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难兄难弟的Uber、滴滴与易到
2017-04-24 11:08:44 作者: 来源:微信公众号:狼眼看科技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中华PE:
进入2017年,共享经济领域里的网约车发生了一些奇特的现象,前有鼻祖Uber闹出的性骚扰绯闻事件闻名硅谷。后有滴滴向国家服软必须京人京牌,导致一大批司机流失。再加上上周的易到司机提现难,司机围堵易到总部索要血汗钱,所体现出来的易到资金链危机问题。
令人不得不疑惑,今年的网约车是怎么了?无论是之前风光无限的Uber,还是垄断中国市场的滴滴,又或是网约车里的文艺青年易到,都共同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厄运不断的Uber
Uber似乎被咒诅了。从开春到现在,它一直都深陷丑闻的漩涡。从性骚扰案的曝光,到谷歌Waymo 的起诉,从卡兰尼克怒怼司机的视频,到秘密程序“灰球”的浮现,优步浑身上下遍体鳞伤。
2月19日,按照女当事人Susan J. Fowler在自己博客上的说法,她2015年加入Uber负责SRE的工作,入职第一天她的上司就对她进行明目张胆的性骚扰。当然这还不是最火爆的,最火爆的是,当她选择向更高级领导和HR投诉时,得到的答复是“这个人绩效很棒,惩罚他并不是好的选择”。于是这位当事人面临两个选择:要么去其它团队,要么继续工作,但可能被上司在绩效评定上穿小鞋。
2月23日,Waymo当日向旧金山联邦法院提交了诉讼文件,声称Uber收购的Otto的几名员工窃取了Google自动驾驶汽车项目的技术信息,侵犯了自家专利且涉嫌盗窃商业机密。Waymo认为Otto利用窃取的信息获利超过5亿美元。
3月1日,彭博社公布了一段Uber CEO和Uber司机在车上吵架的视频,段视频中卡兰尼克和司机因为 Uber Black 降价的问题起了争执,卡兰尼克对司机出言不逊,更是将Uber与司机的矛盾纠纷推上了风口浪尖。
3月20日,Uber二号人物CEOJeff Jones在上任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辞职,后续接连引发地图和商业平台副总裁布莱恩·麦克伦敦(Brian McClendon)等六名高管已经因各种原因宣布辞职。
廉价网约车一去不复返的滴滴
在网约车市场,滴滴近些年吞并了快的、打败了Uber中国,本以为垄断了中国市场,今年程维可以睡一个安稳觉。却不曾想滴滴庞大的垄断身躯,终于迎来了政府的强制性监督,”京人京牌”政策彻底打击了滴滴的运营自信心,导致北京不少外地司机流失,造成不少用户近一两个月都很明显感觉到快车的打车效率降低,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恶性循环。
近日,滴滴出行宣布引入“分时计价”,起步价从此前的10元涨至13元,里程费下调0.2元/公里。新计费规则下,北京滴滴快车费用与北京出租车价格大体相同,廉价网约车已成历史。
因各个平台充值返现活动力度减小,发放优惠券的频次和数额都在缩小,不少消费者开始放弃打车,改乘公共交通出行。另有不少网约车司机表示,乘客优惠力度减小的同时,司机端补贴也不断下滑,与曾经月收入上万的2015年相比,如今做滴滴快车等廉价网约车司机收入大多维持在6000-7000元左右。
易到与乐视的13亿”罗生门”
从上周开始,易到创始人周航与乐视的13亿借款的”罗生门”事件就不断占据各大科技媒体头条,谜底还未解开,易到的三位联合创始人又在20日晚间宣布了联合辞职的声明。仿佛是一种回应,4月21日下午,由乐视主导的易到召开管理层大会,随后对外公布新一版核心管理层名单,补充了袁斌、马冬、刘晓庆三位高管。
从本质上而言,易到的这次司机提现危机是在给去年大力激进的充值化返活动买单所造成的。2016年夏天,易到依靠对C端实施充值返现的高补贴政策,重新超越Uber成为行业第二,同时也暴露了巨大的资金窟窿——按照公开数据,易到总充值额高达“60亿元”之多,由此推算其返现补贴成本至少也是几十亿元的规模。
持续执行高补贴政策导致易到的资金链从未松快过,加之乐视自身资金链持续恶化令易到“后院起火”,最终,这个春天由“司机提现”危机所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成为4月中下旬以来这场创始人团队和控股方的矛盾公开化的直接导火索。
周航与乐视矛盾激化的另一个原因是去年冬天以来,在乐视自身持续爆发资金链危机之时,周航则积极游说新的资本方(也包括一些老股东),寻求联合回购乐视所持有的易到股份的机会。乐视倒是也愿意坐在了谈判桌前,但截至目前已经几易版本的收购方案中,易到的估值均低于乐视已参与的D轮融资,出于估值上的严重分歧,“好聚好散”的美好幻想被彻底打破,而这些谈判一直持续到周航4月17日公开炮轰乐视的前一天。
与此同时,易到的运营也到了举步维艰的境地。这家在网约车市场走得最早、用户群定位也相对最高的选手,最终倒在了持续数年、已经消耗了数十亿美元的网约车大战的尾声,也的确令人感慨。
网约车发展至今,早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行业的好转并没有带来领头羊的竞争垄断优势。相反,无论是国外的Uber还是国内的滴滴,今年都发生了一些意想不到的事件危机,来阻碍他们的发展壮大。Uber今年这次接连不断的事件危机,甚至令不少媒体投资人怀疑创始人卡兰尼克究竟还适不适合领导这家个性十足的创新公司?
或许到今年年底的时候,当程维、周航、卡兰尼克三个难兄难弟再次碰面的时候,喝的那一口红酒至少是苦的,三哥俩心理苦,但都不说,或许能够留在他们三心里唯一的共鸣是”让这该死的2017年赶紧过去吧!”


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