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私募长征路:从破产边缘到私募传奇
2017-04-19 15:25:26 作者: 来源:晒单君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中华PE: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面对无数次命运打倒,甚至打倒后还踩上一脚,侯延军每次都坚挺着站了起来,“我是属于不撞南墙不回头,撞了南墙也不回头还要把南墙撞破了,或者搭着梯子死活也要过去”,无论是媒体之路还是资本之路,侯延军都是这样一路闯过来。
初遇意中人
1995年侯延军进入股市时,股市还是手工填单时代,进入期货市场时,亦是手工填单时代,步入量化交易殿堂,恰是量化初入中国,对于一个极度热爱交易的人来说,就像是在最初的时候遇见最对的人,每一次相遇,都是初遇意中人,是一见钟情。一路成长,也见证了中国资本市场的一路成长。
从无冕之王到破产边缘
虽然个人投资生涯比较长,但是侯延军一开始并非专职于投资,在1995年大学毕业之后进入哈尔滨电视台做记者,在那个年代,记者算是无冕之王,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也算是一个比较好的黄金饭碗,侯延军从一个电视台小小的记者做起,到2009年辞职时已成为了2个栏目的制片人,手下有几十个记者。
每当谈及这段经历,几乎每个人都会问侯延军“是什么样的决心让你放弃这么好的岗位,毅然决然的做这么大的转型去做投资呢”,对此侯延军解释道:“实际上我当时是两个出发点,第一呢我是极度热爱交易的,这也是所有最后能够在交易路上走下去的必要条件,第二点我的价值观可能更倾向于走入这个行业,在北方的媒体还是属于一种官场文化,做交易人都知道,做交易人的三观是和官场文化的三观有本质区别的,这两种价值体系是不能共存的,所以我在电视台的后期,我这两种价值观一直在纠结,纠结的越来越不舒服,越来越不顺心,08、09年就在想,倒不如我就不做了,去做投资吧。之所以敢这么做是因为自己还有点手艺,经过十多年的投资之路走下来,我身边那些做投资赚钱的基本上就剩下我了。投资的二八效应十分明显,在股票界百分之八十的人亏钱,百分之二十的人赚钱;在期货界,那就是更了不得了,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人注定是要亏钱的,所以说十多年一路走下来,我发现我还是在赚钱,我周围的人都在亏钱,那我就想我肯定是有点手艺的,所以我才敢09年初的时候辞职专心做操盘手。”
转型都是痛苦的
2008年底的时候,侯延军第一次接触到了量化投资,当时量化投资也正处于进入中国的初期,感受到量化交易的魅力之后,就下定决心要从原来完完全全主观交易转化到量化交易。为什么下那么大决心呢,实际上在2009年之前中国做主观交易比较多,侯延军也一样。在主观交易这么多年,侯延军深深知道主观交易的优点和缺点,优点是明显的,缺点是很难避免的,那么只有通过量化和程序化的手段有可能保留下他的优点,而且尽可能规避掉他的缺点,进而保持长期稳定的盈利,所以在09年侯延军毅然的开始转型。
任何转型都是很痛苦的,无论是东北经济转型,还是东北某个人的转型。突然放弃掉原来熟悉擅长的领域,进入新的世界,意味着一切从头开始,侯延军没有IT方面的背景,而要做量化程序化怎么样都要懂一些编程语言,所以就从2009年开始,侯延军自学编程,不懂的东西就使劲钻研,实在不懂就去泡论坛去问,去一点点把东西梳通。同时用最笨的办法来总结自己的量化成果,用手算用计算器算。苦练两年,才正式的开始实盘,反反复复的实盘验证,不停的修改模型再推翻,从2009 年到2013年,转型用了将近5年的时间,其间经历了很多苦受了很多难。侯延军当年从电视台辞职的时候,还算混得不错,算一个小金领,而做了操盘手之后,所有固定的收入都没有了,生活有了极大的落差,只能靠自己打拼,而投资是玩的就是风险,实盘验证过程中,经历了好几次爆仓,也有三次从本金亏了百分之九十,然后又重新爬起来。
命运把你打倒还再踩上一脚
整个转型过程就是命运不停地把你打倒,然后你还要不停地站起来的一个过程。
在侯延军来深圳创业之前,有一次是真的被命运深深的打倒了。不仅是打倒了,还狠狠地踩了一脚,当时的候延军已经处于极端艰难的时期,投资受到了极大的困惑,回撤极大,已经处在破产边缘的时候。最痛苦时,每天总在思考第二天睁眼可能就会想你再也没有这个能力去养活家庭了,再也没有能力养活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了,每天晚上都是失眠的,都是思考这个问题。恰恰就是在这么艰难的时候,命运再一次捉弄了侯延军,侯延军把人撞了,而且撞的是一个老人,奇怪的是老人的腿折了,但他骑着自行车车漆都没有掉一点,更奇怪的是老大爷住院的病房号就是侯延军的汽车牌照尾号。可能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就是这个意思,侯延军一边安慰着自已,一边天天夜里陪着大爷,最后侯延军的态度感动了这个大爷,大爷基本上没要什么赔偿,只付了一些医药费。
