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补缴15年养老保险到底划算不划算?
2017-01-22 12:50:16 作者: 来源:冲金财汇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有关“养老保险多缴长缴未必划算”的观点在网上引发热议。播播的后台也有很多菠菜们来问播播,在大家的印象里,你已经缴满15年就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没必要再缴下去。
中华PE:
有关“养老保险多缴长缴未必划算”的观点在网上引发热议。播播的后台也有很多菠菜们来问播播,在大家的印象里,你已经缴满15年就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没必要再缴下去。事实果真如此?问播播的话,播播就告诉你要综合各方观点发现,要视具体的情况而定。
疑虑:未必能活到领完养老金
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险法》规定,养老金需要缴满15年到法定退休年龄后才可以领取,如果退休时没有缴满15年可以继续缴存,直到满足年限,退休后每个月领一次养老金。
根据养老金的计算方法,退休后能领多少钱与四个因素相关:所在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个人工作历年来的指数化月平均工资、缴费年限和退休时个人账户余额。由此看来,缴得越多时间越长,退休后领到的养老金就会越多。但需要注意的前提是,领取人员必须得保证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一直良好,起码要在退休后的139个月的个人账户领取期限内一直健在,才能把本来就属于自己个人积累的养老金领取完。
这也正是近期“多缴长缴未必划算”的观点起因。不少网友认为,已经缴满15年就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且“最终可能不能领完自己缴纳的所有金额”,因此缴满15年就可以停止缴费。
如果从事的是社会基层工作,比如清洁工、服务员等,个人工资水平要低于社会平均工资水平,那么就会从养老金制度中获益———工作中缴纳很少的养老金,在退休后反而能获取较高的养老金。从这方面来看,养老金制度也有一点“劫富济贫”的意思。
寿命问题确实会使“多缴多得”的说法存变数
相反,如果是高知识分子、从事技术性工作、个人工资水平远高于当地职工平均工资水平,可能会比较“吃亏”。
寿命问题确实会使“多缴多得”的说法存在变数。现行政策下,养老金领取人去世后,统筹账户中单位缴纳部分划归公共财政,所以很多人觉得与其最后“充公”,还不如少缴一点,反正有财政兜底,拿最低档养老金也无所谓,至少没“损失”。
一次性补缴15年社保到底划算不划算?
这种一次性补缴划不划算?问理财君综合各方数据比较发现,68岁左右的时候,可以把养老金赚回来。具体的数据详见表格:
如果一次性把这9万交给政府,每月领养老金,每年的养老金预计有5%的涨幅(根据历史规律)。也就是说,大约第8年的时候,投资收益+本金与领取到的养老金大约持平,也就是说个人到68岁左右的时候,可以把养老金赚回来。
1、考虑到现在的平均寿命等,10年内把养老金赚回来还是没问题的。之后领到的都是赚到的。
2、每个月有1000多块钱的“工资”可领,生活水平可以保障,心理上也更有安全感。而且每年1万多的养老金,比投资收益每年4500元多很多,生活水平可以更高。
当然,坏处主要是:
1、万一生病,尤其是大病,需要大笔资金的时候比较麻烦。投资的话,至少本金9万是可以备用的。
2、如果有不测,虽说会退回部分养老金中的个人部分,但只有很少的8%(约7200元)。
不关注金融,你将会被这个世界抛弃,因为你赚钱的速度很难赶上印钞的速度。笔者是一名金融分析师,在当下这个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看清形势才能运筹帷幄,可网搜冲金财汇,获取行情走势分析,交易策略技巧指导。


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