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返回上一页详细内容

马云为何将银泰作为新零售“试验田”?这与沈国军有莫大关系

2017-02-14 09:10:53 作者: 来源:投资潮综合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2017年1月10日,阿里巴巴方面发布消息称,将与银泰商业创始人沈国军联合向银泰商业提出要约收购,双方总共斥资177亿元收购公司股票,收购完成后,阿里方面持有公司股份由原来的28%提高到74%,沈国军则持股16%,较之前9.17%的持股份额有所提高。

中华PE:

2017年1月10日,阿里巴巴方面发布消息称,将与银泰商业创始人沈国军联合向银泰商业提出要约收购,双方总共斥资177亿元收购公司股票,收购完成后,阿里方面持有公司股份由原来的28%提高到74%,沈国军则持股16%,较之前9.17%的持股份额有所提高。

值得关注的是,一向精明的马云在收购股权时却给出了不低的溢价,数据显示,银泰商业2016年12月28日停牌,收盘价为7.03港元/股,而阿里的收购价却为10港元/股,溢价约42%。

想与阿里进行合作的百货公司不计其数,为何马云单单银泰商业情有独钟呢?

  一、二人私交甚笃

银泰集团董事长沈国军是马云的好友,在2013年阿里牵头成立的菜鸟科技物流公司中,银泰投资16亿元,占股32%,是仅次于阿里的第二大股东。2010年和2011年,阿里在浙江和重庆的小贷公司成立,沈国军的银泰也是重要的参与方。此外,阿里与银泰在打通线上线下方面已多次合作。2013年“双11”购物节期间,银泰所有商场参与其中,率先尝试线下选择商品、线上支付购买的消费模式

除此之外,在这十年间,阿里系与银泰系也进行了不少合作。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当属近期阿里参与银泰商业私有化,双方总共斥资177亿元收购公司股票。实际上,这并不是银泰商业与阿里的首次股权交易,早在2014年4月,阿里巴巴集团就以54亿港元战略投资了银泰商业,成为仅次于沈国军的第二大股东。2015年6月份,阿里通过转换可换股债券等增持银泰商业的股票,并跃升成为第一大股东。

沈国军与马云相识于2005年前后,至今已有超过十年的友谊,感情匪浅。所以,阿里在众多的百货商城中选择银泰也并不意外。

  二、银泰有近1000万单品的SKU 并且在做数字化

银泰商业作为中国知名的百货连锁企业,在阿里巴巴集团总部所在的浙江省发展尤为强劲。截止2013年底,共经营36家门店,包括28家百货店及8家购物中心,拥有近1000万件商品数据的数据库体系,并约有150万名会员构成的会员体系。另外,银泰商业16年的经营,积累的品牌美誉度以及长期和品牌商建立的合作伙伴关系,也是一块重要的无形资产。

在2014年阿里首次入股银泰后,分析师认为,阿里入股银泰,正是看中了后者在传统零售业的资源和积累。借助这些线下资源,阿里可以快速接入大量线下商户,在O2O(线上到线下)领域的跑马圈地中再下一城。

另外,在此次沈国军与马云177亿元收购银泰后,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执行官张勇说:“阿里巴巴集团正用实际行动拥抱‘新零售’所带来的长期发展机遇。如果能融合移动互联网、实时用户数据及科技的力量来提升运营效率,实体零售企业就能够为消费者创造出全新的价值。”

  三、银泰将是阿里的新零售领域的“试验田”

阿里集团代表电商线上资源,银泰优势则在线下。未来线上线下必将创造出新零售合作模式。即:银泰商城作为线下店面,可以成为消费者体验产品与服务的最佳场景,消费者觉得产品不错之后,可以扫码(二维码、条形码,甚至直接拍照)直接购买,或者放进购物车。而消费者并不用将购买的货品带回家,淘宝或者天猫会将按照消费者留下的地址及时送到家里。