命运把你打倒了还踩上一脚,在这个最最艰难的一次,侯延军又重新站了起来。而且从这一次之后,就再也没有跌倒过。
侯延军常常说:“我就是属于不撞南墙不回头,撞了南墙也不回头还要把南墙撞破了,或者搭着梯子死活也要过去这么一种性格”。
经历了那么多波折,经历了那么多痛苦,反反复复在验证自己的模型,写自己的模型,反反复复的实盘验证,6年的痛与苦终于结出甜蜜的果实——策略很有效,但是光自已说有效没有用,还需要别人认可与知道,于是侯延军就想找有没有可以增信的地方,当时正好找到创业初期的私募排排网、资管网,以及后来的晒单网,把业绩拿上去展示,从14年开始展示,到14年中旬的时候就常年在各个网站的程序化组里面排在前几名。而之所以能够来到深圳创业,正是这些第三方展示网站为他创造了良好的基础。在2014年的时候,应邀到深圳做嘉宾分享的侯延军就像发现新大陆一样,蓬勃发展的私募行业与良好的创业环境深深吸引着他。
闯关东 闯深圳
3000封自荐信石沉大海
回到东北的侯延军久久不能平静,意识着自已的机会来了,“既然以前有闯关东,为什么我不能从关东来闯深圳呢?”侯延军独自一人带着一台笔记本踏上了南下创业之路。侯延军对自己很有信心,因为实盘验证很有效,在南下之前就开始毛遂自荐,上网到处找证券公司、期货公司、信托等资管机构一切可联系的邮箱,单单电子邮件就发了2500多封,后来就想光发电子邮件人家就把你当垃圾放回收站里面了,就想正式一些手写一些,侯延军又郑重其事的手写了200多封自荐信,当时侯延军在邮局糊信封的时候,甚至被身边的人以为是邮局新增代替糊信封的业务员,所以当时是处于很卑微的地步了,然而即使这样,这加起来将近3000封自荐信,石沉大海,并没有什么效果。
创业没有雪中送炭
出发深圳之前,在东北有一个投资人看中了侯延军,说老侯你出去创业吧,我给你五百万,占一半股份,这个消息对正处于穷困潦倒的境地侯延军可谓是雪中送炭。
投资人说上海、深圳两个地方你任选,侯延军选择了深圳。为什么选择了深圳,侯延军说:一是因为深圳做了分享之后感觉到这有一个很好的氛围,第二是因为当时我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去上海要么去深圳。而且深圳是一个开放的、包容的、不问出身的城市,尤其对我这种从体制出来的肯定是来深圳创业要好一些。
来到深圳之后,因为资金迟迟没有到位,侯延军每天都给这个投资人打电话,问钱什么时候到位,要开始招人租房子了。
投资人说你不用考虑,明天钱肯定到,你就看好什么样的办公室什么样的房子你就租。
然而十几天过去了,每天都是这句话,意识到投资人不靠谱的侯延军非常果断的去龙华租了一个民房,独自开始创业。
“创业这件事永远没有雪中送炭,只会有锦上添花,什么时候都要靠自己。”
创业初期,虽然还没有发基金产品,但侯延军做专户业绩还不错,在第三方网站宣传下,也积累了一点小小的名气。这时候又来了一个中间人找到侯延军说,我给你介绍一个老板,身家有十几个亿,他想投你一点股份,侯延军立马就答应了。结果谈妥之后半年了都没有任何消息,直到2016年中的时候,才了解到那个投资人当年确实看好要投钱,但是2015年牛市来了,那个投资人自己炒了一些股,炒着炒着,发现自己原来是股神,买什么什么涨,后来就在牛市的股灾前夕,放了十倍杠杆进去了,然后他就欠了一屁股债跑路了,前一段偷摸回到深圳让人抓住打断了腿。
虽然遇到了两个不靠谱的投资人,但现在回想起来,那对于厚石天成侯延军来说其实也是一件幸运的事,第一个投资人500万就买断了一半侯延军的身家,从现在看来,那是一笔多不划算的买卖啊。
“命运在捉弄来捉弄去,最后还是照顾了一下我”,侯延军感慨道。
2015年,侯延军发行了第一支基金产品,虽然公司就只有2个人,但是却打下了一个良的基础,在股灾的情况下依然取得了年化47%的收益,这个收益在股灾那个年代,肯定是一个非常好的收益。所以到2016年,厚石天成慢慢也获得了很多的市场,很多朋友的关注和支持,公司也迎来了高速发展期,管理规模从2016年初的千万级别,飞速发展到年底的五个亿,而产品业绩方面,也取得了不菲的成绩,尤其是在专户产品上更是频频占据各大排行榜的榜单前十。
主动降低预期收益率
专户能够常年占榜单,说明你的盈利能力是极强的,但可能也伴随比较大的风险,要想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首先做的就是尽量的保持盈利能力的同时尽量减少风险,所以厚石天成走向了多元化的发展,不只是要做收益率比较强的,还要做混合多策略的收益比较高,但是风险度很低的产品。
在大家都歌唱高收益的时候,厚石天成却在主动降预期收益,预期收益率在不停的降低,就是产品的风险在不停的下降。
翻倍很容易,翻车也容易
