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网络上被吐槽用户体验不好的趋势愈演愈烈,但资本对共享单车的追捧也变本加厉。
2017年开工第一天,马化腾、雷军广发开工利是的消息人尽皆知,但是这已经是湖南衡阳的富士康工厂开工的第4天了。
1月23日,临近春节的日子,各大公司在办完年会后,准备偃旗息鼓,来年再战,但摩拜单车又曝出与富士康达成战略合作的消息——摩拜单车引入富士康战略投资,双方将在单车车辆设计生产、全球供应链整合等领域进行全方位合作,包括富士康将通过遍布海外的数十座工厂,为摩拜单车开辟新的生产线,预计年产能将达 560 万台级别。
最佳拍档
元旦刚过,摩拜单车就宣布完成了2.15亿美元的D轮融资。摩拜单车CEO王晓峰表示,新的一年将加速国内和海外拓展,向世界输出中国本土创新。
有了心怀海外市场的梦想之后,摩拜与富士康的合作看上去极其自然。
尽管共享单车的赛场上没有明确排出高低上下,但是入局较早,15个月的时间里拿到7轮融资的摩拜单车称自己为第二,似乎也没有谁敢做第一。走到今天,背后的资本固然重要,但一切的基础实际上是可观的投放量。摩拜方面对自己的投放量始终三缄其口,但随着第15座城市的开通,以及对比其竞争对手ofo公布的80万辆投放,可以猜想摩拜的投放量不会差太多。
如此大的投放量,使得摩拜不得不依赖于成熟的代工体系,曾为法拉利、兰博基尼等奢侈品牌自行车提供研发、生产、销售代理的骑达便是摩拜的代工厂之一。
2016年10月,骑达推出电助力自行车,携2000万融资进军新的赛道。它的竞争对手有云马、轻客等产品,但是其创始人周建农认为,骑达在生产线、线下渠道和售后服务体系上有着明显的优势。
手握优势的骑达全力进军电助力自行车市场,而此时摩拜迎来了大规模扩张,目标是要“加速国内和海外拓展,向世界输出中国本土创新”,对于摩拜来说,目前最希望提升的无疑是产能。
谁能给摩拜最充足的产能?作为全球第一大科技制造服务企业,富士康当仁不让。但是富士康长期以“能赚钱”著称,它为何选择与摩拜携手并进呢?品途商业评论有报道表示:近年来,富士康一直想撕掉“廉价”“代工”等标签,积极探索智能制造+互联网的模式。
更重要的是,富士康在海外拥有不少工厂,对于摩拜的出海计划来说,富士康几乎是它的最佳拍档。
产能上来了,盈利呢?
王晓峰关于“盈利”的看法成为了2016年的互联网金句。经过2016年疯狂的融资,摩拜暂无盈利压力。另一方面,共享单车市场群雄逐鹿,目前都处在占领市场的阶段,盈利确实不那么急迫。
跟富士康合作,目前来看,这是一次双赢的买卖,但是最终的结果,必然要落到盈利上来。
2017年以来,获得融资的共享单车公司还有来自杭州的骑呗单车,1月5日,骑呗单车宣布获得丰瑞资本领投的1亿美元A轮投资。骑呗CEO周海有表示,此轮融资将主要用于骑呗单车产品升级、供应链梳理、团队招募以及全国市场开拓。
关于共享单车发展态势,周海有向品途商业评论表示:“真正的竞争会发生在2017年年中,在此之前,大家都还有时间。”而在谈及“这条赛道是否拥挤”的时候,周海有表示,骑呗单车必须有差异化打法,“将避开一线城市的竞争,从二三线城市出发。”
摩拜单车和ofo已经处于领先位置,但是在整个竞争格局中,周海有认为,决定最终格局的关键要素是看单车的产能能否跟得上、商业模式能否得到验证、运营策略是否具有快速发展的可复制性,以及后期的维保服务能否跟得上,“这些要素,缺一不可。”
按照计划,有了富士康的助力,摩拜将获得1000万台的年产量,这个数字几乎可以保证摩拜在投放环节逐步领先竞争对手。按照周海有的预测,今年下半年,得不到一定市场占有率的公司将逐步出局,那时候摩拜或将主打运营和维保战术,坐定市场,开始寻找盈利的办法。
共享单车共同面临的3大问题
2016年是共享单车之年,新产品不断涌现,资本市场也用行动表达了自己的态度。目前为止,情怀牌无需再打,市场教育也基本完成,街头上不乏骑着共享单车的小学生和老大妈穿梭而过。在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之余,问题也不断被曝出。
1,资源浪费
无休止的新玩家不断入局,致使单车数量激增,从而导致乱停放现象。
对于用户来说,共享单车优于市政自行车的地方在于脱离了车桩,更加灵活,但是脱离车桩的限制后,并不能解决出行的潮汐现象,尤其在一线城市,人们的居住地和工作区相对统一,使得上班时间,所有单车涌向地铁站;下班时间,在地铁站又很难找到单车。
虽然这些单车都提供了服务,但是集中出现在一个地点后,要想被用户再次调度,要等8小时左右。为了解决乱停放带来的问题,公司不得不派专人进行调度,尽管这些车会被根据用车热度进行合理分配,但对于公司来讲,这依然是运营压力的来源之一。
2,监管不力
摩拜单车真正走进人们的视线,正是因为一篇《摩拜单车在上海运营3个月后,创始人哭了》的文章,文章介绍了车辆二维码被肆意涂改、车辆被用户搬进家里等不文明行文。
半年过去了,这种情况并不没有杜绝,反而愈演愈烈,在春节前夕,有网友拍到了一辆被皮卡车拉着“返乡过年”的摩拜单车。
除了这种不文明用车行为外,福州等地的城管大队也因为乱停放问题,实施了几次没收行动。尽管共享单车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情,但是解决乱停放问题确实城管部门的职责工作,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冲突,广州等地开始在地铁站点等地设立共享单车专用车位,但是用户能否自觉整齐停放,车位是否充足等问题依然需要观察。
3,产品研发和线下运营能力需要提升
尽管共享单车众多,但产品相似度都比较高,利用APP,用户可完成寻找车辆、开锁、结算等环节。但是遇到的普遍问题是:定位不准确,用户根据APP的指引,在显示的位置却找不到车辆;锁具故障,当用户找到车辆的时候,却发现因为锁具故障,无法正常使用;计费系统故障,用户完成骑行后,系统仍然显示在使用状态等。
在线下运营方面,共享单车的投放主要集中在重要交通枢纽和中心商业区,用车高峰过后,公司还要通过人工方式把集中停放的单车搬运到下一个用车高峰点。换言之,共享单车的周转还不能全部靠用户,需要公司花大力气进行周转和调度。
如何提升用户体验,降低线下运营成本,也是共享单车公司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甚至可以说,这是除了投放量以外,决定公司发展前景的最重要因素。
2017年,共享单车市场将迎来洗牌。这是业内的主流声音,除了骑呗单车CEO周海有外,小蓝单车CEO李刚也曾表示,“预计2017年年中或者年末,部分品牌共享单车将会落败。” 易观互联网交通出行研究中心分析师王晨曦认为,“2017年冬天之前,首轮洗牌会完成”。
按照目前的形势来看,这条赛道上的玩家共同面临着上述3大问题,但摩拜携资本优势,再加上富士康的产能加持,胜出几乎已成定局。如果业内人士的“洗牌”论正确的话,那么共享单车市场上,留给其他玩家的时间不多了。


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