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半夜接投诉电话被用户说哭,它如何成为行业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共享电单车?
2017-08-01 10:41:57 作者: 来源:猎云网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中华PE:
导语:他想做一件事,就是缓解城市的交通压力,他觉得自己身上有一种使命,就是要解决市场上电动车的混乱。半夜两点,施银锋又一次接到了用户的投诉电话。
已经睡着的他,还是起来按下了接听键。用户情绪很激动,说话也不好听。“你们应该站在用户的角度,我怎么方便,你们就应该怎么来。”用户说。
作为享骑电单车创始人,这已经不是施银锋第一次半夜接到投诉电话了,那段时间,他每天要接到几百个,经常半夜两三点还在接用户电话。因为早期电话被泄露了出去,用户晚上打不通客服,就全部打到了他这里。
有一次,一位大学生在周末打来电话,带着哀求的口吻对他说,自己已经没钱吃饭了,可不可以行行好把299元押金退给他。但是周末财务并不上班,最快也要周一,于是他干脆直接加了对方微信,转了299元给他。
这样的事情不止一次,有几次用户半夜要求退款,施银锋都直接加了对方微信,给对方转账退款。其中绝大多数在收到正常流程的退款后,又从微信里把他提前支付的押金还了回来,但也有人没还,他也没要。
但这一次,面对用户的不满和抱怨,施银锋没有说话,他不知道怎么说。就这样被用户骂了一通,他觉得特别委屈,放下电话,他的眼泪就止不住的掉下来。听到用户说这不好那不好,他心理特别难受。他心想,明天一定要把这个用户拉黑。
不过第二天,他没有拉黑这名用户,这名用户也没有退押金。
那时正值去年9月,享骑电单车刚刚上线,因为管理不到位,导致不少单车没有及时更换电池,很多用户骑不上车,于是便集中发起退款。但是由于后台更新没有衔接好,导致一部分用户退款途径没有做记录,需要手工退。“当时4个人加班,从早到晚退了两天。”施银锋回忆说。
当时施银锋给全体员工写了一封信,他说希望大家能把车当成自己的小孩子一样来照顾,在他看来,这些车就像他的孩子,他不希望这些车散落在外面,没人照顾。那段时间,施银锋几乎成了全公司最繁忙的客服。在经过了一次次的调整和优化后,凭借着良好的用户体验和口碑,如今享骑正受到越来越多用户的青睐。
目前,享骑已成为国内最大的共享电单车企业,也是国内首家电单车共享平台,总计投放了约10万辆电单车,用户超300万,单车日均使用5-6次,日订单达到40-50万次,远远超出第二名。
更友好的用户体验
与共享单车相比,电单车有着更好的骑行体验。
“平常骑自行车需要20多分钟,但骑电单车只需要15分钟,很快也很轻便。尤其是对于早上争分夺秒的上班族而言,多出十分钟还可以吃个早餐。”一位用户表示。
“不仅是节约时间,关键是夏天到了,上海的天气非常热,谁也不愿意一身汗到公司。”这位用户讲道。但不少用户表示,电单车还是少了一些,平常稍微晚一点,就会无车可骑。
对此,享骑运营总监钱赟表示,用户对于更轻松的出行方式,一定是接受程度更好的。“经常有用户说,他们会骑着共享单车来找我们的车。”
而这一定程度也体现在运营数据上。
据了解,享骑目前有300多万用户,其中70%的活跃用户。在上海,从今年3月份的2万辆车到现在的6万辆,车辆翻了3翻,但订单数已经翻了12倍,每天的订单数达到了四五十万人次。
就在共享单车还在争相免费,大打价格战之时,享骑已经实现了微盈利。
“从7月的数据来看,我们单月的租金已经有微利了,单月收入扣除所有开支,包括运维、营销、车辆折损折旧等等之后,基本平衡稍有富余。”施银锋说。
而对于其他盈利模式,比如大数据以及广告,他认为,那还只是后面的一个假设,“租金是最主要的赢利点,我们还是希望从租金上就实现盈利。”
享骑目前在上海的收费标准为第一小时2元,后续3元每小时,而南京和合肥都是3元每小时。每辆车每天的使用频率在6-7次以上,大多数用户的骑行距离在3-8公里。
“即使是按当前的收费标准,用户还在争抢,甚至有用户看到车辆要以百米冲刺的速度来争抢。我们在上海,用户量增长速度远远超过车辆的投放速度。”钱赟表示。
而为了方便用户短时间停车需求,享骑设置了临时锁车功能。“结果许多用户为了能够抢到车,干脆一直将车子设置为锁定状态,他们愿意为此支付费用。”
所以在她看来,未来不会通过大批量免费的方式来获取用户,而是要通过精细化的运营来取得优势。


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