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返回上一页详细内容

这场9.9元引发的战争,咪咕与阅文谁都不会是赢家

2017-08-15 09:12:04 作者: 来源:投资潮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中华PE:

近日,中国移动旗下咪咕阅读起诉腾讯旗下阅文集团合同违约,索赔6亿元。最大平台方和最大内容方的“开撕”,在业内着实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9.9元引发的战争

两家之所以闹到上法庭的地步,源自咪咕文学的一场活动。

今年7月4日,咪咕阅读上线了“9.9元/月畅读全站”的活动,仅9.9元就可以看全站小说。此前,用户在平台看小说需要目前市面上传统的数字阅读付费方式,一般是按章节、按本收费。而有些写着“xx元包月”的,实际上却是一种阅读书籍数量或者阅读范围严重受限的“假包月”形式。因此,该活动一出,就被网友称为“有史以来最高性价比阅读套餐”,引来网友的大力支持。

但该活动出来仅3天后,之前一直与咪咕合作良好的阅文突然暂停了双方合作书目的更新,其中《太古神王》、《神道丹尊》、《武炼巅峰》等众多大IP更是成为重灾区,可谓身体力行地抵制着这次9.9元包月畅读全站的活动。

对此,咪咕表示,在9.9元的包月套餐推出之前,咪咕曾召集合作伙伴进行现场沟通,阅文集团有代表在现场,但未提出反对和停更。不过阅文集团最终还是采取技术手段,对《太古神王》《神道丹尊》《武炼巅峰》等上千部书籍进行了断更。咪咕称,阅文集团擅自违反与咪咕数媒之间的合同约定,对大量签约作品停止更新,给咪咕数媒造成了巨额经济损失、用户损失和公司商誉损失。

而阅文则认为:咪咕内容断更问题,需要双方共同排查解决,希望我们合力,作为平台承担社会担当,不损害作者权益,推动网络文学产业的健康发展。

据悉,咪咕阅读与阅文旗下多家子公司早就签署了《内容合作协议》,将阅文旗下相关作品的授权给咪咕使用,然后咪咕阅读向阅文结算收益。

合同中明确约定:1、双方开展包月合作的模式,咪咕阅读有对阅文提供的作品进行包月使用的权利;咪咕阅读也有权将阅文提供的作品与其他第三方的授权作品打包成包月产品向用户推广。2、阅文有及时更新向咪咕阅读所提供作品的合同义务。

虽然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阅文在7月初和咪咕合作之后,阅文旋即暂停了合作书目的更新一事,不仅做的不地道,也确实违反了双方的合同。

阅文停更背后

既然咪咕阅读会向阅文结算收益,那么阅文为什么突然反悔呢?事实上,这也不难理解,因为咪咕这一举动动了阅文的蛋糕。为什么这么说呢?

一方面,咪咕的活动势必会影响到阅文旗下的阅读平台。阅文集团旗下有起点中文网、创世中文网、潇湘书院、红袖添香、小说阅读网、云起书院、QQ阅读、中智博文、华文天下等多个阅读品牌。这些平台均是传统收费模式,而咪咕9.9元随便看的活动则能够显著降低读者,尤其是重度网文读者的付费阅读成本,从而依靠价格差扩大自身的竞争优势。这样一来,咪咕的用户势必会迎来大幅上涨,而阅文旗下的阅读平台的用户也就不可避免的下滑。

去年亚马逊也曾推出相似的策略,用户只需每月支付12元便可在 Kindle上随便看4万本书。在这一方案刺激下,亚马逊中国电子包月服务的注册用户量跃升到仅次于美国和英国的全球第三位,用户的平均阅读速度也提升超过了2倍。由此可见,降价推广威力巨大。因此,为了旗下阅读平台的竞争优势,阅文做出这一举动也算“正常”。

另一方面,阅文付费在线阅读业务,正是阅文集团的目前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据了解,阅文2016年营收超过25亿元,净利润达3036万。其中,付费在线阅读业务收入为19.7亿元,占其总收入的77.1%;版权营运收入为2.50亿元人民币,占其总收入的9.7%。咪咕的这一活动虽然有利于版权营运业务,但势必会影响到阅文付费在线阅读业务。这样一来,为了保证阅文的付费在线阅读业务的收入,也要违约保证自身的业务。

