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返回上一页详细内容

统一业绩颓势尽显,布局高端市场能打破下滑局面吗?

2017-08-16 08:58:47 作者: 来源:投资潮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中华PE:

近些年来,随着消费习惯改变、外卖食品异军突起以及自身“不健康”等标签的影响,方便面企业越来越不好过了。

饮料业务下滑严重

近日,食品巨头统一发布2017年半年报,财报显示,统一收益为108.86亿元,同比下降7.1%;净利为5.70亿元,同比下滑幅度达26.5%。其中饮料业务下滑最为严重,上半年收益65.98亿元,同比下滑11.4%。

对于饮料业务的下滑,统一给出的解释是其自2016年下半年起调整销售节奏、改革传统运营模式产生的负面效果,并称毛利率下降主要受大宗原材料采购价格上升等因素的影响。

另据统一2016年年报数据,统一企业方便面业务收益同比增长8.6%,但是饮品业务营业收入跌幅13%左右。从今年一季度统一公布的各子公司的盈亏状况来看,徐州、石家庄、陕西、哈尔滨四个子公司均处于亏损状态。

为了挽救业绩,统一自去年6月开始,新开了“零基预算、通路改革、饮食合并”等一系列管理变革。但效果并不好,今年7月,“统一企业逼迫员工离职、关停工厂”的消息传开。内容包括统一关停了徐州、石家庄两家工厂,以及与少部分遭遇“变相离职”的员工陷入劳动仲裁和法律诉讼中,其员工数更是在短短三年间减少超过1.5万人。

对于统一此次改革的失败,一位来自安徽的统一经销商解释称,统一饮食合并之后,很多规模较小的经销商被兼并,但也有部分大经销商在合并之后出现对市场不适情况,再加上统一主张经销商采用“零库存”模式,让一些有“压货”习惯的经销商反而没有动力继续经营。导致饮品业务销量接连降低。

此外,统一接连推出新品的举措,也没能挽留住饮品业务的下滑趋势。以统一产品创新推出的小茗同学为例,该品牌一经推出创下了半年销售超过5亿的惊人业绩。但随着统一接连推出7款新品,使得小茗同学这款爆款产品的发展反而被损坏。

事实上,随着国内的饮料市场涌现了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娃哈哈、康师傅、统一等众多品牌后,竞争加剧,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饮料大厂业绩下滑。比如统一的“劲敌”康师傅控股三季报显示,其2016前三季度饮品收益为42.32亿美元,同比下降8.01%。

因此,在市场大环境“恶劣”,改革效果不尽人意的情况下,统一饮品业绩迎来下滑也就有了解释。

方便面市场走低成趋势

在统一的半年报中,近几年表现亮眼的方便面板块也出现了业绩微降,统一方便面业务收益39.54亿元,较去年同期下滑1.4%。

统一并未对方便面业务下滑的原因进行具体说明。业内人士认为,中国方便面市场持续走低已成为趋势,伴随食安问题及外卖行业的兴起,方便面行业的发展面临不小难度。

自2012年以来,方便面行业在销售额和盈利达到顶点后,出现了滞涨甚至下滑。以我国市场为例,销量在2007年达到巅峰(498亿包)后开始回落,2009年为409亿包,2012年又上升到440亿包,约占当年全世界方便面销量的一半。此后,我国方便面销量和企业利润双双出现逐年下滑的趋势,2015年销售量下降了12.6%。直到2016年中国方便面需求量为385.2亿份,与2013年相比下跌了77亿份,跌幅高达16.6%。

出现上述现象与消费者的生活方式有关。一方面,人们开始追求健康的食品的理念,以油炸方式生产的方便面随之也落入了“垃圾食品”、“廉价食品”的行列。以五谷道场为例,在2004年其借“拒绝油炸、留住健康”成为方便面行业的一匹黑马为例,推出产品的第一个月就有了600万元的销售业绩,但最后因为口味不佳、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被康师傅、统一等巨头甩下。

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变化,外卖市场的发展也使方便面市场开始下滑。外卖的发展,为寻求方便的用户提供了新的就餐方式,不管是宅男宅女、办公室白领,甚至连高铁都出现外卖的身影。这种可以根据个人口味、用餐多少方便快捷的消费方式,相比起摆脱不了“油炸、不健康”标签的方便面,显然更受消费者欢迎。这样一来,统一方便面市场的下滑,也就在情理之中。

高端市场硝烟弥漫

针对目前国内方便面销售越来越疲软的态势,统一这次选择进军高端市场。

8月11日,统一集团旗下统一企业、统一中控、统一实业举行联合法人说明会。统一集团董事长罗智先在台湾联合法人说明会上对大陆业务的提问表示:“慢慢逐步要退出所谓(大陆)方便面市场。”此话一出,旋即引来了大量围观,更出现“统一将退出大陆方便面市场”的解读。

对此,统一方面回应称不会离开“面”这个市场。罗智先认为之所以要“退出”是“因为这已经是历史了”,未来统一要做什么,“我们要做汤达人,要做满汉大餐。”罗智先说。统一将重新定位方便面市场,未来统一面类产品随着消费环境的提升,逐渐聚焦更高端的产品。

事实上,早在去年3月,统一曾推出一款名为“满汉宴”的高价泡面,售价高达29.9元,消费人群定位在30岁以上的高端人群,核心诉求是让追求生活品质、又没有时间用餐的人群食用高端的代餐,且每月采取限量发售的形式,已经被市场肯定。以统一的销售数字来看,5元以上的产品营业额去年占比为12%,今年已达21%。

布局高端市场看起来是条正确的路子。数据显示,中国的方便面市场规模在2016年约为385亿份,达到日本的7倍。虽然目前中国的方便面市场在逐渐萎缩,但总的销量依然占据全球的一半之多,并不缺少市场前景。

但统一想要在高端市场有更多的盈利也不容易。因为大家都知道高端市场是一块蛋糕,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高端领域。如康师傅、白象、日清、农心等多家中外厂商开始争相都在努力转型。推出高端市场方便面,希望扭转颓势。去年康师傅就推出高端煮面,称让“方便”回归家庭,立足消费者对高品质健康煮面需求等高端方便面新品。

随着传统方便面市场竞争日益白热化,更多的人来抢这块本就不大的蛋糕,不仅竞争加剧,对于企业来说,高端产品的盈利能力自然会下降。

此外,在人们日益追求健康、营养的需求下,方便面的可替代品越来越多。比如以三全、思念、湾仔码头为代表的速冻食品等。而方便面“有害健康”的论断也是方便面企业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即使做高端市场,方便面企业在防腐剂、添加剂等诸多问题也需要尽快解决。

而且,对于企业来说,根据市场发展做出正确的战略布局确实重要。目前,随着消费群体购买力的提升,企业布局高端化无可厚非。不过,对于企业来说,布局高端并不是只提升价格,产品创新和性价比才是决定产品好不好卖的主要因素。

因此,谋求高端市场的方便面企业能不能顺利摆脱业绩颓势,还有一段不短的路需要走。

 

关键词:颓势高端布局
分享到: 更多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