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龙代言辣条产业,上过黑榜也登过美国奢侈食品榜,售价高达76元/包
2017-06-06 16:20:59 作者: 来源:投资潮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中华PE:
“来根辣条冷静冷静”、“买了一百包辣条,有钱,就是任性”,最好听的话是你对我说 :“给你包辣条。”这一个个“段子”,皆是为“辣条”而创作。
辣条是当之无愧的“食品界第一网红”,也承载着我们数代人的“辣条记忆”,但最近,“辣条”的负面舆情升温了。
“卫龙”也上过黑榜
据新京报报道,自2015年至今,全国有15个省份共计131家辣条生产企业的195批次辣条上了食药监局的“黑名单”。在通报的180起食品安全问题中,食品添加剂不合格是主要原因,其中菌落总数超标占68起,甜蜜素超标占30起。
从不合格产品的区域分布来看,河南省与湖南省为不合格辣条的重灾区,当地生产企业被通报次数占据了前二。而查处批次最多的品牌也主要集中在湖南和河南,其中湖南占了一半以上。阿婆传奇、晏子食品、小龙女及湘川王等品牌都曾上榜。
值得注意的是,辣条知名品牌“卫龙”也上过黑榜。2016年11月24日,宁夏食药监局官网发布抽检信息,标称生产企业为漯河市平平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卫龙”调味面制品因检出甜蜜素,被列为不合格产品。
辣条产值达500亿
辣条,也叫辣片、麻辣条、辣子条、豆腐皮。主要原料是面粉,加入水、盐、糖、天然色素等,经过膨化机高温挤压膨化,再加油、辣椒、麻椒等调味料。官方名称是“调味面制品”,属于面筋熟食行业。
和蒸汽机的发明一样,辣条的开始也是源于一个意外。1998年,在长沙做麻辣生意失败的邱平“逃回”家乡湖南平江县,“生活一塌糊涂”的他正处于事业低谷期。与此同时,做玻璃生意的钟庆元、在广东打工的李猛能,都遇到了当时绕不过去的坎。
没有被挫折击倒的三位创业元老,机缘巧合凑在一起,希望靠做食品打个翻身仗。三人开始在农贸市场上寻找合适的食材,最后选定了面粉,就是因为便宜。麻辣面筋做出来之后大受欢迎,迅速占领市场。这也是为何辣条主要产自湖南,其中平江县的地位又首屈一指的原因。
这也让辣条在平江迅速形成了一个产业。“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内地除西藏外,有天气预报的地方就有平江人做的面筋食品。”平江熟食行业协会会长张玉东曾这样说。
辣条究竟有多红?
2016年四月,大V段子手的一则微博形象给出了答案。“2015年中国电影市场票房总值达到了历史新高400多亿元,但仍比不过河南一个省辣条的总产值”,这是辣条界津津乐道的一句话。
辣条所在的面筋产业分布在湖南、河南、河北、四川、重庆等十几个省区。其中,湖南是中国最大的辣条产地,占全国总产值60%,年产值达300多亿元。湖南“辣条”企业近千家,创就业岗位20万个。湖南还专门成立了“辣条协会”,有150多家企业加入。
据湖南平江县食品行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全国有面筋食品(辣条)厂家1000余户,产值至少达到500亿-600亿元。
新京报报道说,辣条是北京市郊区一些小学附近商铺的销售主力军,城中村、城乡接合部、边远农村等是辣条企业的生产集中区域,学校周边商店、集贸市场、批发市场则是辣条销售的集中场。
当然,辣条在创造GDP的同时,安全问题也屡遭曝光,由于辣条造价低,利润高,辣条作坊遍地开花。只要花几百上千买一台辣条机,在家就能玩创业,许多小作坊为了降低成本,更是乱用化学添加剂防腐剂,导致辣条生产卫生条件差,金属含量严重超标,食品原材料劣质。
如果吃到没有食品安全生产许可的辣条请举报,虽然他不能吃,但它能有其他用途。郑州已经集中焚毁,70吨辣条用来发电。
卫龙海外售价高达76元
在整个河南省的辣条规模企业中,卫龙这家企业一定要提。
卫龙辣条,企业所在地是漯河市,一个内陆小城市。成立十几年,产品都是些最基本的休闲食品。从品类来看,产品没有一点特色;从地理位置来看,漯河没有沿海城市的人力、信息等优势;从规模来看,一个十几年历史的企业,3000多员工,没有垄断的可能。
然而,它却从校门口奶奶的货架里,堂而皇之地登上美国奢侈食品榜,5毛钱辣条漂洋过海到美国后价格竟然高达12美元,折合人民币76元,价格飞涨十几倍,走上“高逼格”。
这家1999年成立的以辣条为主营业务的食品企业,从2010年开始进军豆制品行业,借助杨幂和赵薇的代言,打响了品牌的知名度,并创造了一年1亿的销售额。
卫龙2015年才上线的天猫店面,在淘宝的自然搜索率达到了40%到50%,微博日互动话题最高达到10几万。打开卫龙的旗舰店,近百个单品中,动辄就是几十万的销量,几万条的互动评论。它是怎么做到的?
