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联合创始人何小鹏宣布离开阿里:是终点,亦是起点
2017-08-24 09:11:07 作者: 来源:投资潮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中华PE:
昨日下午,也就是UC成立13周年生日当天,阿里巴巴文化娱乐集团董事长兼CEO俞永福发布内部信确认,UC联合创始人何小鹏将正式“荣退”,并“开启自己新的一段追梦之旅”。
消息一出,震惊四方。随后何小鹏也在微博间接回应了该消息称:“创业一轮回,苦辣酸甜咸,归来还是少年! 感谢所有,祝福UC,感谢用户。新轮回,终点亦是起点,颠覆自己,享受出发。”
事实上,何小鹏的出走并非意外。2016年10月,何小鹏受命出任阿里文娱集团移动事业群总裁。短短半年,2017年4月,有消息称何小鹏提议,由UC前首席运营官、阿里妈妈总裁朱顺炎兼任阿里移动事业群总裁,而何小鹏的职位待定。如今突然传来何小鹏“荣退”的消息,看来是早有安排。
和UC的那些年
用俞永福的话说,UC因U can fly的梦想而诞生,过去一个轮回,经历过三次创业,从十二个人成长为超过三千人的团队,每月服务超过四亿活跃用户;经历过三次移动操作系统的升级和跨越,如今,UC终于成为中国互联网公司从中国走向海外的深度探索者和引领者。
而在这十三个年头里,何小鹏与UC也算是风雨同舟,即使后来UC几度面临财政危机,直到被阿里巴巴收购,何小鹏也未曾放弃过。如今眼看着UC不断发展壮大,何小鹏最终却选择了“光荣退场”,多少令人唏嘘,不禁感慨他与UC一起走过的那些年。
2004年,何小鹏与梁捷携手创立了UC,之后何小鹏一直担任UC公司的产品总裁,负责其核心产品UC浏览器的研发和推广。
成立之初的UC,原本是想专注于做手机邮箱产品,不料却意外带火了手机浏览器,而随着用户的不断增多,UC浏览器成为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早期最受欢迎的网页浏览器之一。
之后的几年里,虽然UC也经历一些挫折,但好在一直有“贵人”相助,发展至2012年,UC公司官方发布数据称,UC浏览器的全球用户已突破4亿大关;2015年,UC浏览器的月活用户数量超过了1亿。
一时间,UC成了中国入行最早、最具盈利能力的移动互联网公司,而UC也因此收获了巨头的青睐。期间,百度5年先后几次提出想要收购UC,都被UC果断拒绝。直至2014年,此前多次投资UC的阿里巴巴虏获了UC的“芳心”,并于2014年6月份宣布全资收购UC,成立UC事业群。
也就在被阿里巴巴收购的同时,UC官方宣布,UC浏览器全球用户数突破5亿,每月在UC浏览器上产生的搜索量超过60亿次。
此后,何小鹏继续在阿里UC事业群负责UC产品方面的运作。直到2016年8月,何小鹏在UC十二周年发布会上宣布UC浏览器全新升级为大数据新型媒体平台,并更名为“UC”,开始进军内容领域。
两个月之后,俞永福被任命为阿里巴巴文化娱乐集团董事长兼CEO。而何小鹏也随之出任阿里文娱集团移动事业群总裁,向俞永福汇报。与此同时,继阿里将土豆收归旗下之后,今年3月阿里文娱宣布土豆全面转型为短视频平台,何小鹏接任总裁一职,带领土豆进入PGC和UGC领域。
经过十三年,何小鹏由最初UC创始人的角色,逐渐转换到阿里文娱集团移动事业群总裁,这其中的波折与心酸,只能说是冷暖自知。虽然何小鹏即将离开自己一手养大的“亲儿子”,但他的离去并不意味着要完全脱离UC。
据俞永福透露,何小鹏并未完全从UC中抽身,在何小鹏离职之时,同时成立了“阿里大文娱智囊团”,目前已经确定了包括俞永福、何小鹏、杨伟东、朱顺炎和刘墉在内的5位委员。在未来,何小鹏将在智囊团继续为阿里大文娱出谋划策。
收获满满
何小鹏在一次专访中曾说过,“如果要做一个大公司,一定需要很多比你强的人。和比你强很多的人一起去努力,对于你自己和公司都是巨大的价值。”显然,何小鹏已经收获了属于自己的“价值”。
2004年UC创建之初,当公司第一次面临财政危机的时候,何小鹏找到了网易创始人丁磊,丁磊用了何小鹏的产品UC Mail和UC Web的之后,十分看好UC团队,当即决定将自己的办公室腾给还没有办公地点的何小鹏,并给予大力支持。而何小鹏也因此结识了李学凌。
2006年,何小鹏与梁捷再度面临财政危机,正当UC走投无路的时候,因缘际会之下,经过李学凌的介绍,何小鹏找到了联想投资副总裁俞永福,俞永福在了解了UC产品之后,也表示看好UC项目,并表达了投资意愿。
但由于但是联想内部投票没有通过,与联想投资合作未能达成,于是俞永福找来了自己的好友雷军。之后,为了全力支持这个项目,俞永福毅然决然地辞去了联想投资副总裁的职位,加入了UC的创始团队。
