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返回上一页详细内容

中日保险公司出海买资产有何区别?日本专家这样回答

2017-03-24 14:01:37 作者: 来源:腾讯财经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中华PE:

近年来愈发频繁的中资保险公司海外购买资产,诸多市场人士在关心该现象的同时,也在质疑背后蕴含的风险。他们甚至将中资险企的“海淘热”,与上世纪90年代风靡日本保险公司购买美国资产的做法相对比,以此提示其中风险。

2017年3月24日,在博鳌亚洲论坛上,腾讯财经就此问题向日本野村证券前会长氏家纯一提问。氏家纯一在日本保险企业“疯狂”竞购美国资产的上世纪90年代,大多数时间在美国任职,近距离目睹了这些现象。

氏家纯一表示,日本险企在上世纪90年代购买了纽约、洛杉矶等诸多资产,但“大多数都是不成功的,我们后来就撤回了”。

源于上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的强劲增长,日本保险业高速发展带动了带动了资产积累的急速扩张,狭窄的国内投资市场促使日本保险业开始寻找投资海外的机会。自80年代初起,受日美之间利率差和美元升值强势的驱动,以日本寿险公司等机构投资者为主的日本资金大量购买美国国债,成为日本拥有美元资产的主要形式。然而,1985年9月,5个发达国家的财政部长在纽约广场饭店举行会议,签订了著名的“广场协议”,旨在通过降低美元汇率解决美国的贸易不平衡问题。广场协议后,美元暴跌,日元飙升,日本寿险公司持有的大量美元资产发生了巨额的汇率损失。据估算,广场协议带给日本对外净资产的汇率差损约达3.5万亿日元,其中很大一部分损失归属于日本保险公司。

日本险企资产配置在美国市场的坍塌式失败,给其带来巨大影响。氏家纯一表示,“日本的险企现在比较谨慎。”

对于中国保险公司竞相出手海外资产,氏家纯一表示出了相同的看法。“日本的人口结构显示,国内的市场会越来越小,所以他们需要布局海外”,他说道,“不过中国的人口结构没问题的话,也不能只坐在自己的国内市场,肯定要走出去的。”

中国保监会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保险业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3.10万亿元,同比增长27.50%,保险业资产总量15.12万亿元,较年初增长22.31%。强劲增长的同时,保险海外投资依然处于初始阶段。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此前在公开场合曾表示,截至2016年12月末,保险业在境外投资余额为492.1亿美元,占保险业上季度末总资产的2.33%,距离15%的监管比例有比较大的空间。下一步,保监会将采取积极而审慎的态度,鼓励保险做全球资产配置,并加强对海外投资业务的监管力度。


分享到: 更多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