在这一模式之下,线下商城的作用有两个,一是用户体验场所,二是导入用户流量的媒介,两者相辅相成,用户体验做得越好,去的用户越多,对线上导流的做用也越大。

然而,从目前来看,无论是网购平台还是线下零售业的从业者都认为,打通线上与线下相当艰难,除非线上平台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否则商业模式的开拓依然仅停留在表面,双方在利益分割和数据共享上仍有相当多的争执。从这点看,推进银泰私有化后,阿里巴巴就有更大的空间展开探索,而不必像此前一样,考虑到银泰作为上市公司,必须实行市值管理,兼顾投资人的利益,因而可以着眼长远,将之打造成自己在新零售领域的“试验田”。

寻求线上伙伴“化敌为友”

一家是全国知名的百货连锁集团;一家是在业界叱咤风云的电商公司。沈国军与马云177亿元收购银泰控股权,无论这次合作能否建立新的行业标准和游戏规则,贪婪的资本必是嗅到了线上线下商业融合可以爆发出的巨大财富。

近几年,“线上瓜分线下份额”、“实体百货将倒闭”这类观点不绝于耳,尽管相对偏激,但是线下百货遭受线上冲击已是不争事实,曾经,沈国军对零售业公开发表过“抱怨”,在2015年中国绿公司年会上沈国军说,“银泰商业集团现在八万多人,最近这几年,我们感受非常的深刻,这个集团在传统的零售业,我们经营情况非常好,但在互联网的冲击下,我们感觉到特别的不爽,这么辛苦,这么多人才挣这么一点钱,在香港的估值也很低,随便弄一个互联网的东西,估值,两三百亿很正常。”因此。寻求一个最合适的线上伙伴“化敌为友”,正是银泰看中阿里的原因。

阿里巴巴、京东分别与零售业巨头合作以抢占 “新零售”市场

这次交易也是电商巨头向线下伸出触角的又一写照。事实上,阿里巴巴和京东两大阵营早已开始与线下商业“联姻”。

阿里不仅仅与银泰这一家全国著名的百货商城进行了线上线下合作,也同时把触角伸向了其他知名企业。

早在2015年8月,阿里巴巴斥资46亿美元收购电器零售商苏宁20%的股份。而苏宁在中国各地298个城市拥有1600个零售网点,销售家用电器、书籍和婴儿用品。对于阿里巴巴和苏宁的合作,前者可以提供互联网线上运营经验和资源,后者在线下零售和物流供应链上具有明显的优势。换而言之,阿里巴巴和苏宁的牵手,已经为新零售做了一个示范。

来自阿里巴巴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2月31日,阿里巴巴累计投资传统产业超过1000亿元,其中重大投资项目超过20个,除银泰、苏宁以外还包括圆通、日日顺等。

另外,与阿里巴巴同为互联网公司中的佼佼者的京东,在“新零售”这一新模式的发展道路上也是抓住机会不断前进。2015年8月份,京东宣布斥资43.1亿元认购永辉超市10%的股份。双方合作将涉及强化联盟协同、积极探索线上线下合作模式及O2O业务发展、仓储物流协作,以及共同挖掘互联网金融资源,双方将建立高层定期沟通机制,共同商议合作重大事项等四大方面。业界认为,永辉超市在生鲜方面具备优势,京东与之合作,其线下之路将更为通畅。

除此之外,在去年6月份,京东以发行总股本数的5%,从沃尔玛手中买下1号商城,双方的结盟日益紧密。沃尔玛换股出让1号店给京东的同时,双方宣布将达成一系列的战略合作,覆盖线上线下零售市场,其中包括山姆会员商店在京东平台上开设官方旗舰店、沃尔玛实体门店接入京东集团投资的物流平台“达达”和O2O电商平台“京东到家”以及双方在供应链端展开合作,提高进口产品丰富度。

新零售时代,电商的重心将是供应链。谁能把握供应链,才能最终决定消费者的购买。在2016年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提出新零售的概念:“纯电商时代很快会结束,未来的十年、二十年,没有电子商务这一说,只有新零售,也就是说线上线下和物流必须结合在一起,才能诞生真正的新零售。”新零售的核心在于推动线上线下的融合,并伴随供应链的重构与物流方案的升级。

 

 
分享到: 更多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