这一年多来,该企业走红的过程,就是一路脑洞大开的过程。
2016年六月八日,天猫的卫龙食品旗舰店被黑客攻击,整个店铺首页上满频幕黑底红字上写着“凭什么不给我发货”。在网站短暂恢复正常之后,下午卫龙天猫旗舰店再次被“我要给你点颜色看看,你为何这么叼”等网络表情包覆盖。
在微博上,有人发起了话题#辣条被黑了#,当天的话题关注度持续上升,甚至一度超过了当天还在进行中的#高考#,并且微博热度一直持续高涨,互动量高达了17万,进入实时热搜榜第10名跟热门话题第四名。
但其实,这场“辣条被黑了”事件,实际上就是卫龙精心策划的一次互联网营销事件,而这次营销的效果,显而易见。之后,卫龙还先后与暴走漫画、微博段子手紧密合作,隔三差五制造话题,登上热搜。
同时,在外界最为关注的食品安全方面,卫龙辣条邀请了专业摄影团队做了卫龙车间的宣传照片。全自动化的生产设备、无菌洁净的生产车间,以及专业的实验室和研发中心,改变了大众对辣条是垃圾食品的刻板印象。
此外,卫龙品牌虽然没有做外贸出口,但其在海外却广受老外喜欢,主要得益于口碑营销。在美国亚马逊搜索的“Chinese food”为前五名,并且评价为五颗星,好评如潮。通过大家的口口相传,迅速席卷海外。
一个字“辣”
从辣条这个点,我们再把目光看的更远一些可以发现,周边的生活已经逃离不了一个辣。麻辣小龙虾、周黑鸭、泡椒凤爪等,这几种流行的网红级食品,核心主打都是一个辣字。
这四个产品的流行生命周期非常长。短的有10年,长的流行周期甚至有20年,几乎可以说是长盛不衰。
他们的共性在于,周黑鸭、卫龙辣条、小龙虾、泡椒凤爪的客单价均在15元这个区间上下浮动,但由于这些产品单份分量少,用户会一次性购买多份,甚至组合打包购买主力的客群实际支出,大概在50上下区间浮动。但这依然是属于低客单价产品。这样的战略也在最大程度上能够保证用户群的基础足够大。
同时,这几个产品的制作工艺非常标准化,且极其容易保存。比如泡椒凤爪,基本的制作工艺与每一步流程都不复杂,能够满足工业化时代大规模产能的需求。
第三,核心龙头和品类代表的崛起逐渐引爆这些产品。具体来说,这些产品过去一直在当地是有存在历史的,比如泡椒凤爪在民间一直都是食用者自己制作,而吃鸭脖子卤味的历史在武汉也很悠久,就如同热干面存在历史一样。
但是中间关键性的龙头品牌企业将其规模化,同时实现品牌化、标准化,并自建渠道体系,让品类变成一个品牌,该为这些品牌的推动者记上一功。可以说,没有这些龙头企业,就没有这些产品品类在全国范围的流动,不然这些产品也只能偏安一隅了。


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