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返回上一页详细内容

200块白手起家,奋斗20年成亿万富翁,竟几年间负债99亿?

2017-05-05 10:30:12 作者: 来源:蓝海汇赢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都说创业难,其实守业才是难上加难。

中华PE:

国肉制品行业巨头,当属耳熟能详的双汇、雨润、金锣、众合等这几个综合性大型企业,其中“双汇”与”雨润“一南一北两家企业,一个是国内最大的肉类加工企业,一个在中国民营企业中名列前茅,20年来一直是竞争对手,对于究竟谁才是“中国第一大屠夫”,向来谁也不听让谁,争得头破血流。但是,随着今年双方年报的公布,蛋壳君发现,雨润这个曾经的行业巨头,早被竞争对手双汇甩在了脑后,甚至了连年亏损,处在风雨飘摇的境况中。

1营收腰斩,负债百亿

双汇公布的年报显示,公司在2016年营收达518.45亿元,同比增长15.99%,净利润达到58.62亿元,同比增长3.29%。相比之下,雨润的状况就有些惨淡了,据财报显示,雨润食品2016年营收167.02亿港元,同比下滑17.2%,全年亏损23.42亿港元。除亏损外,雨润同时背负巨额债务,总负债99.19亿港元。

据悉,雨润近几年一直背负高额负债,在2011年到2016年间,雨润食品的总负债分别为:93.07亿港元、101.01亿港元、109.3亿港元、110亿港元、101.78亿港元、99.19亿港元。

多年来,雨润累计向社会各界捐款近千万元,算得上一家对社会有责任心的企业,如今营收逐年缩水不说,又在高额负债的压力下,这样的经营现状,着实叫人惋惜。

2多元布局,失败告终

据蛋壳君了解,在雨润高速且较为健康发展的2011年,这个企业还没有这么多麻烦。也是从2011年开始,雨润开始投资厂房,购买设备,在这方面花费金额高达48亿元。与此同时,雨润开始拓展物流、商业、旅游、金融等领域业务,企求多元化发展,可惜效果并不理想。由于投资金额的暴增、房地产业务的高额负债,雨润现金流受到很大打击,食品主业也因此遭受很大影响,两大核心业务冷鲜及冷冻肉和深加工肉制品的业绩都有不同程度的业绩下滑。

看来,术业有专攻,这话说的不错。

3 盈利模式 依靠政府 不够自主

面对连年亏损、高额负债的现状,雨润的管理层难道一直无动于衷吗?其实并不是,但他们的解决办法并没有从根本解决问题。为寻找出路,在2106年雨润集团将一家全资附属公司出售,获得6289万港元的收益。

另一方面,雨润集团还有另一大项收入,那就是政府给的补贴。据悉从雨润集团上市以来到2015年,共获取政府补贴40亿港元,占十年总利润的比例将近50%。

这样不够自主的盈利模式,是雨润的一大症结所在。

4 董事长从200块起家,后负债60亿

除了经营上的问题,雨润最大的负面新闻竟来自它的创始人,雨润集团董事长祝义才。跟众多企业家一样,祝义才同样白手起家,带着两百块做水产生意是他创业的第一步,也是20年的艰苦创业,才从一个水产小贩变身亿万富豪,曾经的江苏首富。

2015年3月,检察机关对雨润董事长、实际控制人祝义财执行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强制措施。在雨润本就举步维艰的状况下,这件事对雨润也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这异于是在雪上加霜。

巨额亏损,百亿负债,雨润帝国如今可谓风雨飘摇,看来要想重回行业领头位置,雨润还有一段且长且任重的路要走。

关键词:年成年间富翁
分享到: 更多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