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八戒网朱明跃:从500元到行业“独角兽”
2017-05-02 14:49:15 作者: 来源:重庆两江新区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中华PE:
从记者转型到老总,看似华丽转身,背后是否真的这么潇洒从容呢?从默默无闻到声名鹊起,10年多的蛰伏与最后的一鸣惊人,背后又有多少故事?
500元起家,如今成为估值百亿的“独角兽”,助力全国上万家服务商成长壮大,又是怎么做到的?
这次我们走进一个创业者群体的代表人物——朱明跃。猪八戒网创始人、首席执行官。
500元起步 慢慢“熬”着去取经
看到憨态可掬的猪八戒,很多人想到的是傻、憨、呆,联想起《西游记》中二师兄的经典形象,也更多的给人一种好吃懒做的印象。
但是,朱明跃恰恰就用这么一个IP,创立了目前重庆互联网和高科技行业炙手可热的——重庆猪八戒网络有限公司。
那么,创办猪八戒网,仅仅是因为和猪八戒有缘,长着同样滚圆的肚皮吗?
这个问题,毫无疑问,是个笑话。
创立猪八戒网之前,朱明跃拥有过3年教师、8年媒体的基层从业经历。在他担任重庆晚报首席记者过程中,他关注民生疾苦,发表过多篇影响力广泛的报道。
记者的洞察力和敏锐往往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无外乎记者对某个行业和领域的深耕,让他有了足够深刻的了解;而长时间接触各色人物,也让记者这个职业能够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瞭望新的发展趋势。
朱明跃同样如此,作为时政新闻记者的他敏锐地感受到:文化创意产业和互联网融合是大的趋势。于是,他毅然决定从媒体辞职,投入到互联网创新创业的大潮中。
2005年,朱明跃创立的猪八戒网作为个人网站上线,2006年成立公司正式开始商业化运营。
不过最初的网站建设,是朱明跃仅仅花了500元做的一个论坛程序,很简陋。但是如今,成为一个行业的独角兽企业,确实也是历经“九九八十一难”。
在猪八戒网的团队中,可以说充满了取经文化,其中尤以“熬”字最甚,“取经文化的核心就是坚信梦想,经历九九八十一难也要取到真经。”
“熬字下面是个火,创业在许多时候都如在火上被煎烤呀”,朱明跃说。
猪八戒网做的是服务交易、创意交易,和实物交易相比,都是非标准化,容易扯皮的。而且这种模式在全球成功的案例都比较少。不管是交易流程、平台搭建、平台运营、商业模式构建,这个过程都是漫长,甚至是迷茫的。从1到100的难度比起0到1的难度可能要容易多了。猪八戒网的熬就体现在做0到1的事情。
“服务交易”是一个很难的生意,这需要从业者有足够的耐心和决心去解决这些困难,可能需要花比其他模式更多的时间。而这让猪八戒网悄悄地在这个行业深耕了近10年。
创业艰难。朱明跃回忆,猪八戒网成立之后,最初6人团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资金的匮乏,让朱明跃几近崩溃。在最困难的时期,整个团队吃饭都成了问题。公司遭遇发展困难的时期,团队的主要目标成为“每天一万解决吃饭”。有的人熬不下去,在这个过程中,就选择离开了。但是,执着于“取到真经”,朱明跃还是一步一步地走了下来。
“剩者为王” 二师兄终于成为“独角兽”
创业前几年,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了猪八戒网众包模式之后,让猪八戒网更多地出现在公众的视线之中。但是这个众包模式的价值也被更多人发现,报道之后行业涌现了许多竞争对手,猪八戒网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此后一段时间,猪八戒网就在这两方面的阻力和动力的夹缝中艰难生存。
2007年,转机出现了。当年,猪八戒网迎来了第一个天使投资人博恩科技集团,500万元的投资额让朱明跃信心倍增,用了不到9个月的时间打败了北上深广的同行竞争对手,猪八戒网成为众包服务交易行业的领头羊。
曙光乍现,但是未来怎么走,还要不断摸索。
没有可以借鉴的发展模式,让行业发展起起伏伏。行业里,有人涌入,有人离开。面对一个个模式雷同的对手之时,猪八戒网用了八年时间去试错,去验证,最终“剩者为王”。
2015年6月15日,众包网站猪八戒网宣布获26亿元融资,估值超百亿。这是当时中国互联网服务交易平台最大一笔融资,一向低调的猪八戒引爆互联网圈。
这份成功并不容易。在朱明跃带领猪八戒网的长征和取经路上,他们经历了大概七到八次的推倒重来,“虽然这么八九年我们的方向从来没变过,都是做服务的交易,都是做平台,但是产品模式、商业模式、运营模式、组织架构我们先后推倒了七八次,我们公司推行取经文化,每一次推倒重来”。
反反复复,猪八戒网才有了今天:公司从最初6人发展到如今拥有一批包括博士、硕士等优秀人才在内的5000人左右的规模。目前,猪八戒网业务覆盖25个国家和地区,占据行业80%的市场份额,用户达1600万,平台累积交易额达310亿元,公司估值超百亿元,已成为国内具有品牌知名度的行业“独角兽”。
朱明跃认为,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一定能够统一,希望实现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深度融合。借力猪八戒网,他打造一个广泛的诚信服务众包平台,助推中小微企业的全生命周期成长与发展,提供平台化创新服务。目前这个憨萌的“二师兄”平台正朝千亿级平台快速迈进,在企业级服务市场不断扩大其知名度和影响力。


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