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从街边小餐馆到全球最大中式快餐,程正昌说只赚外国人钱?
2017-06-01 10:08:51 作者: 来源:无冕财经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中华PE:
据美国《侨报》报道,在美国不少城市的街区里,一家连锁餐馆的标志特别显眼,白底中间一个大红圆点,中间是一只呆萌的大熊猫, 熊猫外围着一圈英文“Panda Express”。这家餐馆的名字就叫熊猫快餐,是目前美国规模最大的中式快餐连锁企业。熊猫餐厅门店
熊猫快餐的创始人程正昌18岁来到美国,毕业后跟着父亲在经营中餐馆。小餐馆的生意惨淡让程正昌反思,美国老式中餐馆的经营模式已经落后,决心一改服务模式,笼络大片美国人心。此后的1983年,36岁的程正昌在加利佛尼亚的 Glendale Galleria 的美食广场上开了第一家熊猫快餐。
熊猫餐厅既保留中餐的传统特色,又迎合美国人的口味,大受美国人欢迎。如今,熊猫快餐已成为全美最大的中餐连锁店。2011年,程正昌将生意版图扩大到国际市场,从邻国墨西哥开始,逐步扩张至加拿大、迪拜、韩国、波多黎各、日本,如今在全球有超过2000家店。熊猫餐厅给程正昌带来每年20亿美元的营收,他和妻子蒋佩琪的身家也达到44亿美元。
在程正昌的计划里,这家炙手可热的全球最大中式连锁快餐将于2020年开10000家店。然而他却说永远不会开到中国,这是为什么?摸索30年,只赚外国人钱的熊猫餐厅,有何经营之道?
1. 从1到2000
程正昌早年的经历可谓漂泊。他5岁时离开扬州,13岁时移居日本,18岁再到美国。在美国贝克大学攻读数学专业,随后又在密苏里大学取得硕士学位。然而,他毕业后并未从事专业相关工作,而是一心想与干了多年厨师的父亲开一家属于自己的餐馆。
熊猫餐厅创始人程正昌
1973年,程正昌全家移民到加州的帕沙迪纳市。程正昌得知市里有家店铺要出租,他与父亲一拍即合,拿出全部积蓄,借钱贷款,凑足了6万美元,盘下店铺,就这样一家名叫“聚丰园”的餐厅就开业了,他做经理,母亲与父亲做厨师。
聚丰园开张的第一个月,生意惨淡不堪,营业额只有一万两千美元,周末也没有几位顾客,收入才几百美元。程正昌多翻反思,发现老式中餐馆的经营模式太老套,一成不变,已不符合形势需求,“要俘获美国人的胃,先要俘获他们的心”。
于是,程氏父子商量出变革的对策:坚持自己中国式的热情、地道的中餐口味。为客人点菜、为不够吃的客人免费加菜、店里位置不够时追到停车场道歉并主动提出赠送饮料……在程氏父子宾至如归的服务和特色菜品下,小店生意日渐有起色,回头客越来越多。
本土化的中式快餐菜品
聚丰园生意红火,引起大型购物中心开发商的注意。1983年,格伦德尔一家大型购物中心的开发商找上门来,问程正昌是否愿意在购物中心开一家中式快餐。程正昌答应了,在给快餐店起名时,他想到中国的国宝——熊猫。正好当年中国政府送给了美国动物园两只大熊猫,熊猫在美国一夜之间成为明星,于是第一家熊猫快餐就开张了。
“熊猫快餐一开,第一个月就赚钱了。1985年一口气开了4个店。生意就这样一路做上去了。”程正昌在接受美国《侨报》采访时回想到。此后的30年里,熊猫餐厅分店越开越多,甚至走出美国,遍布全球。如今已进军墨西哥、加拿大、迪拜、韩国、波多黎各、日本等市场,总店数超过2000家。
2. 只赚外国人钱
刚开始做熊猫餐厅时,程正昌看中的就是做美国人的生意。中国城和华人区内的中餐厅,多以华人为主要客层,但他明确定位要瞄准美国人。“在美国的中国人毕竟是少数,做美国人的生意,才能把事业做大。”
每家店只有20个菜品
事实上,熊猫餐厅的口味确实未必经得起挑剔的中国食客的口味。在坚持中国菜肴特色的前提下,程正昌不失时机地在口味上加以微调,尽量适合美国人“最喜欢甜酸味又略带一点辣”的独特口味。程正昌说:“美国人吃东西比较单纯,喜欢吃肉,种类比较少,有几种就很满足。”
程正昌认为,做中式连锁快餐最重要的是解决维持中国食品特色与标准化的矛盾。为了做到标准化,熊猫餐厅在因地制宜的过程中选择“少做几个菜”,每个店有17-20个菜品,全部由手工制作。品种不多让熊猫餐饮可以采取明火现炒的方式,以保持菜的原味和特色。既让美国人觉得“简单易懂”,也方便经营管理。在所有的原料都是加工商完成后,配送到每个分店,以保证口味的统一。
程正昌和妻子蒋佩琪
回想起成为“中式快餐大王”这30年,程正昌不得不提到他的妻子——同是毕业于贝克大学的华裔蒋佩琪,当时正在读电子工程博士的蒋佩琪。在熊猫餐厅规模化过程中,蒋佩琪辞去了航空公司软件工程师的工作,对熊猫餐厅的运营、财务、供应链带来了180度的技术提升。
早在20年前,蒋佩琪利用软件知识,自主研发出了一个名叫”熊猫自动工作站”的后台管理系统,除了让点餐变得简单、门店之间还可以互相分享信息,还可以自动追踪库存、自动添购食材、控制资产、厨余浪费问题,后台的大数据可以及时分析和调配菜品,厨师减少到最少,但效率却大大提高。
蒋佩琪的管理能力为熊猫餐厅带来了规模化的可能性。在上个世纪80年代,熊猫餐厅成为了当地唯一使用标准化、数据化管理系统的中餐厅,标准化程度对标麦当劳,使得创业之初定下“要做中餐界麦当劳”宏愿的程正昌愿望成真。
如今,在全球开了2000家分店,程正昌夫妇依旧坚持熊猫餐厅永远不要开进中国。程正昌态度明确:“中国不需要熊猫快餐,那里的竞争也太过激烈,我们是做给外国人吃的。”
对于未来的发展,程正昌乐观地表示:“按照目前的进度,如果分店的年增长率能够达到20%的话,到2020年,我们在世界范围内的熊猫快餐将超过10000家。”


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