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返回上一页详细内容

阿里“占位”AI消费场景,藏不住的中国版“Echo”野心

2017-07-07 09:14:27 作者: 来源:投资潮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中华PE:

上周,关于阿里巴巴旗下人工智能实验室(A.I. Labs)诞生的消息不胫而走,殊不知该实验室早在2016年低调成立。

昨天下午,这个专门研发消费级AI产品的实验室高调推出研发的第一款智能语音终端设备——天猫精灵X1,具备“声纹支付”功能,售价499元。阿里选择了智能音箱这一入口,作为应战AI的敲门砖。

应战AI

自从亚马逊Echo、谷歌Home、微软Invoke、苹果HomePod、京东和科大讯飞的“叮咚”系列、百度的“小鱼在家”相继问世,加上项目代号为Vega的三星智能音箱也在紧锣密鼓的研发中。天猫精灵X1的入局,再次为智能语音时代添了一把火。

亚马逊Echo是智能音箱的鼻祖,根据eMarketer的数据显示,在今年一季度美国语音助手市场中,亚马逊Echo的市场份额达到70.6%;而HomePod因其自带的苹果产品光环,也被认为是智能音箱极具潜力的一个产品。

从产品功能上来看,天猫精灵对标的应该是亚马逊Echo。在亚马逊看来,智能音箱应该看做是生活助手。但是,无论是Echo还是HomePod,目前均没有在中国发售,这也给阿里和其他中国企业留下了足够多的发展空间。

据智东西报道,为了这一智能音箱,阿里不惜拆掉了曾经的心头好Pepper机器人团队。阿里的考虑是,既然机器人迟迟推不动,人才又都是AI方向的,不如将其投入正缺人手的AI Lab

事实上,从官方放出的宣传语“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实验室首款消费级人工智能产品”来看 ,这款智能音箱很可能是名不见经传的阿里人工智能实验室的一直在憋的大招。在此之前,负责这一音箱的阿里人工智能实验室已经默默攻关半年。

客观说,智能音箱的产出在技术上并无多大难度,语音识别二十年前就已经投入应用。然而问题的关键在于,它是谁做的,它背后的世界有多大。

比如,你有没有能力控制智能家电,归根结底在于制造商与家电巨头之间的博弈,很难想象夏普的彩电会兼容小鱼在家的智能音箱,而阿里在这方面的可能性就大的多;比如,在其他的智能音箱中,你就很难买东西的功能,但在阿里的生态中则可以深度整合;当然,这当中人工智能技术的高下也很重要。

天猫精灵X1的发明,标志着在百度和腾讯之后,阿里也正式入局智能语音助手,建立人工智能世界的入口,这象征这一股席卷科技圈的大潮流扑面而来,人工智能全面落地的时代可能离我们还很远,但确定无疑的是:未来已来。

“占位”思路

正如上文所述,2017年以来很多厂商在AI落地应用的竞争非常激烈,智能家居就是其中必争的一环。而智能音箱又是带动智能家居一大核心,是入口级的产品。

在中国市场方面,如果天猫精灵本身不能和叮咚做出本质差异,那更可能是叮咚的量级为中轴线而上下起伏。原来的用户基础可能会促进其生产销量的增加,但如果产品自身不产生粘性,那这种增加就会变成一次性的,进而变得毫无意义。

从发布会现场透露的信息来看,马云对于天猫精灵的定位与早年的淘宝定位类似。值得一提的是,阿里人工智能实验室负责人浅雪正是淘宝的首任产品经理,浅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AI不应该停留在实验室层面,应该通过产品来实验。而天猫精灵的定位偏向于面向智能生活的AI产品,希望付诸机器以“人性”。

这正是阿里巴巴的思路。天猫精灵X1除了具备语音控制音乐和音频内容播放等功能外,还通过AliGenie(第一代中文人机交流系统)接入了众多生活服务。目前已经达成的合作伙伴包括美泰、KEEP、西溪天堂综合体、优酷、高德地图、淘票票、支付宝、虾米音乐、天猫超市、菜鸟裹裹、喜马拉雅FM、淘宝网、阿里智能联盟、阿里数娱、天猫魔盒、绘儿乐、吴晓波频道、飞猪、盒马鲜生等。

对于阿里来说,AliGenie恐怕才是阿里试水AI产品化的深意所在,而天猫精灵只是呈现其“方案”的一个载体,通过一个有形产品的推出来彰显其一整套的技术方案能力,为阿里赢得AI消费场景的“占位”。

中国版Echo野心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阿里完全是有中国版Echo”野心的。

天猫精灵上,同样是接入了阿里的购物、支付、阿里智能联盟的硬件设备等,在开发平台策略上,也更类似AlexaAliGenie同样是走开放平台路线,和第三方服务对接。在这个平台上,阿里更强调的,是产品未来所能提供的服务能力。和Alexa放在AWS上一样,AliGenie也运行在阿里云上。基于阿里云和YunOS,为智能硬件提供服务,占领家庭控制中心,是阿里一贯以来的想法。

同为电商,阿里巴巴已经追随亚马逊的脚步在云计算领域施展拳脚,并且一定程度上,阿里巴巴取得了成功。这次,阿里巴巴后知后觉进入百度已经开荒了很久的人工智能领域,如何让人知道阿里巴巴在人工智能方面的能力呢?像亚马逊推出Ehco一样推出一款智能音箱无疑是捷径中的捷径。

但阿里是否能够打造出中国的echo?依然有待观望。

Echo并非亚马逊的纯人工智能产品,其只是属于prime会员服务的一环,背后拥有海量的产品线作为整合支撑,诸如视频、音乐、电商、其他智能产品等等统统有效的整合在内,其打造了一个封闭的、一体化的智能体验,这也是其优于谷歌和苹果的优势。

而阿里方面,则与亚马逊相差了比较多的东西,例如物流方面亚马逊坚定的自建物流,而阿里并没有,只能最后补上菜鸟联盟来笼络各方,并最终引发顺丰事件。另外诸如亚马逊prime会员,其实整合了自身流媒体、视频媒体的服务,而在会员功能的打造上,阿里也只是通过收购方式拿下优酷土豆、虾米等产品,但很明显的是阿里并没有能力让其成为保持继续的成长,例如优酷土豆已经调出第一的位置,排至第三,同样整合也是更是无力。

另外在电商方面,echo用户可以在亚马逊上购买到标准化的商品,而淘宝天猫上则是一堆大杂烩,很难像亚马逊那样拥有流畅的语音购物体验,用户最终还是只能选择图文购买。因此,从整个用户闭环体验来看,阿里离亚马逊尚有一段距离。

 

分享到: 更多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