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返回上一页详细内容

投资人称映客前景、钱景双丰收,但如何生存下来仍存在变数

2017-06-22 09:05:52 作者: 来源:投资潮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中华PE:

持续停牌2个多月后,宣亚国际收购映客的更多细节被正式公布。宣亚国际日前发布公告,宣布拟通过现金方式收购奉佑生、廖洁鸣、侯广凌、映客常青、映客远达和映客欢众合计持有的蜜莱坞(映客)48.2478%股权,交易价格未透露。

映客前景、钱景双丰收?

针对映客和宣亚资产重组一事,投资人表示乐观。映客的投资方紫辉创投创始合伙人郑刚表示:这起收购案有助于实现资源的强强联合,更有助于实现直播行业商业模式的进一步创新。映客创始人团队转让股权说明映客在直播行业里走出清晰发展路径。直播产品被数千万用户高重复率使用,两年内映客商业模式得到验证和认可,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投资人之所以如此乐观,是因为买家宣亚国际是一家主营业务为整合营销传播服务,具体包括常年顾问服务、项目服务两类的“广告公司”。被收购后,将着力开发适合于直播平台的各类广告业务模式,对接各类潜在广告主,进行商业化推广运营等事宜肯定会更加方便。也就是说,按照两家愿景,未来两家组合赚钱会更容易。

而且,以映客此前的70亿估值计算,映客此次48.2478%股权,能够换来约33.77亿元的现金。作为创业公司来说,对于创始团队和投资人来说皆大欢喜。可以说,映客前景和钱景都有了。但笔者认为这起交易不仅结果存在变数,未来能否顺利生存下来也同样存在变数。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 映客流量问题待解。映客之所以“卖身”,和其本身资金、流量双双告急有很大关系。本次卖身成功,让映客暂时没有了资金困扰,但直播平台最重要流量问题还需要解决。TalkingData移动观象平台的数据显示,映客的覆盖率和活跃率从2016年1月开始有显著增长,6月达到峰值,随后开始大幅下跌。今年4月,两个维度的数据都已经远低于2016年1月。

要知道,对于直播平台来说,有流量才能更好的变现。没有流量加持,未来的映客想走广告变现的“路子”也面临广告主不买单的困境。

2. 收购事宜还需证监会同意。这个原因很简单,证监会如果不同意此次交易,这场事情也就成为两家平台的自嗨。

3. 直播+广告的赚钱模式还需要摸索。在任何一个行业在进行广告交易之后,都需要花很长时间去摸索,比如广告标准、成交效果、计费方式等。就像电视广告收视率等数据成为广告的计费标准、互联网广告流量等数据成为广告的主要评定一样,直播行业也需要一段时间去摸索如何用广告变现。

4. 未来市场竞争将非常激烈。公开资料显示,斗鱼和龙珠直播背靠资本方腾讯;虎牙直播的前身是YY直播,其背后是欢聚时代以及“雷军系”;花椒直播由奇虎360直投;熊猫TV由王思聪组建;一直播E轮融资由新浪微博领投。借助资本力量,这些直播平台可以说有着天然优势,映客想要与这几家具有“靠山”的直播平台进行竞争显然并不容易。

综上所述,今后两家即使成功完成收购交易,还是有很多问题待解。

行业洗牌早已开始

对于映客的“卖身”,媒体多数解读为直播行业重新洗牌的前奏。事实上,直播行业的洗牌早已开始。

今年年初,光圈直播因为A轮融资不利,官网停止服务,App从应用商店下架。据自媒体瑞莱观点统计,去年年底,爱闹直播、网聚直播、美瓜直播、猫耳直播等10余家直播平台已经关闭服务。而未来,随着直播行业逐渐降温,还会有更多的平台走在倒闭的路上。

一、目前直播行业政策逐渐收紧。2016年,国家通过实施《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等政策促进行业良性发展,缺乏高质量直播内容的平台将无法继续借时事热点或擦边球等获取流量,唯有有着雄厚资金和正规执照的平台能够跨越这个门槛继续探索新的方向。截至相关法规公布,确认满足双资质条件的有YY、虎牙、一直播、映客、KK等几个大平台。这样一来,一些不具备条件的小平台倒闭已经成为必然。

二、投资者更加理性对待市场。2017Q1, 只有少数几家大的直播平台获得投融资,比如熊猫、花椒直播、虎牙等。而小的企业没有投资者的支持,仅靠用户赞赏显然不能支撑高额的带宽和运营费用,倒闭也已经成为必然。

三、直播平台同质化竞争现象严重。目前,平台间用户倒流现象严重,此前各大平台的烧钱模式也让一些小平台“苦不堪言”,小平台没有资金续力,收入又不高的情况下理智退出也是很好理解的事情。

说实话,直播行业洗牌也属正常,毕竟创业本来就是艰难的一件事。企业在没有特色模式,又没有资金保障的情况下,倒闭就成为唯一的选择。

洗牌后的机遇与挑战

在任何行业来说,都需要经历行业引爆——资本追逐——投资发展放缓——洗牌——行业成熟的发展轨迹。在经历了资本热捧后,直播行业洗牌开启市场竞争淘汰,行业越来越健康后,对于企业来说有很大机遇。

市场洗牌后,在线直播市场门槛提高,行业逐渐回归理性,市场开始良性发展。此前网络直播为了追求流量,以低俗内容作为吸睛手段,大打“擦边球”,逾越法规底线,甚至为了流量出现扬言打警察、打砸警车等事件。还有企业为了吸引更多粉丝打赏“输血”,直播平台在礼物打赏中以雇佣水军,刷量造假、数据掺水的方式,来吸引投资人进行投资。行业洗牌后,这类乱象也必将减少,对于行业来说自然有利。

另一方面,行业洗牌之后,对于留下来的企业来说也有好处。数据表明,2016年国内泛娱乐直播市场规模达208.3亿元,同比增长180.1%,预计国内市场规模在2017年将突破400亿元。也就是说,尽管直播行业里已没有往日的融资热潮,但直播行业依然是一块“金矿”,留下来的企业成为独角兽的可能加大。

但是,有了机遇并不是说没有挑战。

首先,留下来的对手将更加不好“对付”。行业洗牌后,留下来的企业毫无疑问都将具有各自的优势。届时,不管是具有资金支持还是领域优势,对于其他企业来说都是竞争的强力对手。

其次,如何提高内容质量是企业需要思考的问题。直播行业发展至今,内容同质化严重。不少网站都是通过“主播陪聊”的方式来吸引流量,这种换汤不换药的直播形式,无法给用户带来更新的体验。而优质内容才是流量的主要来源,因此,如何深加工优质内容,是各大平台都需要待解的问题。

最后,变现模式依然待解。平台有补贴内容生产、审核和带宽成本的压力,致使真正赚大钱的平台并不多。各直播公司公布的财报整理后,我们发现去年年收入破10亿元级别的直播平台仅有三家,分别是9158、YY、陌陌。

目前,直播行业打赏依然是其核心商业模式,也是重要的收入来源。但仅靠这一单一的收入,根本无法支撑整个行业的未来。因此,网络直播想要提高业绩必须探索更多变现模式。

总之,伴随着映客的卖身,让我们看到了这个行业更多的可能。而之后直播行业的格局将怎样发展,我们还是拭目以待。

 

关键词:双丰变数人称
分享到: 更多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