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返回上一页详细内容

杉杉集团郑永刚:从服装转型时曾亏的一塌糊涂!

2017-07-18 10:23:27 作者: 来源:夹竹桃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新一代宁波帮的影响力不如从前,与虞洽卿前辈相比我们缺少担当,与马云这些现代企业家相比我们缺少新生代的企业领袖。新一代宁波帮的复兴应该成为宁波人和宁波商会的梦想!

中华PE:

 新一代宁波帮的影响力不如从前,与虞洽卿前辈相比我们缺少担当,与马云这些现代企业家相比我们缺少新生代的企业领袖。新一代宁波帮的复兴应该成为宁波人和宁波商会的梦想!

7月16日,上海市宁波商会在北仑举行换届大会,杉杉集团董事局主席郑永刚当选会长,他在当选致辞中决心复兴宁波帮在上海乃至全国全球的影响力。

出席这次会议的商业领袖可谓名声在外。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杉杉集团董事局主席郑永刚、奥克斯集团董事长郑坚江、蚂蚁金服首席战略官陈龙等一批重量级商业人物到场。

郑永刚在圆桌论坛中,讲述了杉杉集团从当年做服装到进入锂电池和现在的新能源领域的艰辛过程。

不做房地产 锂电池曾8年巨亏!

“现在是民营企业转型和升级的时代,这是必须的,不需要讨论。”1999年,郑永刚收购了一家研究机构,开始进入正负极电池材料领域,19年之后,郑永刚的杉杉集团成为全球最大的锂电池供应公司。

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个转型过程,郑永刚顶住了非常大的压力。当时董事会8个人,7个人反对他。

用郑永刚的原话来说,杉杉集团进入锂电池领域前面八年都是亏的,亏得一塌糊涂!

郑永刚当时认为杉杉的服装做不到日本优衣库这样的一流,他认为杉杉这样的中国服装品牌很难引领世界时尚潮流,于是留下服装产业在宁波,前往上海发展。

当时上海房地产风生水起,福布斯富豪榜都是做房地产的。郑永刚有钱,也可以在上海拿到地,但他坚决没有做房地产!

当时,为了判断未来的趋势在哪里,郑永刚邀请了一批专家、经济学家研讨,最后得出结论是新能源、新材料是未来赚钱的方向。

1999年3月份,郑永刚给一个研究碳材料的研究所8000万,作为985的课题经费。

8000万进去,能不能出成果谁也不知道。郑永刚继续追投3亿进行产业化。然而,当时的情景如前所说,郑永刚亏的一塌糊涂。

“我们自己都不好意思,八个人开会有七个人说卖掉它,我说舍不得,最后还是要坚持。”郑永刚话锋一转说,杉杉集团的新能源业务,今年比去年上半年同期利润增长170%,因为这是过去的积累,过去的技术人才、研发经费大量投入以后慢慢才形成。

“以后我们要实施定价权和技术标准制定权,这个东西形成以后你才有竞争力,否则的话你跟着平均利润的话,这个企业肯定不行。”郑永刚的讲话赢得了台下掌声。

郑永刚认为宁波申洲集团和杉杉集团的转型,都可以进入哈佛的商业案例教材。“这并不是宁波人自己说说的,而是非常优秀和成功的案例。”

杉杉集团走的另一步大棋是人才战略。郑永刚感叹说,我们企业现在有140几个博士、博士后,研究院里面基本上都是非常优秀的科学家、专家,而那个时候一个都没有。“人才集聚使得你核心竞争力提高,这是非常重要的。”

郑永刚对着台下的梅山保税港区管委会主任柴利能说,我的金融资本应该做得也不差,今年在柴主任这里税收至少是15亿到20亿,就是交给你的,鄞州区还不算。

这辈子最大的精力用在培养人才上

郑永刚把培养人才放在了杉杉集团的核心。他说,培养人才太难,我这一辈子最大精力和财力都是在培养人才,最后结果几乎没有培养出人才来

郑永刚幽默地解释为什么没有培养出人才——为什么?有钱人家很难培养出人才,这就是野生的跟养殖的不一样,我是野生的,肉就新嫩,有战斗力。养殖的怎么养都有问题。

所以人才引进和培养这两条路重点是引进,关键你要创造好机制,有了好机制就有人才,有了人才就有产业。

“企业生命周期往往比人短,我现在最专注的事情就是让企业活得比我久!”郑永刚在论坛结尾的时候,讲到了他现在思考的问题。

每次我在大会上讲,等我过世的时候,能看到杉杉集团还在发展,还在兴旺,这就是我的心愿,没有别的意思。企业生命周期往往比人的生命周期短,所以企业都死在自己手里,这是一个核心问题,我现在在研究这个问题,就是我人过世了,企业还在兴旺,这就是我今天在研究思考的问题。

分享到: 更多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