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返回上一页详细内容

中性降准代替降准:不会“大水漫灌” 可修复结构问题

2017-08-24 13:34:23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中华PE:

凤凰财经8月23日讯 近期对于下半年央行是否会降准的讨论兴起,但是其带来的宽松信号比较明显,有分析人士建议,可以用“中性”降准代替常规降准,这既不会造成“大水漫灌”式流动性投放,同时可以调整和修复流动性结构问题。

近期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不断降低,加上市场资金供求失衡的问题,关于降准的讨论较多。不过,凤凰财经发现诸多分析人士表示反对,称降准的确是解决目前银行超储率下降较快、资金供求失衡导致结构性流动性压力的最有效途径,但是降准强烈的信号意义将影响到市场预期。

央行参事盛松成也表示,“我们的超储率已经很低了,应该说降准是完全可能的,但是降准最大的问题在于,第一,降准释放宽松的信号意义太强,而这与当前总体基调不符;第二,降准以后短期内是不能再升准的,央行更乐于通过SLF、MLF、PSL等一系列货币政策工具来达到增加货币供应量的目的。”

但中信证券固定收益明明团队提出可以用“中性”降准代替常规降准,这既不会造成“大水漫灌”式流动性投放,同时可以调整和修复流动性结构问题。

“所谓‘中性’降准,即是在全面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同时,大幅压缩短期公开市场操作工具余额,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净回笼操作配合降准,保证流动性总量基本不增加中信证券称,但结构性失衡问题得到明显修复。

中信证券认为,流动性结构不均衡源自投放结构不均衡。近年来,央行投放基础货币的方式发生了转变,由前期外汇占款增加被动投放转变为近期公开市场操作主动投放。正是货币政策投放工具的变化,在金融去杠杆背景下加剧了金融体系流动性结构性不均衡。

流动性结构不均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R007和DR007从2015年底开始出现较为严重的分化,说明非存款性金融机构和存款性金融机构内部流动性水平并不均衡;2、型银行、中小型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同业拆借和回购净融入额的变化,说明商业银行内部大型银行和中小型银行流动性分布不均。

中信证券建议,利用“中性”降准,即是在全面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同时,大幅压缩短期公开市场操作工具余额,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净回笼操作配合降准,能保证流动性总量基本不增加的前提下修复结构性失衡问题。

中信证券表示,需要强调的是,在当下金融体系流动性水平整体不高、流动性结构失衡凸显的背景下,该降准并不是“大水漫灌”式流动性投放,而是“中性”的流动性结构调整和修复,与供给侧改革和金融去杠杆并不矛盾。

关键词:大水中性结构
分享到: 更多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返回顶部]

  • 验证码: