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界持续唱衰苹果,但它依旧是一家最会赚钱的公司
2017-08-03 09:05:34 作者: 来源:投资潮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中华PE:
一直以来,被唱衰的互联网公司不少,但最后一直用业绩证明自己的却非苹果莫属。这不,苹果今天又交出了一份漂亮的财报。
苹果公布的截至6月24日的2017财年第三财季财报显示,公司该季度营收为454.08亿美元,去年同期为423.58亿美元,同比增长7%;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计(GAAP),净利润为87.17亿美元,去年同期为净利润77.96亿美元,同比增长12%;合摊薄后每股利润为1.67美元,去年同期为每股利润1.42美元,同比增长18%。
从苹果财报中的业绩表现来看,有以下几方面值得关注:
1. 苹果 iPhone依旧是公司整体营收的最大驱动力
根据财报显示,本季度iPhone销量为4103万部,总营收为248.46亿美元,去年同期为销售4040万部,总营收240.48亿美元,同比增长3%。
从财报来看,苹果目前在售的iPhoen机型,依然卖的很好。虽然相比上一季度,iPhone销量有所下滑,iPhone上季度营收为332.49亿美元,下滑25%。不过这一现象是正常的,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苹果这次发布财报是在发布iPhone8前的最后一份季度财报。通常来说,由于新款iPhone即将发布,很多消费者愿意等待最新一代的iPhone上市,这样就会影响到目前市面上iPhone的销量,从而影响苹果的整体业绩。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外界认为和此前曝光苹果即将发布的新品配置有关。根据爆料,iPhone 8 将采用 OLED 全面屏设计,而目前能够大量供应这种屏幕的厂商,只有三星。全面屏手机因为量产困难,势必会对对品控和数量都有更高要求的苹果,有很大的影响。
2. 苹果iPad、Mac重归增长轨道
财报显示,本季度iPad销量为1142万部,去年同期为995万部,iPad营收为49.69亿美元,去年同期为48.76亿美元;相比上一季度的892万部,38.89亿美元,iPad的销量可以说相当喜人。
同时,Mac销量为429万台,营收为55.92亿美元,去年同期为425万台,营收为52.39亿美元;相比上季度的销量420万台,营收58.44亿美元,虽然有所下滑,但表现也不错。
连续多个季度疲软的iPad、Mac等产品线终于重获新生,无疑让外界眼前一亮。此次之所以iPad产品迎来增长,除了学校、企业市场出了不少力外,与之前苹果对 iPad 产品线不断调整也有关系。
在 3 月份更新春季产品时,苹果砍掉了 iPad Air 系列,使得iPad价格更为便宜,变相降低了 iPad 的入手门槛。此外,在 6 月份的 WWDC 上,苹果发布了新款的 iPad Pro,也因为拥有更好的性能、外观和系统受到消费者好评。
3. 苹果服务收入创历史纪录
众多业务收入中,服务类营收为72.66亿美元,上季度为70.41亿美元,去年同期为59.76亿美元,环比增长3%,同比增长22%。
服务类营收增长非常明显,与此前苹果征收的“打赏税”或许有点关系。苹果此前更新的App Store条款正式指出,通过虚拟货币的打赏应当被视为应用内购(IAP),苹果将从中提取30%的分成。据媒体报道,微信公众平台的打赏,知乎、映客直播、一直播等平台的打赏分成,苹果都能分一杯羹。
4. 苹果在大中华区走下坡路
按照地区划分,苹果除大中华地区营收下滑,其他地区营收都在增长。
美洲地区营收为203.76亿美元,去年同期为179.63亿美元,同比增长13%;欧洲地区营收为106.75亿美元,去年同期为96.43亿美元,同比增长11%;日本地区营收为36.24亿美元,去年同期为35.29亿美元,同比增长3%;亚太其他地区营收为27.29亿美元,去年同期为23.75亿美元,同比增长15%;而大中华地区营收为80.04亿美元,去年同期为88.48亿美元,同比下滑近10%。
大中华区曾是苹果财报中的亮点,2015年第二季度,苹果有168亿美元的营收来自大中华区市场。但至今苹果在大中华区赚的钱已经不到当时的一半。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与华为、OPPO、vivo、小米等国内手机厂商的强劲表现脱不开关系。根据 IDC 统计的数据,2017 年第一季度,iPhone 的出货量为 960 万台,占据了 9.2% 的市场份额,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 26.7%,在中国市场落后于华为、OPPO、vivo排名第四。
