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返回上一页详细内容

20余年前还是一名记者 如今他投出了中国互联网半壁江山

2017-01-24 09:18:36 作者: 来源:东方财富网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20余年,他从一名落后国家的小电工、小记者,成为“中国互联网风险投资第一人”和“中国风险投资教父”,见证和参与了包括腾讯、百度、搜狐、小米、携程、奇虎360、美图、传奇影业、91手机助手、如家在内的诸多中国知名企业成长,自己成为了这些名企背后的共同的“伯乐”。

中华PE:

编者按:1月20日,IDG资本创始合伙人熊晓鸽完成了世界投资史上传奇一笔!

IDG资本正式宣布联合泛海资本收购IDG集团,后者是全世界最大的信息技术出版、研究、会展与风险投资公司。1月20日,熊晓鸽在收购的庆祝仪式现场数度哽咽,20余年前,这个“小记者”获得IDG集团创始人麦戈文这位伯乐的信赖,从此改变命运轨迹。

20余年,他从一名落后国家的小电工、小记者,成为“中国互联网风险投资第一人”和“中国风险投资教父”,见证和参与了包括腾讯、百度、搜狐、小米、携程、奇虎360、美图、传奇影业、91手机助手、如家在内的诸多中国知名企业成长,自己成为了这些名企背后的共同的“伯乐”。

后来提到自己误打误撞进入风投行业,熊晓鸽都说自己不过是幸运。他总是感叹自己是时代的幸运儿,说如果没有邓小平,就没有高考,就不会考上湖大、不会读研、不会出国、不会做记者、不会做风投。我可能还是那个电钳工,在湘潭老家终老。

1一个普通电工,学了英语出了国门

1956年熊晓鸽出生在湖南湘潭,因为父亲是钢铁厂的干部,所以在高考恢复前,熊晓鸽还在钢铁厂当了4年的电工。

1977年,全国高考恢复,熊晓鸽是第一批乘上东风的人。他顺利地考上湖南大学,报的是从小喜爱的工业自控专业,却因为语言基础好,被阴差阳错分到当时刚设立的外语系。

这样一次“从理转文”的经历,成为命运的第一个拐点。

接下来就是一个像马云一样的“学好英语有多重要的”故事了。刚上大学那会,熊晓鸽只会一句英语:Albania is a socialist lantern in Europe。翻译过来是:阿尔巴尼亚是欧洲的社会主义明灯。

但经过勤学苦读(此处省略一万字),熊晓鸽成为国门初开之际,少数掌握英语技能的中国人。

因为一次大学期间写的感谢信登上报纸,他萌发了当记者的想法。不久,熊晓鸽考入中国社科院新闻专业攻读硕士。

就在读研的某一天,一位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外教突然对他说:“你不去美国,永远成不了最好的记者。”这句话给他很大震动。

于是,他将自己在《中国日报》发表的10篇文章和外教的推荐信寄给了美国波士顿大学传播学院院长,神奇的是,这位来自落后地区的穷小子竟然被顺利录取了。

1986年秋,他怀揣着38美金只身前往美国开始求学之路。仅用8个月时间,这位“学霸”就拿到波士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硕士学位。

1988年,他顺利被美国卡纳斯出版集团聘请,成为《电子导报》的记者与编辑,圆了自己的记者梦。

正是在报社干的3年时间,他开始接触许多风险投资者,对风险投资有了启蒙。

更关键的是,他结识了把他真正领进风投这个门的“师傅”:IDG集团创始人麦戈文。有一年,中国著名红色企业家荣毅仁到美国访问,被安排到弗莱彻学院做讲演。熊晓鸽所在的杂志社赞助了招待会和晚宴,并请来了许多广告客户,其中就包括麦戈文。那时,他做了荣毅仁和麦戈文先生的翻译。

麦戈文对这个年轻的中国小伙竟一见如故并颇为赞赏。1991年,熊晓鸽正式进入美国国际数据集团(IDG)工作。在他全权接手亚太区事务后,IDG在亚洲多年亏损的项目开始全面盈利。

记者出身的熊晓鸽还将IDG在中国的出版业务从《计算机世界》快速拓展到13个出版物,后从计算机领域一路拓展到消费时尚类。

中国有句俗话叫‘山中无老虎,猴子当霸王’,我就碰巧是那个猴子。

后来提到自己误打误撞进入风投行业,熊晓鸽都说自己不过是幸运。

他总是感叹自己是时代的幸运儿。

你想想,如果没有邓小平,就没有高考,我就不会考上湖大、不会读研、不会出国、不会做记者、不会做风投。我可能还是那个电钳工,在湘潭老家终老。

2当时月工资120元 ,他手握1000万美元

90年代初,负责中国地区的投资业务后,熊晓鸽在深圳找了一堆老同学吃饭,并请他们帮忙寻找投资机会,但座上几乎没人知道什么叫风险投资,他们只觉得熊晓鸽到国外转了一圈,人就会忽悠了。

