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返回上一页详细内容

滴滴、Ola、GrabTaxi及巴西99,软银为何热衷投资网约车?

2017-08-09 09:06:19 作者: 来源:投资潮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为愿景投资,引领信息革命,或许是孙正义收购优步此举的真实写照。毕竟,对于资本优势明显的软银来说,未来发展前景值得软银去“冒险”,至于最终软银能否得偿所愿,我们还是拭目以待。

中华PE:

入股阿里巴巴、收购ARM、成立1000亿美元的科技基金,软银集团的每次动作都堪称大手笔。最近,软银似乎又要大手笔的试图掌握网约车市场的指挥权。

软银集团今日发布了截至6月30日的2017财年第一季度财报。报告期内集团的营收为2.1861万亿日元(约合197.40亿美元),营业利润为4792.73亿日元(约合43.28亿美元),净利润为305.40亿日元(约合2.76亿美元)。在发布财报之后,软银集团掌门人孙正义表示:“软银对Uber和Lyft这样的打车软件感兴趣,但具体的合作方式尚未做出决定。究竟是合作,还是投资,目前尚不能确定。”

交易存在变数

事实上,早在上月,华尔街日报就曾爆料称,软银有意收购优步部分股份。当时,消息人士称,软银与优步的谈判是初步、单方面的,任何交易都将等到几周后优步雇用新的首席执行官后决定。

但现在看来这笔交易进行的并不顺利。因为,这次孙正义虽然公开提及对优步有兴趣,但也没忘了提优步的竞争对手Lyft。在国外,Uber虽然还保持领先地位,但由于优步遭遇各种磕磕绊绊,2015年6月至今,优步在美国拼车市场的份额已从90%降至75%。而其竞争对手Lyft自今年2月以来的市场份额却从21%增至25%,也有其他公司称Lyft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30%。落后者迅速增长,领先者优步则不断下滑,Lyft对于优步来说已经构成严重威胁。

而软银要收购优步确实也不容易。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软银给出的交易方案没能得到优步股东的认可。今日上午有媒体报道,软银对Uber的估值为400亿美元(每股27到28美元)至450亿美元(每股31到32美元)。早期股东认为,Uber的估值应当更高。他们表示,如果董事会在没有CEO的情况下批准这笔交易,那么将违反信托义务。这些投资者认为,到明年Uber的估值应当达到900亿美元或更高。没有优步股东的同意,软银显然无法完成要约收购。

其次,软银投资资金也是问题。软银若用新成立的规模1000亿美元的软银愿景基金进行此次投资,就需要得到当初建立该基金的企业同意。软银愿景基金在进行大规模投资时必须得到有限合伙人同意,这里包括Uber竞争对手Grab、滴滴、99和Ola的股份。此外,还包括苹果、高通和沙特等企业的批准。

当然,软银可以通过抵押所持阿里巴巴股份来贷款,获得必要的资金,进而对优步进行投资。至于股东方面,接近卡兰尼克的消息人士认为,优步另一大股东Benchmark希望变现,锁定投资收益,极有可能促成此次交易。因此,软银能否入股优步目前虽然存在变数,但其与软银的交易并未完全告吹。

投资逻辑让人看不懂

到目前,软银已经大手笔投资了多家网约车公司,成为几家公司的重要投资方。其中包括中国的滴滴出行、印度的 Ola、新加坡的GrabTaxi和巴西打车应用99。

资料显示,软银对中国的滴滴出行投资的金额最多,有50亿美元(约合5500亿日元);GrabTaxi有来自软银和滴滴出行投资的20亿美元;先后投资Ola约7.8亿美元;投资巴西打车应用99有1亿美元。

对于软银当时的动作,业内人士还能解读为与优步竞争。一方面,软银投资的都是优步的竞争对手。以Grab Taxi为例,Grab在七个国家的65座城市运营,这笔巨额资金注入可能助其在东南亚地区与优步抗衡。

另一方面,优步正面临处于多事之秋,先是决定与其俄罗斯竞争对手Yandex NV合并出行业务,让出了俄罗斯、亚美尼亚、阿塞拜疆、白俄罗斯、格鲁吉亚和哈萨克斯坦这六个国家的打车业务,然后又宣布将暂停在中国澳门的拼车业务。又面临管理层的挑战,不仅多位高管离职,联合创始人特拉维斯卡兰尼克也被迫宣布辞去CEO一职。这种情况下,算的上是给了竞争对手极大的方便。

但现在,软银既投资优步的对手,又打算资助优步的举动无疑让本就混乱的网约车行业变得更加复杂,也让人越发看不懂了。

孙正义的野心

不过,对于软银这一举动的真正含义,我们或许可以从软银掌门人此前的演讲中找到答案。

在2017年SoftBank World大会上,年近六旬的孙正义用两个半小时的时间描绘了一幅画面:未来卫星网络将覆盖地球的每个角落,万亿台联网设备将会把数据传输到云端,并通过人工智能(AI)进行分析。他强调,软银及其投资的公司将会参与这其中的每一步。

而想要实现这一愿景,软银必须优先从大数据下手。孙正义曾表示:“得数据者得天下。1万亿个物联网的底层数据—大数据—人工智能”。而网约车作为出行数据最大来源之一,孙正义为了未来的设想建设大数据的手机,投资优步等全球知名网约车也就情有可原。

与此同时,软银对网约车行业的这种跨国跨企投资行为,也不难看出软银对于未来智慧交通发展的野心。在未来,软银的大数据到达一定程度后,就会催生车联网、无人驾驶等技术的成熟。

届时,软银凭借其资本优势,不仅可以迅速在全球网约车行业内推行统一标准和服务,形成不亚于微软对于PC行业的影响力。还能利用大数据和新技术加持只能机器人,让机器人自己学习,甚至理解人类想法,攫取更多利润。

看一下软银之前的投资业绩,过去18年软银累计投资额达110亿美元,而回报金额累计1750亿美元以上。虽然失败过很多次,比如,2005年,孙正义投资博客中国1000万美元,但2009年,博客网被扫入历史的故纸堆,裁员、欠薪、解散、搬家等负面新闻不断。软银还投资了碰碰网,号称要打造中国的MySpace,并计划在2007年赴美上市,可惜时至今日依然难以为继。此外,他曾投资的8848、UT斯达康、263、美商网等都已失败告终。但是大获成功的也很多,比如阿里巴巴、网络游戏公司盛大、Coupang等。

为愿景投资,引领信息革命,或许是孙正义收购优步此举的真实写照。毕竟,对于资本优势明显的软银来说,未来发展前景值得软银去“冒险”,至于最终软银能否得偿所愿,我们还是拭目以待。

 

关键词:软银巴西
分享到: 更多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