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卖蜜饯的小贩到年销售 43 亿的“轮胎大王”,是他改写了轮胎行业版图
2017-06-22 16:01:42 作者: 来源:环球闽商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中华PE:
在汽车行业,轮胎尤其是轿车轮胎领域是一个高度依随本国家、本地区汽车工业的产业。有一家轮胎制造企业,是中国第一、世界第九的轮胎制造商,这家轮胎制造企业日产轮胎能力超百万……打造这一奇迹的,是台湾正新集团董事长罗结,罗结的祖籍是福建安溪,50年代前,他只是一个在乡下以卖蜜饯为生的小贩,凭着过人的胆识,以及几近于固执的执着,打造了傲视全球的轮胎帝国。
生于1925年的罗结今年已经92岁了,而他缔造的正新橡胶仍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不断地开疆拓土着。2016年《福布斯》杂志公布全球富豪榜,台湾地区第5名是正新轮胎董事长罗结。
他的成功传奇,可说是台湾橡胶业传奇的最佳典范,值得你我关注。接下来闽商君就带大家看看他的创业故事……
罗结的创业故事:贫穷是奋斗的理由
1、从做自行车胎起步
罗结发迹于曾集结上百家轮胎厂、素有台湾艾克隆(Akron,位于美国俄亥俄州,为轮胎重镇)之称的彰化县员林镇。比起同样起家于员林镇、地方士绅起家的华丰橡胶颜家、张家以及建大工业的杨家来说,生于1925年的罗结创业最晚,背景也最寒微——他来自于佃农家庭,只有小学学历,毕业后十几岁的他只能挑着蜜饯四处叫卖。
二战后,台湾物资缺乏,有人开始利用战时留下的各式报废车胎,透过斩胎、抽取纱布的做法,翻制成自行车胎贩售获利,早期的罗结便在彰化县员林镇的北门轮胎行当学徒。
在看好轮胎为民生必需品的前景下,罗结创立了大新轮胎销售自行车胎,当起了老板。1951年,他再与连荣车行老板李陈荣合资设立连新轮胎,只不过最后因理念分歧而拆伙。
连新分家时,在工厂正中间画下分隔线,资产对分,互不侵犯,只有“连新”商标被李家标下,罗结更名“正连新”,李家抗议,最终改为“正新”。
2、另辟蹊径进军美国
上世纪70年代,全球日益庞大的汽车市场让罗结看到了一个巨大的新市场——汽车轮胎。罗结不再满足于自己熟悉的自行车、摩托车轮胎,他要到更大的池子里去游泳。
罗结先是试水生产相对简单的卡车轮胎,又通过购买技术、代工等方式积累经验,1973年,正新在台湾率先进入轿车轮胎领域。
不过,罗结没有像大多数轮胎企业那样选择为大型汽车厂商做原车配套,而是选择了个人替换胎市场——前者需要提前两年参与汽车研发,且审核过程十分繁琐漫长。
罗结分析全球市场的特点之后,决定以美国市场为突破口——美国的消费者相对比较“开明”和专业,美国的汽车厂家也不像日本、韩国厂家那么“固执”地只用本土的轮胎品牌。在个人替换胎业务做出影响后,再争取汽车厂家的配套业务。于是,正新的MAXXIS(玛吉斯)诞生,定位于中低端车型,强调性价比,逐渐在美国个人替换胎市场打响。
要如何在一个待开发市场与这些庞然大物竞争呢?罗结的策略是:
1、定位于中低端市场,依靠性价比取胜,做让用户满意的产品;
2、与美国汽车制造商合作,舍弃日韩汽车制造商,以避开“采购民族主义”;
3、依靠身份优势搞好与中国政府的关系,营造超越对手的商业软实力。
3、84岁时仍活跃投资一线
1992年,大陆进一步改革开放,台商纷纷抢滩大陆,康师傅控股董事长魏应州带了500万美元到天津作最后一搏,旺旺集团董事长蔡衍明则带着1000万美元深入长沙设厂,罗结也看到了这一趋势,是台湾轮胎业中第一家布局大陆的公司,但他一出手就砸下2000万美元在厦门设厂,大手笔由此可见一斑。
1997年,玛吉斯在紧邻上海的昆山投产,随即凭借自己在美国市场的影响力,拿到了上海通用君越的配套合同,从此陆续获得了上海大众等主流汽车厂商旗下品牌的配套合同。如今,每天有100万条四轮、二轮车胎从正新中国的五家工厂生产线进入大陆市场,产能称霸中国。
“迟早要做的事,不如早做!”这是罗结领导正新集团多年来的名言。不管是从小轮胎切换到大轮胎,还是率先出口美国、进军大陆,罗结总是比别人早一步,这成了他制胜的关键。
他的大手笔在84岁高龄时仍分毫不减。公开资料显示,2009年底,84岁高龄的他仍活跃在第一线。