“我们当时的月工资大概120块钱,他说他有1000万美元,而且我办公司他出大钱,却只占小股,这听上去不是骗子,也跟骗子差不多了。”一位老同学回忆说。

当时,熊晓鸽和朋友兼同事周全两个人,到处普及什么叫风险投资。有人对他们的到来十分欢迎,有人则笑称这是两个“人傻钱多”的傻子。

在此后长达7年时间里,IDG中国公司虽然投资不少项目,在投资收益上却几乎颗粒无收。但麦戈文仍然对熊晓鸽充满信心,一如既往地支持他。

这段时间里熊晓鸽找到了七个合伙人,除了周全外,还有章苏阳、林栋梁、杨飞,再到后来的王功权、王树和1999年加入的过以宏、李建光,逐渐凑了一副IDG资本“九大金刚”的黄金阵容。

1999年,熊晓鸽所带领的IDG资本率先启用合伙人制基金管理模式,IDG资本从原本IDG集团的投资部门演变为实行合伙人制的独立运作的基金管理团队,成为中国第一家设立合伙人制基金管理模式的机构。

虽然从那时起,IDG与IDG资本管理团队就已不存在股权等附属关系,但是“IDG”一直保留在IDG资本机构名字中,未曾变过。

这20多年里,IDG集团参与投资了IDG资本5期基金,麦戈文先生来华130次,其中熊晓鸽陪同或接待了他110次。

2011年11月6日,为庆祝熊晓鸽加入IDG 20周年,正生病的麦戈文仍与夫人专程到北京宴请熊晓鸽,当熊晓鸽问他当年为何敢拿偌大资金赌在自己这个毫无经验的人身上时。

多年的老友笑道,Because you are the guywho‘d bet your youth on China’s future。意思是:因为你这家伙敢拿自己的青春来赌中国的未来。

3遗憾错过阿里,仍投出中国互联网半壁江山

回看熊晓鸽的风投历程,说他赌出了中国互联网的未来,确所言不虚。

90年代末新世纪初,赶上众多中国“海龟”回国创业的时期,熊晓鸽和IDG资本抓住了一个个绝佳的投资机会。

比我们聪明和勤奋的大有人在,但我们遇到了一个好国运。我们赶上了中国对外开放的时代契机,中国加入WTO,进入全面开放时代。我们还幸运地赶上了互联网的普及,出现了很多颠覆性的应用,让我们有机会遇到很多优秀的创业公司。

那时,刚消耗完第一笔天使融资的张朝阳正在为搜狐“续命”而到处奔走;手拿6次修改的商业计划书的马化腾,想卖OICQ却没人想买;百度的李彦宏焦急地寻找A轮融资……

这时,手握大量美钞的熊晓鸽就像一只“和平鸽”,降临在他们的肩膀,愣是将他们一个个拖出了资金短缺的泥沼,投出中国互联网半壁江山。

彼时,ICQ以1亿美金卖给AOL的故事在业界广为传播,作为ICQ的汉化版本、马化腾创办的OICQ却遭遇资金瓶颈,马化腾几次三番想卖掉它却苦于无人愿出合适的价格。

熊晓鸽知道后,敏锐地察觉到这一软件背后的商机,当即决定投资腾讯。2000年上半年,IDG资本出资110万美金,拿下腾讯20%股权。

他同样没有错过后来成为中国最大搜索引擎的百度,仅对百度的投资,就为IDG带来超过1亿美元回报。

2016年12月15日,美图秀秀的母公司美图在香港上市,IDG凭借当初所投的4138万元,现在所持估值3.6亿,投资回报达8.6倍。

可以说,IDG抓住了第一波中国互联网浪潮,腾讯、百度、搜狐、奇虎360、携程、小米、美图、91手机助手等众多互联网企业背后都有熊晓鸽的神助攻。

BAT当中,熊晓鸽唯一失落的是阿里巴巴,这也成为他风投生涯的最大遗憾。

据说当年熊晓鸽已经投资了与阿里类似的,但业绩更好的8848、慧聪和Made in China,却不曾想那时最不起眼的阿里能最后脱颖而出。

“投资就是一个充满遗憾的行业。”熊晓鸽说。

4关注90后创业者,要投出下一个腾讯百度

尽管IDG投资战绩显赫,熊晓鸽仍然时刻保持清醒。在其看来,投资界有个二八定律,即投资100个项目,有20个能成功就非常不错了。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

进入2005年后,IDG资本的挑战也在加大。2005年后IDG顺利退出项目共60起,但多为2005年之前投资项目,2005年之后投资退出的仅为25起。

IDG投资的凡客几度面临资金紧缺问题,已与上市无缘;聚尚网和嘀嗒团发展后劲不足,最后通过并购退出;当当网顺利在纽交所上市了,发展情况却不容乐观……

在当前风投变成红海,好项目难找的大背景下,熊晓鸽开始重点关注90后新兴创业者。

IDG的每个90后主题活动,他几乎都要出席,而且十分活跃;

仅和“一起唱”的创始人尹桑聊了20分钟,这位任性的土豪就向他砸了200万美元。

另一个年轻的互联网项目91无线,2015年被百度以19亿美元收购,同样让IDG获益不菲。

除此之外,熊晓鸽还投了卡通头像DIY移动社交工具“脸萌”、二次元年轻人聚集区弹幕类视频网站Bilibili、POI在线教育、年轻开发者社区Segment Fault等。

“IDG要跟着这帮孩子一起再次创业。不仅是我,整个IDG合伙人团队里的这些元老们,也都积极推动90后基金的成立。”

熊晓鸽对年轻人的创造力充满期待与信心,他和他的IDG在等待着投中下一个腾讯、下一个百度。

分享到: 更多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