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IPO费用4700万!嫌贵?看完这两个账单再来说话!
2017-04-07 10:44:28 作者: 来源:微信公众号:三板富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中华PE:
我们不生产数据,我们只是数据的搬运工。
前不久富姐发过《上市费用4691万,没钱你搞个毛线IPO啊!》一文,引发不少好友热议,并且收到较多反馈意见,今日富姐抱着严谨的态度,再次对IPO进行统计,并且附上融资费用统计情况,供大家参考。
首先申明一句,数据来源皆为东财choice。
1
IPO篇
就拿新三板来说吧,有些企业玩得不亦乐乎,有些企业却想“逃离”,不可否认的是,目前新三板转板机制尚不明朗、精选层仍朦胧,因此,转IPO还是多数挂牌企业的心头所好。
截至4月6日,申报首发上市的挂牌企业共有90家,接受上市辅导的挂牌企业数量达396家。
进正题。上市总费用大致分为三部分:改制设立、首次发行、上市(交易所费用)。
因改制设立费用由双方协商得出,今日不作探究。
首次发行股票费用是上市总费用主要成分,今日主要对其进行统计:
以2017.1.1-2017.4.6为区间,共有139家企业成功上市,剔除上海环境这一家未完成募资的企业,以其余138家企业作为统计标的:
募资总额达721亿元,募资区间0.9-40.9亿元,平均募资5.22亿元;
发行费用总计66亿元,发行费用区间为0.18-1.32亿元,平均发行费用为4754万元;
发行费率方面,以两种方式表示:
1、以发行总费用 / 募资总额计算:发行费率约 9%;
2、以这138家企业实际发行费率为统计标的,区间为2.95%-28.78%,中位数为11.45%,平均数为12.19%。
说完大致情况,再来细分首发费用结构。
从发行费用组合结构来看,东财choice将其分为承销及保荐费、审计及验资费、信息披露费用、律师费用:
1、承销及保荐费用(区间为0.1-1.2亿元,中位数为3000万元)总计48.5亿元,占比发行总费用74%,平均承销及保荐费3518万元;
2、审计及验资费(区间为67-1178万元,中位数为459万元)总计6.2亿元,占比发行总费用9%,平均费用为449万元;
3、信息披露费用(区间为92-650万元,中位数为383万元)总计4亿元、占比发行总费用6%,平均费用为291万元;
4、律师费用(区间为70-800万元,中位数为230万元)总计3.5亿元,占比发行总费用5.4%,平均费用为257万元。
市场也存在不少首发企业发行费率分化的例子,例如立昂技术、广州港。
发行费率最高:立昂技术实际募资1.17亿元,发行费用达3365万元,发行费率达28.79%。
发行费率达9%以上的企业共有102家,实际募资金额中位数为2.9亿元。
发行费率最低:广州港实际募资16亿元,发行费用达4714万元,发行费率达2.95%。
发行费率在9%以下的企业共有36家,实际募资金额中位数为9.38亿元。
另外,还有大家较关心的:交易场所不同,发行费用差别大吗?