当年11月23日,罗结前往彰化县彰南科技园区考察,大笔一挥投资120亿新台币,将这个当年亚洲最大轮胎投资项目,落户当时仍是一片甘蔗田的土地。罗结的二女婿、正新橡胶总经理陈荣华说,这个投资项目,罗结并没有考虑多久,“我们评估一个星期就决定,毫不迟疑”。
正新集团,第二代再出发
罗结是正新的灵魂性人物,甚至可以说正新就是罗结,罗结就是正新,正新是罗结的另一个身体。如今罗结真的老了,身体已不允许他再工作了,指挥棒该交到下一代了,这样才能让“另一个身体”继续年轻。
1、二代接班,进入"后罗结时代"
2014年6月17日,年近90岁的罗结没有像往年一样出席正新股东常会,会议由其子罗才仁以“代主席”的身份主持。在会上,全体股东同意由罗才仁接任罗结的董事长职务,正新橡胶正式进入了“后罗结时代”。
罗才仁是罗结的次子,生于1953年,毕业于美国涅乃克技术学院营销与材料管理系,毕业后一直在正新工作,曾担任厦门正新副总经理,1993年时主持创立正新中国并出任董事长,2010年又主持创设了正新重庆工厂,自2010年起担任集团副董事长,手中还握有集团13.24%的股权,向来被视为“正统”接班人。
正新第二代掌门人——罗才仁
2、罗才仁向外界展示轮胎的品牌形象,将企业推向高峰
2014年不光是罗才仁主政的元年,还是正新进入中国第25周年,整个公司都显现出一派新气象。
1)正新集团启用了新LOGO,以彰显自由、积极、超越的精神;
2)正新中国提出“正新轮胎——专注中国路”的新战略,决意以更加本土化的产品设计赢得更多大陆消费者;
3)正新中国独家赞助了由山东卫视强力打造的综艺类台球真人秀节目——《星球大战》,同期还推出了专为高端SUV打造的R7轮胎;
4)正新全年频繁赞助体育赛事,1月份赞助了厦门国际马拉松赛,5月份邀请上百位正新经销商远赴印尼为荷兰足球甲级联赛冠军球队阿贾克斯(AJAX)呐喊助威;7月份赞助了第十三届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8月份又赞助了环中国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同期还开展CST正新轮胎持久耐力平板支撑挑战赛。
罗才仁希望通过这一系列行动向外界展示强势轮胎品牌的新形象,也借此宣誓正新第二代再出发,冲顶世界第一。
成为“世界轮胎大王”是罗才仁的事业理想,他已为此设计了发展战略,即“切割市场,先在个别市场变成第一,然后逐步复制,最后成为世界第一。”
目前,玛吉斯(MAXXIS)轮胎已在尼日利亚成为了行业第一,在马来西亚马上冲冠,在中国更是增长强劲。
3、在正新的市场版图中,中国市场具有特殊的战略地位,是罗才仁下一步主攻的方向。
据中国汽车协会统计,2014年我国的汽车销量高达2349万辆,再创历史新高,继续保持世界第一。目前,正新已在产能上达到了中国之最,其旗下的“樱花“品牌更是涵盖了自行车轮胎、摩托车轮胎、卡车轮胎,在过去几年以20%的年增长率高速覆盖城乡市场,接下来,正新若想扩大营业额就必须提升其高端品牌——玛吉斯(MAXXIS)轮胎——的销量,这就需要正新在技术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罗才仁在这方面早有规划,2012年11月,正新在江苏苏州投资1.5亿美元兴建的占地86万平方米、周长6000米、形似一把琵琶的昆山玛吉斯测试场正式启用。据介绍,该测试场施工期长达3年,在技术上已达世界一流水准,在测试道配置上更是位列全国之冠。
“专注中国路”是正新始终不渝的目标,更是正新制胜未来的战略。对此,罗才仁说,“从自行车胎、摩托车胎对一条条羊肠小道的解读,到卡客车胎、轿车胎对广袤大地的探索,正新人始终专注于对中国路的钻研,从而研发、生产出适合不同地形、路况的产品;始终专注于洞察中国车主的需求,从而提供更贴近的服务。”
罗结,一个没有背景的佃农之子,依靠踏踏实实的奋斗和高瞻远瞩的策略闯出一片天地,成为了中国轮胎大王。
回望历史,我们仍能依稀看到一位倔强少年挑着货担从乡村走到城市,他专注耐心,负重向前,敢于梦想,绝不低头,以一己之力改写了世界轮胎行业版图,这是罗结的人生,也是正新的故事。


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