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是一母同胞,香港迪士尼与上海迪士尼的差距正在扩大
2017-05-26 09:01:01 作者: 来源:投资潮综合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中华PE:
近期,华特·迪士尼公司发布了截至2017年4月1日的2017财年第二季度财报,尽管迪士尼总营收未达预期,但主题公园及度假区业绩喜人,总营收42.99亿美元,同比上涨9%,在本财季实现小幅盈利。5月19日,上海迪士尼乐园入园人数达到1000万人,比目标的预期完成时间提前一个月。
上海迪斯尼乐园于2016年6月16日开业,距今不足1年。去年财报发布时,迪士尼CFO斯汀·麦卡锡曾称,上海迪士尼有望在2017财年“更接近实现盈亏平衡”。
香港与上海迪士尼,差距正在扩大
上海迪士尼乐园是迪士尼继东京、香港、巴黎之后的第四个海外乐园项目,东京迪士尼乐园以许可经营的模式开发,日本几乎完全出资,美方没有直接投入;而由迪士尼直接参与的香港、巴黎乐园,一个营收时好时坏,一个完全的资金无底洞。
本次,香港迪士尼乐园和巴黎迪士尼乐园并未在财报中被提及,不过显然,虽是一母同胞,香港迪士尼与上海迪士尼的差距正在扩大。
上海与香港是双城记,也是二重奏,迪士尼乐园都是当地政府控股,其管理公司则由迪士尼主导。
先从1999年说起。上海迪士尼乐园的谈判可能不迟于香港方面,至少有八九年时间是同期进行。
1990年朱镕基主政上海开发浦东时就希望引入迪士尼,后几经周折未果,1999年香港特区政府宣布迪士尼开建,迪士尼公司重心遂转向香港,再延上海项目。香港迪士尼2005年开园,上海政府2009年宣布迪士尼项目获国家批准,2016年上海开园。
据了解,香港迪士尼乐园自开业后,直到7年后的2012年才开始盈利,2015年年度业绩全年收入51.14亿元,成为开园以来第二高,但相比2014年仍下跌6.4%。因内地游客人数减少,全年整体入场人次减少9.3%至680万,酒店入住率减少近8成。
上海迪士尼开业后,对香港迪士尼更是造成巨大冲击。据香港迪士尼公园公布业绩报告显示,2016财政年度业务收入达48亿港元,净亏损1.71亿港元,为连续第二年亏损,较2015年多亏损2300万港元。同时,入场人次也减少至610万,相比2015财年的680万下滑10.3%,入场人数亦连续两年下降。甚至,在今年上半年香港迪士尼还传出裁员的消息。
反观上海迪士尼,该项目于2010年11月签约,历时5年建设,总投资达到55亿美元。乐园项目一期占地面积约3.9平方公里,包括一座迪士尼主题乐园、两个主题酒店和零售、餐饮、娱乐、停车场等配套设施。
对比香港迪士尼,上海迪士尼占地面积约为香港的3倍,投资规模约为香港的10倍。根据业界预测,上海迪士尼乐园每年有望迎接1500万~2000万人次,年均直接收入195亿元,占上海GDP0.5%左右。
根据财报显示,本财季营收增长归功于上一财年三季度上海迪士尼度假区的开门迎客,以及美国本土主题乐园及度假区的业务增长。迪士尼乐园不仅客流增加,同时消费者在园内度假村的食宿饮食等消费支出也有增加。
四大国资“站台”申迪集团
作为中国内地首次引入的国际大型主题公园品牌,上海迪士尼乐园经历10余载谈判,现坐落于浦东川沙镇的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该度假区总投资规模高达340亿人民币。
在上海,申迪集团与华特迪士尼联合投资设立了三家公司,其中两家是业主公司,一家管理公司。其中,上海申迪集团持有主业公司57%股份,华特迪士尼持有43%股份。而在管理公司中,华特迪士尼持有70%股份,上海申迪集团持有30%股份。这表明,美方占有绝对主动权。
除了是上海迪士尼项目建设和运营公司,申迪集团也是上海迪士尼乐园的中方项目公司。申迪可以如此强势,与其背后四大国资股东:上海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有限公司、锦江国际集团、百联集团和房地产开发商陆家嘴集团分不开。
因此,迪士尼获得了任何外资公司在中国不曾有过的礼遇:地铁站、绕园公路、邮票发行......政府还专门组织行动帮迪士尼打·假。2015年,监管部门对乐园附近五家山寨迪士尼酒店予以处罚,近2000件迪士尼山寨货在广州被截获。
就这样,上海迪士尼乐园收获了目前全球迪士尼乐园中最多的合作伙伴。这些合约的期限为10到15年。合约到期,迪士尼可以重新揽一批合作伙伴。
现在,申迪对迪士尼的期待值比迪士尼自己还大。在迪士尼拥有股权和话语权的上海迪士尼度假区之外,申迪还拥有一个包裹着这个核心区的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
中国主题公园差迪士尼一条街
虽然自开业之初就客流不断,但同样不容忽视的是,这一乐园自诞生之时便置身于一个竞争极为激烈的环境中。
除迪士尼以外,目前长三角地区已经聚集了10余家大型主题公园,包括无锡三国城及水浒城、南通方特探险王国、杭州宋城景区、上海欢乐谷等,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已然打响。此外,仅常州市就有中华恐龙园、春秋淹城乐园以及环球动漫嬉戏谷等主题公园。另据媒体报道,全球最大的室内主题乐园——韩国乐天世界要落户南京,计划建成亚洲最大的室内游乐场。
王健林也曾有“好虎架不住群狼”的言论,他认为,迪士尼的建造成本是万达城的9到10倍、管理成本是万达城的5倍,迪士尼乐园的高昂运营成本将难以维持财务平衡,提高价格势必会导致客源流失,而迪士尼将在万达“群狼”攻击中败阵。
按照王健林的逻辑是,由文化旅游业务带动配套地产溢价,再利用配套地产开发资金回流反哺文化旅游业务。其中,与主题公园相配套的房地产开发,才是盈利的关键。
以南昌万达城为例,总投资达到400亿元,而主题乐园投资额为70亿元,占比不足20%。而上海迪士尼乐园总投资达55亿元美金(约合人民币360亿元)。
但这样做的一大弊端在于,容易出现厚此薄彼的状况。虽然万达文化已单列作为一个重要板块,但在实际运作中,往往会“厚”在商业板块,关注现金流,“薄”在文化板块,院线与主题乐园之间几乎没有什么联动关系,不像迪士尼有很明确的产业链互动关系,对文化产业的发展极为不利。
同时,即使有地产的反哺,主题公园运营总体上普遍面临运营困难。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主题公园行业发展模式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国内有70%的主题公园处于亏损状态,20%持平,只有10%实现盈利,超过1500亿元资金被套牢在主题公园的投资之中。
所以我们必须承认,“中国主题公园和世界水平尚差一条长安街!”
迪士尼的IP矩阵和品牌号召力,源于其相关性极强的完备产业链布局——媒体网络、主题公园及度假村、影视娱乐、消费品以及互动娱乐五大业务板块,多条业务线为迪士尼IP构建了可以流转和增值的空间。
2016财年迪士尼财报显示,其主营业务由媒体网络(电视)、乐园度假、影视娱乐(电影)及产品销售(周边产品)依次占营收比分别为42.58%、30.51%、16.97%及9.93%。相比之下,当前国内主题公园运营商远未探索出成熟的盈利模式,仍以园区门票和酒店等收入为主,过于单一。


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