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发行增速放缓 商业银行继续减持国债
2017-05-02 10:47:05 作者: 来源:东方财富网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中华PE:
2017年3月共发行记账式国债1500 亿元和储蓄式国债300 亿元,发行地方债3830.2 亿元,发行政金债3036 亿;同业存单发行量为1.93 万亿,非金融类信用债发行5595 亿。中债登托管量净增4140亿元至 44.25万亿元,上清所托管量净增5109 亿元至15.88 万亿元。
从市场需求和持有结构变动来看,商业银行净减持国债,被动增持地方债,主动增持同业存单;城商行、农商行加大回购净融入,大量发行同业存单;广义基金同业存单,减持政金债;券商增持同业存单、国开债等政金债、国债以及部分信用债;保险机构主要增持同业存单、政金债、国债等。
3月,中债登托管量净增4140亿元至 44.25万亿元,2月净增538 亿元;上清所托管量净增 5109 亿元至15.88 万亿元,2 月净增7021亿元。中债登托管量增幅较上月明显增加,主要是 3 月地方债发行刚刚拉开序幕,3月中债登地方债托管量增加4049 亿元。上清所托管量增幅较 2 月有所下行,主要是由于同业存单的净增量有所放缓。
债券发行增速低于预期同业存单净增量有所放缓
2017年3月,在债券的发行与净增的特点上,3月份利率债发行量总计为8265亿元,低于去年同期的12730亿元,主要是因为地方债今年启动较晚且发行速度较慢,国开和农发今年第一季度的发债速度也明显低于去年。在净增量方面,因到期量较大,3月国债和农发债的净增量为负,3月利率债总计净增3804亿元,低于去年同期的10369亿元。具体来看,3月债券发行与债券净增方面有以下五大特点。
1。国债:3月记账式国债发行共1500亿元,净增量为-577亿元,受3月到期量较大影响,国债净增量大幅低于去年同期。今年中央赤字安排较去年增加1500亿元,国债发行量也会相应增加。目前单只国债的发行规模为200亿元,预计4月单只发行规模将会提高。
2。地方债:3月地方债的发行与净增量均为3830亿元,低于去年同期的7479亿元。今年地方债的发行启动较晚,且发行节奏较慢,在已发行的地方政府债中,定向发行的占比较高。在目前发行的地方债中,定向置换比例为65%,2016年定向置换的比例仅为30%。由于市场利率抬升和进入城投债置换后期,地方债置换难度有所加大,2017年置换类地方债的规模或将低于此前预期,预计将会有较大一部分地方债留至2018年进行置换,整体地方债的供给压力将会明显小于去年。
3。政策性金融债:3月政金债总发行3036亿元,净增量为551亿元,净增量低于去年同期;发行方面,国开债和农发债今年的发行进度明显慢于去年,进出口银行债的发行较去年有所增加。由于到期量较大,3月农发债的净增为负。考虑到今年专项金融债额度下降,预计政策性银行债净增量可能低于去年;
4.3月,同业存单发行量为1.93万亿元,净增量为4290亿元,其中发行量与2月基本持平,为历史高位。但因为3月到期量较大(约为1.5万亿元),净增量(4000亿元左右)较2月有明显下降。发行机构仍然以城商行和股份制银行为主,但3月同业存单的发行机构有一定的变化。其中,股份制银行发行8854亿元,但仅增1319亿元,大部分发行量为到期的滚动发行;城商行发行1.09万亿元,净增3104亿元,发行量与2月基本持平,但净增量较2月有所下降,城商行同业存单的扩张意愿有所减弱;国有大行和农商行在3月的净增量较上期有所增加,其中国有大行净增321亿元,其2月的同业存单净增量为-83亿元,农商行净增740亿元,其2月的同业存单净增量为249亿元。往后看,随着银行主动扩张资产负债表的意愿下降,同业存单的发行量也将逐步下行。
5。信用债:3月,非金融类信用债实际共发行5595亿元,较2月有所增加,净增量由2月的-991亿元转为3月的403亿元。3月以来,信用债一级市场公告发行规模较2月明显回暖,但各品种供给量较往年仍有明显差距,且取消发行的情况依旧十分密集,3月信用债取消发行支数达到87只,居2016年以来第二高月份,仅次于2016年4月。信用债净增的主要来源为中票和公募、私募公司债。其中,中票发行量贡献了较大部分增长,主因是近期资质较好的房地产和城投发行中票较多;由于城投地产受限,公募、私募公司债的发行量与2016年高峰时期相比相距甚远。短融发行量抬升,但3月大量到期,其净增量仍为-638亿元。从行业方面看,城投、地产、煤炭、化工、建材及有色金属的净增量均由负转正。其中,城投、地产、煤炭和建材行业分别同比增长492亿元、344亿元、146亿元和116亿元。但钢铁行业受3月到期量较大的影响,净增量跌回负值,仅为-33亿元。
MPA考核压力显著约束机构扩张性交易行为
1.3月,商业银行净减持1425亿元国债,创单月减持国债之最。相反,商业银行大幅增持了地方债和同业存单。主要是因为,第一季度末,表外理财纳入MPA考核,商业银行面临的考核压力较大,广义信贷额度有限,叠加负债端成本偏高,有限的广义信贷额度要优先给信贷、非标以及较为刚性的地方债,一定程度上压缩了商业银行对票据、债券以及同业资产的配置空间。另一方面,同业存单作为同业资产,目前不计入广义信贷,不受MPA考核的影响。3月同业存单收益率较高,商业银行通过配置同业存单,在扩表的同时不影响MPA考核,商业银行在3月总计增持了1796亿元同业存单。分银行来看,全国性商业银行大量增持地方债、存单而减持国债;城商行面临MPA的考核压力或较大,且广义信贷额度主要侧重于信贷类资产,因而减持了利率债和信用债。
2。在面临MPA考核的担忧、监管“防风险、去杠杆”、资金面持续偏紧、同业存单收益率高企的背景下,广义基金在3月普遍降杠杆、降久期。具体体现在:一方面,3月广义基金的净增量较2月有明显下降,3月净增量仅为2934亿元,其中2270亿元为同业存单;另一方面,广义基金减持了政金债395亿元,也创单月减持的历史之最,主要是减持了农发债、国开债。由于3月市场资金面较2月明显偏紧,叠加MPA考核的担忧,广义基金等交易型机构对债券的增持力度有限。
3。对应其他存款类机构的交易动向来看,包括信用社在内的存款类机构在3月对标准债券的增持力度仍较弱,扣除选择余地较小的地方债之后更弱,这或与年初业务重心在信贷、一般存款增长乏力有关。其中,城商行延续减持规模为331亿元,主要是减持各类信用债、国债、政金债,小幅增持了同业存单债;农商行增持同业存单、政金债;信用社大量减持信用债,少量增持国债。
4。其他机构方面:券商在3月净增持980亿元,创单月新高,主要为增持存单、国开债等政金债、国债以及部分信用债,2月和3月券商的净增持力度均较高。保险在3月净增持936亿元,也主要增持同业存单、政金债、国债等。在3月MPA考核存款类机构调整资产负债表压力下,负债更为稳定的机构则小幅增持。
5.3月地方债净增4049亿元,其中定向占比高达65%。其中,商业银行增持量为2331亿元,政策性银行增持量为943亿元。此外,部分银行出于存款、客户关系、地方政府等压力,一级拿到地方债之后,二级加点卖出,或为腾挪广义信贷的空间/调整债券持有结构,绝对收益率还不错,并带动广义基金增持573亿元。
6.3月转托管至交易所的国债和地方债较2月有明显的增加,转托管至交易所的债券规模增加或与3月资金面整体偏紧,银行减少了对非银的资金融出,导致交易所的融资需求增加。3月交易所未到期回购余额从月初的1.5万亿元大幅增至月末的1.7万亿元左右。此外,从中债登质押式回购净融资结构来看,3月城商行、农商行明显加大了回购净融入,同时大量发行同业存单,其高成本主动负债的主要原因是资产扩表需求较强,但一般存款增速较慢,导致资金缺口扩大。
整体来看,3月MPA考核使得银行广义信贷扩张空间明显受到约束,在广义信贷额度有限且负债成本走高的背景下,商业银行有限的额度倾向于“高能资产”/“绝对收益率高的资产”,因而优先信贷和非标类资产,对债券的配置力度有限,扣除被动刚性增配的地方债之后更为显著。部分城商行甚至在考核压力下抛售债券,想办法出表。相应的,负债端稳定、具有优势的机构则择机增持。
另外,3月债券市场还有一个特点,交易型机构由于前期担心3月的MPA考核、货币政策持续趋紧,其交易策略所采取的杠杆、久期都较低,而是一致预期4月MPA考核后会迎来一波行情。在一致预期以及低杠杆和低久期的背景下,债市行情或比预期来得更早、更快,且市场的流动性更为集中在10年国开债中的活跃券种以及国债期货上。
展望未来, 一方面,关注银行各类套利自查工作开展的情况;另一方面, 4月国债单只发行规模将上调,公开发行地方债规模也将扩大,所以需要关注国债与地方债的发行规模增长、信用债到期量回升以及MPA 考核压力减轻等因素带来的市场影响。


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