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返回上一页详细内容

真格基金李剑威:风险投资更关心做项目的人

2017-05-09 09:50:43 作者: 来源:几页那些事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所有的创业者都知道创业想要长远走下去,就要融资。

中华PE:

2014年,ofo公司账面上只剩400元,在融资连连碰壁的情况下,创始人抱着没有把握的心情再找唯猎资本融资,最后融资100万元。这笔钱挽救了ofo。

2016年6月27日,因资金问题,罗永浩将约占自己所持股权一半的锤子科技股权转让给了阿里巴巴。

连“相声大师”罗永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都说:“每一轮融资都挺吃力。”可见融资太必要、太难了。

要融资你就要知道,投资人投什么?更关心哪些问题?

对于风险投资,你会比较关心项目,还是关心做项目的人?你是怎么看某个领域未来的发展性,又如何看某个人的可靠度呢?

这是得到《5分钟商学院》中古小千学员提问真格成长基金管理合伙人李剑威的问题。

李剑威曾是红杉资本的副总裁。现在是真格成长基金的管理合伙人,也是罗辑思维、小鱼办公、有车以后、老虎证券、军武次位面等行业领先企业的投资人。

从他的回答里,我们可以窥探到投资人关注的重点到底在哪里,对于创业者自身有哪些需要借鉴的地方。

以下为李剑威的回答:

作为早期的投资机构,在我们的投资哲学里面,人,或者说创始团队,始终是第一位的。尤其是天使阶段,可能只有几个合伙人和一个业务构思,没有产品可以看,更没有数据可以分析,做判断只能够看人。

在对人的判断上面,徐小平和王强老师给投资团队传承了很多经验。我们非常强调团队的authenticity,也就是团队创业的动机,以及过去的经历与目前所做事情的匹配程度。

关于创业的动机,根据我们的观察,一流的创始人去创办一个公司,首先考虑的是要去解决一个他们非常希望解决的实际问题,而不是“要赚多少钱”或者“要做一个xx平台,打败BAT” ,他们对解决这个问题有强烈的兴趣,会想出各种创造性的办法去突破常规。

有这样想法的创始团队,通常会在创业的道路上走的更远,未来即便遇到困难和低谷期 (这几乎是必定会发生的),也会更加有韧性。

而过去的经历与目前所做事情的匹配程度,则是我们常说的团队的DNA。创业本身其实是九死一生的事情,竞争极为激烈,成功机会其实很小。徐小平老师提到一个观点,创业是团队过去资源的总爆发。

我个人很相信一万小时定律,一个团队在创业之前,如果在所在的领域有足够的积累,对产品和业务模式有深刻认识,那么他们在创业这个时间点,相对于其他对手会有很大的竞争优势。

对于团队,我们还归纳出了几个原则,就是看他们的学习能力、工作能力,还有影响力(3L)。

学习能力很好理解,工作能力就是团队之前在这个领域的经验积累和所达到的水平,影响力指的是影响他人的能力,这里面包括了你的合伙人、合作伙伴、供应商、投资人等等。

理想的团队组成,最好有是团队成员之间有化学反应,优势互补,而且能够相互妥协。

当然,除了看人的一些原则和经验之外,我们平时也会对各个行业的发展情况提前做一定的了解和研究,形成一些初步的观点。

但是,我们从心底里认为好的创业者肯定比投资人了解的更多,思考的更深入,所以每一次与创业者的交流,对我们来说都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最后总结一下李剑威说的几个关键点,方便你记忆并借鉴。

1、人或者说创始团队始终是第一位的。

在没有产品可以看,没有数据可以分析的情况下,投资人最看重创业者本身。

2、创业的动机

你的动机是要赚多少钱还是想出各种创造性的办法去解决问题?

3、团队过去的经历与目前所做事情的匹配程度

创业是团队过去资源的总爆发。当你在所在的领域有足够的积累,对产品和业务模式有深刻认识,那么在创业时相对于其他对手会有很大的竞争优势。

4、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影响力

分享到: 更多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