2017.1.1至2017.4.6,成功上市且完成首发的企业达138家,其中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有67家,深交所上市有71家,包括49家创业板、21家中小板。
富姐分别以中位数、平均数这两量数表达费率,首先以中位数作为统计指标:
|
上市板块发行费率情况 |
|
|
板块 |
费率(%) |
|
深交所创业板 |
13.54 |
|
深交所中小板 |
10.48 |
|
上交所主板 |
10.56 |
以平均数为统计指标:
|
上市板块发行费率情况 |
|
|
板块 |
费率(%) |
|
深交所创业板 |
14.57 |
|
深交所中小板 |
11.27 |
|
上交所主板 |
10.92 |
从数据来看,创业板的发行费率相对较高。
这些数据只能反映市场的大致情况,在实践中或存在一定的偏差。因为首发费用主要由发行人和中介机构谈判、协商所决定,影响因素也较多,期间存在较大的议价空间。就拿首发费用主要部分—承销及保荐费用来说,影响因素包括但不限于:
1、发行人规模越大,费率越低,发行人体量越大,议价能力越强;
2、承销商的品牌越好,收费越高;
IPO时承销商通常是保荐机构。经验丰富、知名度高的保荐机构能提高企业IPO成功概率,这可以理解;
3、项目难度越大,收费越高。
有些IPO项目很棘手,问题多、解决难度大、完事可能还有风险,这时收费可能会高一些。相对简单、安全的IPO项目,收费较少。
2
融资篇
挂牌企业心心念念的另一件大事:融资。
有些企业挂牌至今融资次数超10次,甚至高达17次,但也有些企业挂牌至今好几年了,一次融资行为都没有。
融资到底难在何处?对大多数企业来说,或在成本这一块。确实如此吗?一同算算。
没错,数据照样搬自东方财富choice。
2016年6月1日至今,进行融资的挂牌企业数量达2565家,融资次数达2814次。其中,2017年进行融资的企业达772家,融资次数达788次。
因东财choice将有多次融资行为的企业的融资额、发行费用加总,无法对其细分;另外,有部分融资企业未公布融资费用。综合多种情况,为数据反应准确,富姐选用几大指标对该区间企业进行筛选。
1、增发公告日区间:2016年6月1日-2017年4月6日;
2、该时间区间内融资次数仅1次;
3、已完成定增实施,且公布发行费用;
通过以上指标筛选,共有200家企业符合条件,以这200家企业作为统计标的:
增发募资总额达109亿元。募资区间为54万元-19.52亿元,中位数为1507万元,平均募资额达5430万元。
增发费用总额达1.1亿元。增发费用区间为2万元-865万元,中位数为25万元,平均增发费用为55万元;
同样,发行费率方面,以两种方式表示:
1、以发行总费用 / 募资总额 算得:发行费率为1%
2、以这200家企业实际增发募资费率为统计标的,区间为0.03%-17.3%,中位数为1.8%,平均数为2.4%。
这里要抛出两家融资费率分化的企业:上海众信、亨达科技。
增发募资费用最低的企业为上海众信,增发时间为2016年9月26日,募资总额达5804万元,增发费用为2万元,发行费率达0.03%;
增发募资费用最高的企业为亨达科技,增发时间为2016年7月6日,募资总额达130万元,增发费用为22.5万元,发行费率为17.4%。
这里富姐想多啰嗦一句,如果以最新的数据(2017年1月1日至今)作为统计区间,发行费用又是如何?
除了时间区间外,其他筛选指标没有更改,共有29家企业符合条件。
募资总额达7.06亿元。募资区间为220-8000万元,平均募资2433万元;
增发费用总额达950万元。增发费用区间为8-110万元,平均费用为32.76万元,中位数为25.54万元;
以发行总费用 / 募资总额 算得:发行费率为1.3%。
以这29家企业实际增发募资费率为统计标的,区间为0.4%-5.5%,中位数为1.5%,平均数为2%。
这些数据只是反映目前市场融资费率大致情况,在实践过程中,发行费率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主要由企业和中介机构共同协商确认,同样存在较多的影响因素(包括但不限于):
1、不同的主办券商或中介机构,发行费率或有所不同;
2、企业融资难易程度;
3、企业和中介机构的关系;
4、企业的财务状况和资产规模;
5、募集资金总额大小。
齐刷刷抛出数据,不知各位看晕了没有。
富姐想说的是,今日对IPO首发费率、融资费率进行统计,主要是想反映市场大致情况,心里大概有个底,毕竟在实践过程中,存在较多影响因素,IPO首发费用、融资费用均有较大的议价空间,价格浮动空间也较大。因此,具体情况还要具体分析。
再次补充,数据来自东财choice,如数据出现问题,欢迎留言。


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