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返回上一页详细内容

弃卒保帅?京东到家关闭上门服务,发力超市生鲜

2017-01-17 11:30:13 作者: 来源:品途网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中华PE:

近日,京东到家的一个业务调整,引发了媒体的广泛关注,以及对上门O2O业务的重新思考。

先是一则“京东到家将于2月10日关闭服务”的消息在网络上流传,随后京东辟谣,事实上,京东到家的业务分为“实物到家”和“服务到家”。京东到家此次的调整,是将暂时关闭包括家政、洗衣、美甲等上门服务入口,并将集中精力在超市生鲜品类等“实物到家”业务上。 

说实话,如果不是这样一则消息,或许很多人还都不知道京东还有上门保洁等服务,由此可见,此类业务在京东到家中的尴尬地位,关停也就不足为奇。

上门服务遇冷

京东到家于2015年4月成立,2016年4月,达达和京东到家合并,根据协议来看,合并后的新公司包含了两大业务板块,即众包物流平台及超市生鲜O2O平台。此次调整受到影响的就是众包物流这一块。

据悉,上门服务的众包商家们1月11日上午就收到了京东到家的通告,“因公司运营战略的局部调整,京东到家拟对到家服务商户终止提供平台服务,并将于2017年2月10日解除双方服务协议,同时对相关商户进行平台下线处理。” 

京东到家官方称,关闭家政保洁等上门服务的入口是一个正常的业务调整。原因是经过运营,京东到家的用户更习惯使用京东到家来购买超市生鲜、水果、零食烘焙、鲜花以及医药等商品,而非选择家政保洁等上门服务。

“到家业务里八成用户都是买水果生鲜的,关闭这个(上门服务)也是让我们更专注于自己更擅长的。”京东到家公共关系负责人这样解释关闭上门服务入口的原因。

京东到家的主要发力点在超市生鲜等,本身和上门服务就是属于两个体系,上门服务需要强大的服务整合能力,而作为流量入口的京东到家很难控制。现状是,京东到家上门服务单量很少,众包服务商家也没有把京东到家当作主战场。

电商专家鲁振旺对品途商业评论表示,京东上门服务如美甲什么的没太大价值,而且还亏钱,不光京东到家,很多上门服务O2O也都面临窘境,亏损的业务、而且是没有价值的亏损业务,不应该作为京东发展的主营业务。 

有分析还指出,由于上门O2O服务行业专业性不足,无法形成一定规模,无法满足用户需求等都可能会对平台口碑造成负面影响。

此次京东战略收缩的背后,引发了行业对上门服务O2O的思考。在京东到家成立近两年的时间里,上门O2O经历了从热到冷,由追捧到逐渐被边缘化的过程。从去年大众点评对到家业务的调整也可窥出一斑。大众点评砍掉了家政、美甲、美睫、推拿、洗衣5个品类中的4个,只剩下一个家政。进行战线收缩的还有多点。多点在去年3月砍掉其他城市业务,集中力量在北京市场,而此前多点所服务的地域最高覆盖到超过13个城市。

上门O2O何去何从?e家洁是京东到家平台的上门服务合作商之一,e家洁创始人云涛表示,e家洁并未专注运营京东到家平台业务,京东到家扩生鲜、超市品类对于配送人员的效率是提高的,但是家政、清洁、维修等是另外一个体系,京东到家对这些品类服务的效率提升作用并不明显,复购率不够。

对于部分上门服务的合作商来说,服务型的企业还是比较关注于自身业务的深耕。毕竟,术业有专攻。

超市生鲜大有可为?  

与上门O2O服务遇冷形成鲜明的对比,超市生鲜O2O领域的竞争如火如荼。

饿了么、美团外卖、百度外卖都加入了超市生鲜的配送大战;华润万家也虎视眈眈;阿里也在大力发展线上线下的商超业务,甚至京东自营超市、生鲜事业部也和京东到家的部分业务相重叠。在这场不见硝烟的战争中,很多生鲜O2O如天天到家纷纷倒下,生鲜电商战场,阿里和京东两寡头战况胶着。

“大家都还在烧钱阶段,生鲜市场还没真正做起来。”鲁振旺对笔者表示,对于京东来说,超市生鲜是其整个电商业态的一个补充,而且一二线城市对于生鲜的需求是高频的。未来发展值得预期。

作为京东生鲜战略布局的一个重要棋子,可以想见,京东到家面临着不小的压力。通过收缩战线,弃卒保帅,重点发力超市生鲜业务来提高人员效率,也是明智之举。

在官方披露的声明中,京东表示,截至目前,京东到家平台月收入接近去年4月的4倍,京东到家业务在部分城市已经非常接近利润打平。去年4月,与达达合并后成立的新达达已经获得京东和沃尔玛的战略投资,沃尔玛全线门店独家上线京东到家;与此同时,京东到家正在不断与越来越多的商家建立合作并上线运营。

但那边厢,阿里早在去年年初向盒马鲜生注资千万美金,且逍遥子本人亲自督战盒马鲜生。 亚马逊也没有闲着,不久前,一则Amazon GO“无人便利店”宣传视频刷屏社交网络,利用图像识别、重力感应、室内定位和深度学习等黑科技重新定义“新零售”,Amazon GO未来很有可能会做为AmazonFresh生鲜快递服务的重要补充。另一消息是,自去年11月份开始,顺丰优选社区O2O店在深圳陆续开业20家,与过去顺丰嘿客不一样,顺丰优选店线下采取“品牌加盟+物业托管”结合的模式,除了涉及生鲜还有鲜花业务。

各路人马纷纷切入生鲜领域,企图分一杯羹,京东到家主要走的是与线下超商合作的方式,把线下的超商搬到网上,网上下单、配送,而盒马鲜生、亚马逊的“无人便利店”以及顺丰优选店则是线下再造,店铺不仅仅是超商,现代感十足,十分注重用户体验。两种模式各有所长,Anywa,黑猫白猫能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鲁振旺认为,京东玩法还是有希望的,与大型超市的合作可以保证品质,是一个发展较为快捷的路径。

究竟京东到家甩掉包袱后,超市生鲜能否上一个台阶?时间会给出答案。

分享到: 更多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