2006年,雷军以天使投资人的身份投了400万元;2007年,晨兴投资和联创策源又合计投了1000万美元。自此UC在投资界声名鹊起,一路高歌猛进,市值一路狂飙,更是引来了百度和阿里的关注。
要问这一路走来,何小鹏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毫无疑问,是人脉。从丁磊到俞永福再到马云,在一位位大咖的指引下,UC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互联网公司,成为中国互联网行业乃至整个资本界的宠儿,每一步都离不开人脉的支持。
虽然如今的UC,已不再何小鹏和梁捷当初的UC,但在这个过程中何小鹏收获的,远不止于此。在UC最困难的时候,有俞永福并肩作战,出谋划策;有投资人在背后补充“弹药”;还有丁磊、雷军这些前辈,提供创业指导。
可以说,在创业过程中何小鹏作为一个经验并不那么丰富的创业者,不仅收获了人脉,更多地还有宝贵的创业经验,这是多少创业者可望而不可求的。想必也正因为如此,何小鹏才有了今天“重新出发”的勇气吧。
就像何小鹏本人所说的,“UC在成长过程中遇到很多贵人。一个贵人又带来下一个贵人,没有丁磊就不会认识李学凌,没有李学凌就不会认识俞永福,没有俞永福就不会认识雷军,认识马云。这是一串一串的人,所以创业成功还要有点运气。在很多转折点,你遇到合适的人,而他们又刚好对你有点兴趣,给你一点点帮助或者建议,所以我后来觉得人脉很有价值。”
重新出发
对于何小鹏的离职,很多人可能会疑惑,既然已经有了阿里这么好的平台,而且已经坐到了阿里文娱集团移动事业群总裁的位置,何小鹏为何还要折腾呢?
F君分析了一下,这其中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按照官方比较体面的说法,就是何小鹏希望把更多的机会给年轻人,而且近几年,何小鹏曾多次在内外场合表示,要“给年轻人机会”。包括今年4月份,何小鹏也是率先推荐UC“自己人”,由UC前首席运营官、阿里妈妈总裁朱顺炎,兼任阿里移动事业群总裁。
据了解,朱顺炎曾为原UC核心管理团队成员之一,早年一手建立起UC的市场推广体系。如今,他还掌管着阿里巴巴重要的营销平台——阿里妈妈。找朱顺炎接班移动事业群总裁,也可解读为何小鹏良苦用心,颇有培养年轻领导班子接班之意。
另一方面,从何小鹏自身发展考虑,就正如他自己所说,“颠覆自己,享受出发”。
虽然不管从UC创建,还是到被阿里并购,何小鹏对UC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知道的人都了解,这其中大部分的功劳还是属于俞永福。可以说,俞永福的中途加入,既让UC有了更长足的发展,也逐渐淡化了最初创始人何小鹏和梁捷的作用。
尤其是UC被并入阿里巴巴之后,何小鹏也是一直长居俞永福之下,包括此前有传闻,说雷军投资UC、阿里并购UC也都是出于看重俞永福的能力考虑。当然,俞永福的个人能力也是有目共睹的。
而事实上,继UC并入阿里巴巴大文娱之后,何小鹏也是一直“听命于”俞永福,俞永福被任命为阿里巴巴文化娱乐集团董事长兼CEO,何小鹏则出任阿里文娱集团移动事业群总裁,向俞永福汇报。
而作为一个“拎的清”、“看得清”且有着光辉创业经历的创业者,何小鹏自然不会甘于屈居人下了,即使阿里是个很好的平台,这里有许多能力超强的“前辈”,但没有“破”哪有“立”?
而且何小鹏自己也曾表示过,“如今这个时代,更重要的是有理想,而不是仅仅满足于赚快钱,互联网需要更多趣味性、科技性的创新。”显然,何小鹏已经有了“新理想”,而且目标明确。
此外据了解,近两年何小鹏在参与阿里文娱事业发展的同时,在投资方面也有布局。2015年,他参与创立了互联网汽车品牌“小鹏汽车”,并成为了这家汽车品牌的天使投资人。根据公开资料,这个品牌的天使投资人还包括了YY 创始人李学凌、猎豹移动CEO傅盛、腾讯高管吴霄光,经纬创投张颖等。
可以说,早期创业的人脉资源,已经为何小鹏的二次创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再加上当初阿里并购UC的时候,阿里曾承诺给予股东1230万限制性股票和4.79亿美金现金。如今的何小鹏,可谓是“今时不同往日”了,要资金有资金,要人脉有人脉。
而且据悉,继俞永福发布内部信之后,有记者向何小鹏求证下一步的具体打算,何小鹏回应称,可能会继续探索互联网+制造产业。鉴于之前何小鹏频频为自己投资的智能汽车公司站台,荣退之后的何小鹏全身心投入自己的新项目“小鹏汽车”也不是没有可能。


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