总之,咪咕的活动影响了阅文的用户流量,长期来看,还会影响到阅文的利益。动了自身的“蛋糕”,作为既有IP,又有平台的阅文来说,当然要做出动作。

该事件的发生没有赢家

当然无论停更原因和诉讼结果是什么,在笔者看来,这场争夺战中,谁都不会成为赢家。为什么这么说呢?往下看:

作为事件的责任方,咪咕的损失无疑是巨大的。一方面是9.9元包月业务造成的版权损失,要知道,对于阅读平台来说,支撑平台流量、收入的就是内容。而阅文恰好是目前网文内容的主要企业,资料显示,至2016年12月,阅文集团平台共有作家5300万人,占中国全部网文作家的88.3%,文学作品8400万部。被这位巨头“封杀”,从上游斩断了咪咕的水源,对咪咕现在和未来的版权内容获取上,势必有影响。

另一方面,版权问题造成的停更,所带来的用户、以及信誉损失也让咪咕损失巨大。众多小说的突然断更,无疑让咪咕成为众矢之的。“你凭什么不更新”、 “抵制咪咕”的声音已经在网上迅速蔓延。对于平台来说,用户是上帝,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得罪了用户,对于咪咕显然不是好事儿。

至于阅文其实也没占到便宜。虽然停更可能会保住旗下其他阅读平台的用户,但阅文却被咪咕起诉,从而摊上了麻烦。如果是平时打官司,对于有腾讯做靠山的阅文来说,或许没什么大影响。但现在正是阅文要进行IPO之际,这对于目前负面问题有些多的阅文来说,情况就不太妙了。

要知道,在公司进行IPO时,因为与客户或供应商因为买卖合同产生纠纷,并且最终只能在法庭上解决。如果金额很大,或者报告期内发生了多起,则比较容易引发相关的疑问,即企业的商业模式是否出问题。目前就有媒体称,该起诉讼折射出了阅文集团在盈利能力、版权问题等方面的一些缺陷。这样一来,因为该诉讼案件,证监会也会让其补充披露上述两起诉讼发生的背景原因、相关会计处理,相关资产及损失等问题是否充分。

如上文所述,阅文2016年营收超过25亿元,净利润3036万,但利润率仅为1.2%。而作为国内网络文学翘楚,在完成内容+IP的领先地位的同时,阅文也需要为其付出不少的代价。资料显示,2014年到2016年间,内容成本投入从1.9亿增长到8.38亿,几乎翻了两番。一旦IP版权到期,阅文就需要再次进行购买,因此阅文的盈利问题也就值得担忧。

除此之外,此前阅文就有一些麻烦。今年7月10日,有媒体发文称,阅文集团大量作品涉嫌“抄袭”。文中指出,阅文旗下人气小说作家潇湘冬儿,其代表作《楚乔传》于2015年被发现抄袭月关《回到明朝当王爷》、凤歌《昆仑》、江南《九州飘渺录》等网络文学作品。目前,潇湘冬儿已经承认抄袭事实并公开予以道歉。

同时,阅文集团授权出版发行的《一世倾城》、《锦绣未央》、《琅琊榜》、《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众多影视作品,背后屡屡传出涉嫌侵权的声音。

26日,有媒体撰文称,阅文集团旗下起点中文网连载的《完全剥夺》、《风月大陆》等文学作品,存在着大量的淫秽描写。评论认为,6月27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的《网络文学出版服务单位社会效益评估试行办法》中,网络文学中大量低俗、涉黄、打斗等不良描写均在禁止之列,而有效审核监管内容创作是网文平台义不容辞的责任。一件又一件的负面信息,也将成为阅文IPO进程中的拦路虎

此外,在咪咕上读书的用户来说也是受害者。咪咕阅读平台“断更”小说,让本来为了“便宜”来咪咕上买会员看小说的用户,不得不让这些用户再次花钱去其他平台购买。

总之,表面上看对于平台来说,双方的举动都没有错。一方面咪咕是为了吸引更多用户,另一方面阅文是为了保住平台自身地位。但事实上,企业这种为了商业利益,而采取的“封闭性”措施其实最要不得,一步小心就会让平台之间矛盾激化,对自身也没有任何好处。

 

关键词:赢家战争
分享到: 更多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