当然,苹果也注意到这一情况,为了挽回中国市场的颓势,苹果于 7 月 19 日任命葛越为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这是苹果为了协调中国团队而新增的职位。此外,在财报电话会议上,库克表示,香港市场仍然拖累了大中华区整体的营收。不过,中国大陆市场的情况令人鼓舞。因为微信和其他消息服务的火爆,会使潜在的新用户可以更方便地切换至iOS平台。
当然,苹果的新动作会不会让苹果有更好的表现,我们还是拭目以待。
苹果隐忧
从苹果财报表现来看,iPhone依然担起营收增长重任。资料显示,iPhone产品面世也已经进入了第10个年头,这款可以被称作是历史上最成功的消费电子产品在过去10年中总共卖出了超过12亿台,由此带来的巨额收入和利润也让苹果登顶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但这一现象却也让外界对苹果更加担忧,为什么这么说呢?这还要从目前的智能手机市场说起。
近年来,越来越多其他手机厂商迅速崛起,同时苹果自身的创新更多地展现出的是渐进式而非革命性,也让消费者对苹果产品的兴趣有所淡化。这从苹果的销量就能看出端倪,数据显示,过去两年里,苹果旗舰产品的销售增速不断放慢,市场越来越饱和,竞争对手却能更快的推出更便宜的产品,且这些产品拥有相似的功能。
更糟糕的是,去年第一季度,苹果业绩出现13年来首次同比下滑,iPhone 销售也出现了自这款产品面世以来的首次同比销量下滑。虽然目前消费者依然愿意为苹果买单,缓解了苹果的业绩压力,但苹果首席执行官库克还是不止一次的对外发出预警,称iPhone的销售未来可能出现“停滞”。
因此,一旦未来苹果的新产品还是没有任何突破性变化,而其他安卓手机创新产品越来越多,依靠iPhone销量提升业绩的苹果也就值得担忧了。
早有布局
从苹果近段时间做出的一系列举动,我们或许可以认为,对于上述隐忧,“精明”的苹果已经在这方面找到对策。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苹果已经尽可能多的在做产品部署。其中包括智能汽车、AR技术、智能硬件等。
此前,苹果承认在专心研发自动驾驶系统,但并不参与造车工作。但从目前的消息来看,苹果极有可能在秘密造车。近日有媒体报道,苹果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在进行一项基于保密协议的项目合作。据接近这一合作的消息来源称,两者正在动力电池领域进行合作。因此,苹果汽车项目不仅仅是软件,还有硬件,苹果可能真的在造车。
苹果还向AR技术投资,6月时发布了早期产品,这是一套工具,今年年末苹果将为iPhone和iPad推出新系统,到时开发者可以用工具为iPhone和iPad开发AR应用。在过去18个月里,库克不断强调说他对AR的前景相当看好。
与此同时,苹果还在其他智能硬件、配件上做出努力。比如说,2015年以来苹果推出的新品HomePod,HomePod定于12月开始销售,它要与亚马逊Echo、谷歌Home竞争。苹果希望HomePod可以凭借出色的声学功能吸引用户购买产品。还有苹果此前推出的AirPods蓝牙耳机,据悉,目前该产品的需求十分强劲,尽管苹果已经加大了产能,但仍然供不应求。目前,在苹果官网预定还需要等待 6 周的时间。
除了硬件市场,苹果在软件中也动作频频,且取得不小的收获。此前,市场研究公司SensorTower发布的一份新的调研报告显示,苹果在今年上半年仅靠在应用中内付费抽成,就获得了49亿美元的收入,更别说其他数据内容(包括音乐、电影、数字书、电视剧等)的收获。拿当初人们不看好的Apple Music 来说,在今年的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上,苹果公布,Apple Music 当时的付费用户规模已经达到2700万,去年底这一数据还是2000 万,近半年时间Apple Music 的增长率是 35%。
值得一提的是,苹果公司的现金储备也在持续膨胀,截至第三财季末的现金储备从第二财季的2568亿美元增至创纪录的2615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3%。按目前市值计算,这些钱也足以买下美国最大零售商或电信巨头AT&T。拥有如此庞大的现金储备,也就更有利于苹果继续在其他领域进行研究和投资。
总之,即使外界唱衰苹果,但不得不承认,它依旧是一家最会赚钱的公司。


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