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玮炜:如何从女记者逆袭为百万公司掌门人
2017-07-10 10:19:55 作者: 来源:公羽依娜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中华PE:
1那一年,她跟老板说:“我想做一个产品,能够让人们在城市里随时随地可以骑到自行车。”
老板回答她:“你疯了吧,这是一个太大的坑。”
开始的开始,她在别人的否定声中前进,没有人看好她所说的项目,而今,她所创造的公司,估值已经超过100亿元!
她就是摩拜单车的创始人胡玮炜。
2
十年的工作积累,让她得以积淀
胡玮炜,1982年出生于浙江东阳。
2004年,她从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新闻系毕业,离开校园后,便步入职场,寻找一份属于自己的工作。
毕业后的她,进入《每日经济新闻》经济部,成为一名汽车记者。后来,她又北上,到北京的《新京报》,随后跳槽到《商业价值》,再到极客公园,这一路走来,她都是在做与汽车相关的报道。
从一开始的4位数月薪开始干起,10年的时间,一直深耕在汽车行业。
虽然薪资并没有发生质的飞跃,但是,她却在工作中不断积累,主动和行业里的先锋交流,因此也结识下了一批人脉。在不断地交流讨论中,慢慢的积累自己,沉淀自己。
青春活力的十年,她贡献给了汽车行业,贡献给了工作,换来的,是她不断成长与成熟,让她得以沉淀。
3
机遇出现,狠狠抓住
她的朋友陈腾蛟想要做一款颜值高、智能助力的自行车,可却迫于缺乏资金,所以,不得不寻找投资人。
2014年11月的一晚,在她的牵线下,陈腾蛟与李斌见面谈论自己的项目。
可是,李斌听完他的项目后,并不感兴趣。
他觉得更有意思的是,做个随处都能借的自行车,借完了随处停,手机扫码开车锁,骑一次手机上付一块钱。
陈腾蛟对这个主意不知可否。他已经听过类似的思路了,产品免费、卖服务,他没见过有哪家创业公司这样赚到钱了。
可是,胡玮炜却对这个想法很感兴趣,听到李斌的说法,她有种被击中的感觉,那天晚上,他们坐聊到深夜。
于是李斌转向胡玮炜:“胡玮炜不如你去干吧。”
于是,胡玮炜成为了摩拜单车的创始人,而李斌,成为了她的天使投资人。
当机会来临的时候,她狠狠地抓住了。可是,这样的机会,离不开她工作十年的积累,在她的十年职业生涯中,她解除了很多的人,积累了一定的人脉,一定的技能,以及一定的思维方式,让她敢于在无人探索的领域,做一个开拓者。
人只有积累到一定的高度,才可以看到机会,如果没有积累与思考,那么,机会出现的时候,也会与自己擦肩而过。
4
度过重重难关,冲破云霄
考虑做摩拜项目的时候,胡玮炜想到的第一个合作伙伴,便是陈腾蛟。
可是,合作不久,2014年底,陈腾蛟便带着一个设计团队离开了摩拜。他预感到了项目的艰巨。次年6月,陈腾蛟创办的轻客电单车面市,胡玮炜还没造出摩拜单车的模型。
胡玮炜对单车的构想,要求极其高。
为了设计出符合自己构想的单车,胡玮炜请了好几个设计师设计单车模型。
为了防止被偷,内置GPS;为了实现不定桩,设二维码电子锁,动能充电;制作实心轮胎,防止爆胎漏气;用轴承传动代替链条传动,防止掉链子;车身全铝代替钢铁,防止生锈。
可面对这高难度的开发需求,没有一个单车厂愿意接这个活。
她跑遍了很多的单车厂,可是,很少人能够实现这样的设计,经过很长时间的寻找,经过对单车产品的不断构想,最终,在很长时间后,终于设计出了摩拜单车的雏形。
第一套摩拜单车的模型,暂时没办法实现全部的功能,而只是借用了汽车轮胎的设计,这个独特的设计让摩拜在日后的行业竞争力持有优势,很大地避免了普通自行车身上出现了掉链子、断链子、车胎没气、车轮辐条折断等等的损坏。
紧接着,胡玮炜想要设计智能锁以及后台系统的操作,于是,便继续寻找设计师,经过了又一轮时间的研究,不用在固定桩点借还的共享单车真正诞生,这是少有的、在硅谷没有原型的科技发明。车辆投放后,他们在后台定位里看到了这些车锁报告的位置。
而此时,已经投入市场的OFO单车并没有设计出定位系统。
对于创业,她是认真的,也投入了百分百的精力,最终,让摩拜单车在城市间一炮打红。
通往成功的道路,总是困难重重的,但是,不努力,或许就看不到希望了。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把自己手里的每件事做到极致,那么,机会也会悄悄来临,认真对待每个项目,成功便会悄悄降临。
—END—


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