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返回上一页详细内容

中央结算陈刚明:推出三方回购和中央债券借贷机制

2017-07-21 09:50:03 作者: 来源:东方财富网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7月20日,由中央结算公司主办的2017债券年会在上海开幕,本届年会以“底线思维,创新驱动”为主题,聚焦债券市场在防控金融风险背景下的升级发展。

中华PE:

7月20日,由中央结算公司主办的2017债券年会在上海开幕,本届年会以“底线思维,创新驱动”为主题,聚焦债券市场在防控金融风险背景下的升级发展。

中央结算公司总经理陈刚明表示:“1997年,银行间债券市场成立,经过多年发展,中国债市形成了以银行间市场为主、交易所市场为辅的基本格局,并延续至今。20年来,中国债券市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截至2016年底,我国债券市场存量规模位居全球第三,债券存量占GDP的比重上升到86%左右。

在肯定市场发展成绩的同时,随之伴生的风险因素也不容忽视。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速放缓,一些被高增长所掩盖的结构性矛盾、体制性问题逐渐暴露;另一方面,国内外形势更加复杂,不稳定、不确定的因素增多,且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深化,跨行业、跨地域的风险隐患有所抬头。

“债市要站稳脚跟,关键是要夯实债市稳定的市场化制度基础,推好用好风控工具,防范和化解市场风险。”陈刚明指出五点发展方向:一是加快引入安全和效率更高的流动性工具,推出三方回购和中央债券借贷机制,优化流动性风险管理;二是持续完善信息披露和信用评级制度,深化以信息披露为本的债券发行机制,使市场阳光透明,使信用风险可判可信;三是健全规范化、法制化的信用风险处置制度,优化完善市场约束机制和风险分担机制,加强监管协调,维护投资人合法权益;四是不断健全债券收益率曲线,特别是作为市场基准的国债收益率曲线,持续完善反映债券市场运行状况的价格指标体系,做好市场杠杆及风险监测相关工作;五是持续完善担保品管理机制,并实现逐日盯市,提升整个市场的风险管理水平;六是稳步拓展利率、汇率、信用风险对冲工具的应用,增强市场参与主体抵抗风险的能力,提高市场发展的稳定性。

陈刚明认为,就现阶段而言,我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差距、与建成和我国经济地位相匹配的大国金融要求还有差距。因此,债市开放需要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继续升级。

关键词:中央三方债券
分享到: 更多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