侯延军举例说,我刚来深圳见到投资人的时候,如果说自己的预期的收益率不翻倍是不好意思跟别人开口的,大家可能觉得你在吹牛,其实像我们这种操盘手级别,想做翻倍是很容易的,但是肯定也伴随很大的风险,翻车也容易。创业第一年我们是追求翻倍的,第二年也就是2015年,我们把自己的预期降到了百分之五十, 而我们基金产品做到了;在2016年我们把预期收益调到了30%,实际业绩也不负众望,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把自己的预期不停地往下降也就是把风险不停地往下降。所以今年我们对自己的预期收益又往下降了。
谈及商品期权,侯延军表示厚石天成作为一个多策略的一个公司,期权肯定是我们下一步研发的目标之一,但是为什么我们现在还没有去上它,因为我们要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要看他的成交量与流动性,第二我们需要基于历史数据才能进行策略研发,第三我们资金规模远远没有达到现有策略容量上限。
私募的第一竞争力是业绩
说到核心竞争力,侯延军认为厚石天成第一个核心竞争力是业绩,但是每个人的策略不一样,他体现出来的业绩风格也是不一样的,比如说有的纯中性的套利策略,回撤非常小,收益也不会太高,而做股票多头的,收益非常高,但风险也较大,而厚石天成和那些低回撤的策略比,或许回撤拼不过别人,但是收益上能干掉他们,同时相对比那些波动极大业绩不太稳定的产品,专注量化投资的厚石天成又稳定性比他们强,既能达到一部分相对还不错的收益率,又能控制一个相对好的回撤,这可能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厚石天成从创业到现在,给周围的小伙伴们和朋友们都有一种很好的印象——开放共赢的心态,厚石天成愿意和所有的小伙伴们共享利益,共同发展,这也是厚石天成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2016年底,在私募管理规模突破10万亿之际,拥有强大核心竞争力的厚石天成管理规模也突破5亿,向着10亿的目标大步迈进,很多人说厚石天成是私募崛起的代表。
虽然发展的比较快,但是侯延军认为厚石天成还在创业的初期。
今年2月私募管理规模突破11万亿,高速发展的诱惑让许多人投奔这个行业。
基金经理是一将功成万骨枯
当被问及给想要进军私募的新人一些建议时,侯延军认为涌入私募行业的分三种,第一种,就是纯粹从实体转型上过来的,在传统行业上积累了大量的资金,但他又不懂投资,也没有操盘团队;第二种就是FOF资金,2016年是FOF的元年,大量的FOF资金涌入市场,FOF资金比第一类资金多了一个投研体系;第三种类型是私募新人,就像初期的厚石天成,就是从一个普通的股民,想做一个操盘手,然后慢慢的转化为基金经理。总体来讲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属于资金方,第二类属于操盘方。实际上每一个资金方从内心里都有一个诉求,就是组建自已的操盘团队。
但是无论是从一个老的投资人,还是老的操盘手的角度来说,侯延军认为想培养出操盘团队是极其艰难的,因为这个行业本身就是属于一个极其残酷的行业,一将功成万骨枯,可能一万人里面也出不来一个人,即使这一个人真的让你抓到了让你培养出来了,时间成本、资金成本、人力成本也会是一个天文数字,而且当你真的培养出来了,人家或许也准备单干了?所以说这也是为什么FOF发展的比较好的原因,FOF没有必要去组建自己的操盘团队,只需要和现有飞速发展的团队去合作就可以了。
大格局才有大未来
对于做操盘方来说,操盘手想打天下,但是都没有可追溯的业绩,侯延军表示,若真心想做,至少沉淀下来一两年,厚石天成从08年到现在沉淀有8年,沉淀之外,业绩阳光化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比如晒单网可以给操盘手展示自己的业绩,获得征信,侯延军认为自已之所以能够来到深圳创业,还获得比较好的发展,就是因为有像晒单网这样的第三方展示平台的支持,第三方网站去帮你统计出来是一个有公信力的东西,而且还能主动去帮你宣传。要想做大事一定要牺牲一些自己的利益,格局一定要大,初期不要考虑太多个人利益,赚钱很重要,但是发展更重要,厚石天成一直把和投资人、中间人、券商、第三方合作共赢摆在第一位,这是一种格局和态度。
总结起来,第一点就是踏踏实实做业绩,没有业绩都白扯,第二就是酒香也怕巷子深,要取得征信让大家知道,第三就是一个合作的心态,格局一定要大,合作共赢是摆在第一位的。
如果说个人炒股做期货是练外功,那么做私募就要内外兼修,知行合一,才能成为一代宗师。
红军万里长征,虽历千辛万苦,终得燎原之火,席卷中国,一统天下。而侯延军就像是来到延安的红军 ,历经无数坎坷,终得一举成名,在私募界写下新的传奇!拿下一个又一个基金大奖,在写下这篇文章的前夕,侯延军又获得介甫奖的青睐!
人生如一段征程,从北到南,从媒体人到基金经理,下一站,厚石天成侯延军将抵达何方?


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