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钱大战幸存者:从送外卖到身家20亿美元,这个85后用了8年
2017-06-13 10:47:09 作者: 来源:科闻新解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中华PE:
2014年5月6日,饿了么拿到大众点评网8000万美金投资,看着账户,饿了么创始人张旭豪松了口气,他知道,如果再拿不到钱,饿了么必将失去一切。张旭豪告诉手下的兄弟们,新一轮的烧钱大战可以开始了。那时的他还不知道,仅仅十天以后,美团外卖就会完成C轮融资,约3亿美元。
饿了么创始人兼CEO张旭豪
这一天,全国大约有100万份饿了么外卖订单,其中许多订单享受了满10减7、减8甚至全免的优惠。
这一年,张旭豪29岁,是他休学创业的第六个年头。
休学创业:瞄准市场痛点,从零开始说干就干
2008年,张旭豪考入上海交通大学,成为一名硕士研究生。躺在宿舍的床上,23岁的张旭豪脑子里装满了一个学生不该有的想法,他想创业,想赚钱。
《硅谷海盗》中盖茨和乔布斯的创业故事激励了张旭豪
一次打完游戏后,张旭豪想点个外卖,可翻来翻去找不到饭店的广告。晚上跟舍友聊起这事儿,他们都觉得现有的外卖方式不仅麻烦,选择还很少。经过彻夜的卧谈会,张旭豪觉得,不如就从外卖这个切入点开始创业。
第二天,张旭豪和舍友买了几辆电瓶车,从发传单开始,开始了外卖创业之路。为了全身心地投入到创业中,张旭豪向学校提出了休学,过程虽然不是很顺利,但最终还是申请下来了。
初尝胜果:用商业模式与技术创新打败十倍的对手
当张旭豪他们骑着电瓶车,风里来雨里去地送外卖,希望拿下交大市场的时候,他们才发现,一家叫“小叶子当家”的外卖公司,注册资本100万元,几乎已经把上海所有的高校都覆盖了。而张旭豪他们的创业资金则来源于父母资助,奖学金和小额贷款。
饿了么创始团队,左二为张旭豪。
面对十倍于自己的强敌,张旭豪做出两项创新:一是把抽成制改为年费制,原来每笔订单,商家要向张旭豪支付8%的佣金,现在改为一次性支付4820元的固定年费,多卖即多赚。二是用运用互联网技术,从原来的电话短信订餐,改为用户网上自助订餐,商家网上自主接单的模式,大大提高了订单效率和用户体验。
凭借这两项创新,六个月以后,饿了么消灭了上海地区所有的竞争对手。
成为巨头:市场份额才是第一,利润永远第二
2013年,饿了么已出现在全国十多个城市,眼看快要占领全国的外卖市场。就在同一年11月,美团外卖上线了。美团的策略很简单,通过烧钱实现急速扩张,美团认定学生创业出身的饿了么,在资本和运营上都无法和自己抗衡。
这是美团设下的死局:不烧钱不扩张,就会失去市场而被淘汰。烧钱扩张,资本和运营跟不上,同样万劫不复。
2014年到2016年,是外卖行业烧钱大战最疯狂的两年
张旭豪的选择是开战。于是就有了本文开头的那一幕,随后的两年间,饿了么一共获得20多亿美元的投资,员工数量由两三百增加到五六千,覆盖城市由十几个扩张到两百多个。
截止2017年,饿了么仍然保持着市场份额老大的地位,始终领先于美团和百度外卖。这是张旭豪给出的答案:烧钱谁怕谁,市场份额才是第一!
结语
2017年,各大外卖平台依然战斗在烧钱大战的第一线。对于烧钱,张旭豪似乎已经游刃有余,他已经将其作为教育市场,培养用户习惯和占领市场份额最有效的手段。只是,2016年的315晚会事件,对饿了么以及所有外卖平台都是一个警示,当公司体量大到一定程度时,做得好也许比做得快更能站稳脚跟。
2016年的315晚会曝光了一些加盟饿了么平台的黑心作坊
“回想我们过去,我觉得其实饿了么像打游戏打怪一样,以前有很多的竞争对手,然后一路地走来,到现在,我们终于跟BAT可以正面地较量。”在一次内部演讲,张旭豪如是说。
张旭豪的梦想,是把饿了么发展成像亚马逊一样的,全球零售平台。


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