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返回上一页详细内容

解读“人民币贬值”大势之下的中国经济元年

2017-01-05 13:27:37 作者: 来源:大众经济网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中华PE:

  (引言:在刚结束的2016年,人民币在美元强势的影响下继续加速贬值;国税总局今年1月开始履行“全球征税”计划;外管局采取各种措施限制资本外流。2017年是中国经济元年,国人面对的这些种种形势是否感觉越来越无助?自己的资产将何去何从?而在万变的资本政策下,应寻求怎样的稳健应对方式?)

  日前,在一场财经全媒体高峰论坛上,著名经济学家,民建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马光远受邀作为演讲嘉宾,分享“2017年中国经济新方位”,他认为:“2016全球经济是动荡之年,2017是融合之年。”事实上,全球经济在过去八年依赖于货币政策,而在刚结束的2016年,人民币彻底结束了长达二十多年的升值周期,强势美元政策对全球经济的重要影响造成美元回流,进而形成美元汇率提高的自我强化,在美元强势的影响下继续加速贬值;国税总局从今年1月开始履行“全球征税”计划;资本流出压力加大,国家外管局已通过不同的途径限制国内资金外流,迫使施加更严厉的资本管制,并通过加息缩小利差或加大外汇市场干预力度。面对这样的形势,中国势必要摆脱“人民币贬值-资本外流-外储下降”的恶性循环怪圈。

  CRS意味海外资产透明化

  据悉,中国境内金融机构将从今年1月起已落实推行“共同申报准则”(简称:CRS),履行尽职调查程序,识别在本机构开立的非居民个人和企业账户,收集并报送账户相关信息,由国家税务总局定期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税务主管当局相互交换信息,并预计今年12月31日前,将会完成对存量总余额超过600万元人民币的个人高净值账户的调查。这意味着凡是中国护照持有者,或长期居住在中国的外籍人士,名下的海外金融资产包括银行现金账户,保险,信托基金,持有金融机构的股权或债权等,将要对中国国税局透明化公开。

  限制资金外流已成定局

  值得关注的是,国家不仅对账户进行调查,国内账户资金的汇入和转出的审查也越来越严谨,银行对每笔资金的来源核查非常仔细,可见国家对海外资金转移的彻查已同步推进。以境外保险为例,在近几年中国内地人士到香港购买保险一年比一年多,据香港保险业监管机构发布的数据显示,内地访客2016年上半年在香港购买的保险产品总额高达301亿港元,同比增长116%,几乎相当于2015年全年316亿港元的总额。而由于人民币处于贬值的趋势,很多内地人士为了资产保值分散投资风险,配置境外资产,而最直接可靠的方式就是购买境外保险。然而,对于保险业,于去年开始中国银联率先发起限制境外使用银联刷卡购买保险产品单笔交易额不得超过5000美元。这项举措明显是为了阻止大陆的资金向境外外流。

  各种洗钱手段彰显“无用功”

  另一方面,根据央行对外发布了修订后的《管理办法》,金融机构应当履行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义务,向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报送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接受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的监督、检查。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国反腐败,税收,国际收支等领域的形势发展也要求加强现金管理,防范利用大额现金交易从事腐败、偷逃税、逃避外汇管理等违法活动的风险。换言之,当前人民币贬值压力不减,通过各种洗钱手段例如赌博,家中储钱,用于娱乐,珠宝投资,旅游支票,古董收藏等,其金融风险已有抬头之势的情况下,防止资金违法违规外流显得日益重要。

  外汇储备已创最大降福,导致其中金融风险

  其实,从央行去年12月7日公布的11月外汇储备数据判断,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05万亿美元,较10月底下降691亿美元,降幅为2.2%。这是外汇储备连续第五个月规模减少,并创今年1月以来最大降幅。有专家分析,尽管不能将外汇储备的减少简单视为资本外逃,但在当前的跨境资本流动管理框架下,仍要警惕资本外流和人民币贬值相互强化的金融风险。由此,海外资产投资更要尽早做好相应准备。
 
分享到: 更多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