方的股票经纪人将为不可避免地出现。
7、市场行情剧烈振荡
2017年,大额交易频次的增加,将造成市场行情的大幅振荡。
8、企业进一步分化
都是一前年挂牌的,但一年之后,可能你不是从前的你了,我也不是从前的我,就像小伙伴长大后各奔东西。有一些企业打道回府、关门谢客,也有一些春风得意、扶持直上。
9、债权融资进一步繁荣
2016年新三板一大新现象是,债权融资兴起。在下半年股权融资陷入冰点时,企业和债权投资方开展了多渠道的融资自救。
2017年,各种债权投资者,包括部分银行,都瞅准新三板企业治理规范,成长性等品质,进一步扩大对新三板企业的债权投资。
10、新三板市场的地位逐渐清晰
2017年,如果政策上有一个头等大事,那便是新三板市场的地位。新三板到底是一个独立的证券市场还是一个前置市场?
如果是一个独立市场,那么是一个股权市场还是股票市场?又如何保证市场参与者,特别是优质的市场主体不出逃?如何让市场各方各得其所又不至累积系统性风险?
如果不是一个独立市场,那么,这一种前置市场存在的必要性又是什么?要起到的什么样的功能与作用?如何吸引市场主体参与新三板?
相信在2017年,这一系列问题会有一个较清晰的答案。


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